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跨国科技合作的现实需求

实现跨国科技合作的现实需求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东南亚国家科技发展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与之相适应,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科技合作的现实需求也分为三个层次。因为上述三个层次的东南亚国家国情不同,对科学技术的需要领域各不一样,所以在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科技合作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自身特点、优势和具体需要,利用全球经济合作的平台,在面对不同国家、领域和项目时,走差异化的合作路线。

实现跨国科技合作的现实需求

如前所述,东南亚国家科技发展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与之相适应,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科技合作的现实需求也分为三个层次。[11]

(一)文莱和新加坡:科技合作需求的第一层次

对于文莱和新加坡这类位于第一层次的国家,两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成熟度较高,采用国际化的管理体制,以人才交流的形式和欧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模式。

以新加坡为例,作为东南亚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经济体,其发展程度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位列第二,是典型的发达国家。新加坡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城市国家,能够依靠资金优势和区位优势引入外国投资和优秀劳动力。与此同时,新加坡也大量对外投资,成为既获得外资又大力对外投资的经济外向型国家。在外向型的特征下,新加坡科技进步与此相适应,走出了一条国际化道路。外向型经济的增长,让新加坡十分注重以国际合作的方式来发展科学技术,提升本国的科技水平。新加坡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心一般是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引入高新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入相应的高层次管理者和研究带头人。

所以,对于高层次发展程度的国家,它们的科技合作领域应当主要集中在生物工艺、太空科学等尖端科技领域。

(二)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科技合作需求的第二层次

对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发展程度位于第二层次。因为缺乏对技术引进的重视,缺少对科技发展的国家引导,这些国家的科学技术综合竞争力相对比较低下。以泰国为例,泰国贯彻全面开放政策,目前正主动地进行全球科技合作,自始至终强调与国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挑选合作的项目和计划,接受科技援助。

该层次的东南亚国家当今的科技合作需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重点方面:杂交稻种培育、电子信息技术、机床制造和水电燃油等等。因为科技发展起点较低,科技体制不够完善,同这一层次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相比而言,我国西南地区在很多领域具有较强的科技比较优势。(www.daowen.com)

这一层次的国家在基于本国现实情况的条件下,注重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性,在进行技术引进和合作的同时,增强国内具有实用性的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这些国家科技合作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国家工业科技进步、农业农村科技进步和矿产资源能源等领域。因为我国西南地区拥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在农业环境和地质等自然条件等方面和东南亚国家具有相似性,西南地区可以在交通、农业、能源开发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三)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科技合作需求的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的国家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它们是东南亚国家中相对欠发达的经济体。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因为科技起点低,对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缺乏成熟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缺少完善的制度体系。这些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综合竞争力较低,与东南亚其他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也正是由于这些国家科技底子薄,研发层次低,它们也具有较大的科技需求。

缅甸因为长期以来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科技进步的约束性很大。同时,因为缺少充足的科研设备和资金(尤其在矿产资源和工业制造方面),缅甸缺乏有效的科技力量,R&D水平相对较低。中国是缅甸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且中国对其具有较强的援助性。缅甸的科技合作需求范围较广,包括发电站建设、机场建设、农林渔业、矿产资源开发、近海合作等领域。

越南近年来逐渐完善了科技制度,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也在逐步上升,科研实力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化工、农业、冶金、地质、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需求依然很紧迫,农林业技术指导、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求较大。具体而言,越南迫切需要进行科技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化工、农业、冶金、地质、畜牧机械、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等。

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化水平低,产业部门稀少。大量的工厂缺乏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生产技术落后。这些国家的科技底子较薄。目前,这些国家进行国际科技合作的重心,一方面是引入外国投资、机械设备和先进技术,积极主动地进行国内开发;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科技人才,有计划地派遣优秀人才到国外学习深造。

因为上述三个层次的东南亚国家国情不同,对科学技术的需要领域各不一样,所以在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跨国区域科技合作的过程中,应当按照自身特点、优势和具体需要,利用全球经济合作的平台,在面对不同国家、领域和项目时,走差异化的合作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