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经营:概念与特点

企业经营:概念与特点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企业经营概念及反映这一概念内涵要求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性:目的性。企业是经济动物。经营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企业不能摆脱经营环境的约束是不言而喻的,故此别无他法,只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能力与资源分配去实现与外部环境制约力的动态平衡。企业的经营目的既然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那么为了扩大销售份额和市场占有率,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彼此展开白热化的竞争就是不可遏制的。

企业经营:概念与特点

企业经营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现代企业经营,是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下,综合分析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与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有机整合企业经营要素,把投入与加工转换创造形成的物质知识财富,向市场与外部环境输出,与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或政府机构进行的平等的连续不断地追求最佳经济效益或谋取最大利益的交换过程。现代企业经营概念及反映这一概念内涵要求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1)目的性。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有各自特殊的目的。企业是经济动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及具体的投入——转化——产出过程谋求达到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最佳经济效益或谋取符合企业要求的最大利益,这是无须丝毫掩饰的,也绝不能本末倒置。

企业经营概念以目的性居于首要地位,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务必密切关注四个经济指标:每股经营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企业长期发展,讲求信誉,树立形象,维护社会生态环境,增加社会贡献,推动社会进步

(2)动态性。经营处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企业外部的经营环境系统是一个由无数独立发挥作用的变量与交互发挥作用的变量总和构成的复杂系统。该系统变化纷纭,不可控制,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企业内部经营要素、资源条件相对稳定,这样,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现象。在这对矛盾当中,环境系统居于主导地位,企业系统居于从属地位。企业不能摆脱经营环境的约束是不言而喻的,故此别无他法,只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能力与资源分配去实现与外部环境制约力的动态平衡。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因此,研究环境、适应环境、改良环境、改造环境,是摆在每一个公司企业面前不容忽略、懈怠的重任;因环境变化,主动地相应调整企业的经营要素与资源匹配,找到“动态平衡区域”,千方百计地延长与经营环境相吻合的“动态平衡时期”,是企业永远也做不完的功课,直至其从市场经济的经营舞台上谢幕退场为止。(www.daowen.com)

(3)竞争性。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物竞天择,优存劣汰,不可抗拒。竞争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为获取更大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实践、探索,彼此展开的比较、较量、争夺。企业的经营目的既然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那么为了扩大销售份额和市场占有率,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彼此展开白热化的竞争就是不可遏制的。经过比较、较量、争夺,残酷的是“你死我活”,“文明”一点儿的是“我活你也活”。摆在我们面前的结局无非是“大鱼吃小鱼”“强鱼吃弱鱼”“快鱼吃慢鱼”。

既然竞争是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那么每一个公司企业就必须聚精会神、苦练内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竞争的洪流中去,勇于竞争。因为被动竞争或消极应付,最后的结局是只能在优势企业面前俯首称臣或自行消亡。企业必须做到智勇兼备,善于竞争,潜心研究竞争艺术创新竞争方式,形成一定的经营特色,开拓并巩固属于自己的一方经营天地。

(4)服务性。经营过程伴随着服务过程,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服务策略是实现顾客满意战略的重要策略之一。以尽善尽美的服务获得顾客的认同、理解、接受、选择是公司企业保持长足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之一;没有得到顾客的认同、信任、支持、尊重的企业,经营发展不可能保持长期繁荣,其经营交换过程会形成诸多困难或障碍,只能步步萎缩,直至“万劫不复”之深渊。

(5)连续性。毫无疑问,经营活动必须保持连续性。经营活动中断,货币资本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尤其是商品资本不能再次转化为货币资本,企业不能再次购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重新组织生产,经营就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企业的生存就受到了严重威胁;经营活动停止,不言自明就意味着公司企业的歇业、清算或倒闭破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