理论教育 突出风险预警和过程控制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

突出风险预警和过程控制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财务危机防范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一种。二是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为实现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或大量承接海外业务的企业自有资金、外汇的保值增值,必须密切跟踪国际汇率波动,最大限度避免汇兑损失。

突出风险预警和过程控制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

企业财务危机防范属于企业风险管理的一种。国内外企业危机实践表明,企业面临的任何一种风险应对不当,都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企业财务乃至全面失控。国外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的大萧条,就开始注重风险的研究和管理。近年来,我国对企业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7月,全国工商联发布了《民营企业风险管理指引手册》(试行本),这两个文件的发布和实施有效推动了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外部经营环境不断恶化,企业风险不断增加。为了最大限度减小以财务危机为代表的企业各种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要在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化、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尤其要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重视可能产生的重点风险,提前预警,防患于未然。除前面所讲财务风险外,还应重点关注以下风险:

一是防范多元化经营风险。如前所述,主营业务缺乏竞争力和盲目的多元化是诱致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由于当时机会相对较多、竞争也相对粗放的特定市场环境,我国很多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经营,这一价值取向和思维惯性对我国大型企业发展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对此,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明确表示:“要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应该突出主业,国有企业主业最多不要超过3个。”并突出强调,今后对把主业利润作为央企的考核重点,以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促使中央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做强主业。应该看到,不根据自身优势的盲目多元化经营虽然可能一时风光无限,但长期来看将遗患无穷。企业在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涉足新的行业时要逐步实现由传统“多元化经营”向“归核化经营”转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主营业务为核心,进一步收缩战线,勇于剥离非核心业务特别是亏损资产,积极购进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资产,着力进行产品、资产、生产能力的整合,切实集中和强化企业优势,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由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企业管理等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我国企业在迈出国门进行国际并购时,不能一时头脑发热,一定要审慎分析并购企业及所在国家的政治环境、法律法规、劳工保障、资产评估风险,以及并购过程中的融资、接管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风险。2004年4月,TCL通信信心满怀地与世界知名通信公司阿尔卡特组建合资公司,但在短短一年后就被迫裁员,引发财务危机,并拖累TCL集团于2006年陷入大幅亏损。与之类似,2004年10月,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满心期望借此巩固其世界500强地位,但让人遗憾的是2009年2月,韩国法院宣布双龙汽车进入破产重组程序,使得上汽集团失去了对双龙的控制权,在5年时间内上汽累计投入的42亿元损失大半。2008年,中国平安投资比利时富通造成200多亿元巨亏再次警示我们,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巨大,一定要慎之又慎。(www.daowen.com)

三是防范金融期货、衍生品交易风险。要自觉克服短视行为和投机心理,深刻吸取“中航油事件”的惨重教训,对投资国际金融期货、衍生品要非常慎重稳妥,把从事交易的着眼点放在对冲企业主营业务风险、保证企业稳定经营上,不能偏离主业,把希望寄托在通过金融投机谋求利益最大化上。

四是防范外汇波动风险。为实现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或大量承接海外业务的企业自有资金、外汇的保值增值,必须密切跟踪国际汇率波动,最大限度避免汇兑损失。值得警醒的是,2008年10月由于澳元对人民币汇率短期大跌,国内最大的铁建巨头中国中铁因持有大量澳币资产,造成近20亿元的汇兑损失,其股价也遭遇重创。防范外汇波动风险的有效方法就是要运用多种结算方式及组合化解风险,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