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打造完美的采购计划层次?

如何打造完美的采购计划层次?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购需求确定之后,就需要编制采购计划。有些资料称为采购过程控制计划。融入供应链计划的采购计划还承担着一系列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1)采购计划还具有有效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作用。3)采购计划还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2)配合组织的生产或市场营销计划及与资金的合理使用。

如何打造完美的采购计划层次?

采购需求确定之后,就需要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职能当中供应市场分析与寻源任务的岗位主要承担采购计划的预先可行方案的制定,在此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内外部三方面内容:供应市场的供需情况、企业生产制造或客户营销活动过程、基本物料消耗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计划期内物料采购管理活动做出预见性的安排和部署。

1.在采购财务预算完成之前,是否可以制订采购计划

从制作完成预算的时间序列考虑,广义采购计划可以在采购财务数字预算之前完成。因为数字预算的上下游承接关系,组织为下一个财政年度制定财务预算会按照先市场营销,后生产制造,再物流和采购这样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往往最后留给采购职能制作预算的时间并不充裕,这就要求采购职能务必提前安排广义采购计划的制订。有些资料称广义采购计划为“采购前期计划”。

采购计划也要区分战略与运营两个层面,战略采购计划重点聚焦供应市场供需矛盾、关注竞争对手采购模式、了解组织市场营销的战略方向,从采购职能专业出发,对上游资源管控模式、竞争对手采购与供应特征、组织内部需求转化分解等方面,在第一时间提出建议和方案。

2.采购计划在组织当中作为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制订采购计划是组织中供应链计划工作的第一步。

1)广义采购计划是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制定的资源战略纲要,要利用组织外部资源有效整合到内部,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组织对于供应资源的投资活动的建议与评估。

②资源战略的组合方式。

③资源市场的表现。

④获取资源的渠道。

2)在微观采购运营计划中,为了维持组织正常的生产与营销活动,承接生产制造计划或营销计划的数字预算后,制订出在某一个确定时期内,确定应在何时购入何种物料的计划。有些资料称为采购过程控制计划。

(2)融入供应链计划的采购计划还承担着一系列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

1)采购计划还具有有效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作用。因为计划本身就是面向未来的,组织在编制采购计划时,已经对未来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预测,做到有备无患,既输入了组织正常经营所需要的资源,又保证了连续供应能力,还能降低库存水平,从而降低了风险。

2)采购计划的制订还为组织提供了采购职能的管理依据。采购计划具体规划了物料采购的过程及内容,组织管理者照此组织安排采购,并且利用计划中的详细内容进行监控与反馈。

3)采购计划还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采购计划选择了最优化的采购决策与实施方案,对未来资源走向、市场动态与物料的供应情况进行了科学的筹划,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以保证组织获得最佳经营成果。

(3)作为重要的计划链的重要一环,微观采购计划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www.daowen.com)

1)根据生产与营销计划,对采购物料的时间与数量进行预测,防止供应中断,影响产销活动。

2)配合组织的生产或市场营销计划及与资金的合理使用。

3)避免物料储存过多、积压资金以及占用存储空间。

4)使采购职能预先筹备,在一定时间周期内,从容选择有利时机迎接供应市场的挑战。

5)与相关职能配合,预先确定物料消耗标准,以便管理物料的总购置成本。

3.风险管控在采购计划中的应用

之前已介绍相关的风险管理话题,再次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哪个层级的采购计划,都需要特别考虑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很多案例表明,以风险分析、风险规避以及风险缓解策略为核心的风险战略,在一些企业中往往被推迟建立或者边缘化,忽略它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短期的工作和项目看不到明显的推进作用。通常都是在困难与灾难出现时,一个组织由于没有成熟的风险应对措施来解决或者减轻这些困难,导致即使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重大危机。

(1)通常一个组织导入的风险管理系统(risk management system)与其他例如营销体系、生产体系、采购体系相比,并不能体现出直接的增值,但是它可以防止价值遭到破坏。这就需要做出成本-效益决策,对某些费用的发生与潜在的损失进行权衡。

(2)风险缓解(risk mitigation)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影响。它也存在成本-效益决策,不同的缓解计划降低的风险量是不同的。风险管理和缓解需要进行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分类,将重点针对那些影响最大的风险;不太重要的风险应该得到适当的关注与投入。

(3)风险管理具有一个共同的阈值(thresholds)特征,超过该阈值将被认定是难以接受的。阈值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定量设置,如延迟天数、零件缺陷程度、生命濒危等级、财产损失数额等。超出这些阈值时,风险缓解或应急计划将开始发挥作用。风险水平(risk levels)通常是通过观察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来进行测量。

(4)大部分企业的非采购职能管理者对采购与供应会发生的风险往往知之甚少,通常仅仅了解“断货”风险。因此,采购职能还担负着这项重要任务,就是有责任向利益相关方明确地解释采购与供应过程中将会发生哪些风险以及风险一旦发生后果如何。因此之前谈到过的风险分类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信息,通过它可以快速沟通风险和分配优先级别。

(5)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技能。采购职能的从业者需要熟悉它,但可能不足以做到像风险专家那样进行风险分析。同时一个成熟的组织还希望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多一些怀疑精神和独立性要素。采购职能要做的是配合风险专业部门建立并完善采购与供应风险体系建设,在风险发生之前及早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反应,从而使风险总是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规避和减弱。

(6)应急计划(contingency plans,有些资料也称为应急预案)的内容包含了一个组织在风险突发情况下应该做哪些事。顾名思义,它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机会,因为该计划只有发生风险时才能得到使用。但是它能减少风险发生所带来的影响。应急计划也需要资源投入的权衡。应急计划可以针对企业核心目标、关键领域和活动设立。在采购职能中,通常也称为业务连续性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7)接受风险(take risk)。显然有些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它或许是微小和罕见的,由于权衡的决策,可能没有办法对所有风险都做出缓解计划或应急计划,因此接受风险也是一种风险管理决策。但是这类小微风险一旦发生,也还是可能遭到利益相关者的质询与挑战,所以采购职能应当对这类风险之前的决策过程进行证明和记录。风险监控对于组织识别风险临界点非常重要,通过对各项活动不断的检查与复核,以有效改变风险发生的性质、可能性和严重性。

Tips:采购计划在不同企业中的形式

有些组织在实际运营当中并不单独提出采购计划的要求,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企划案明确区分两个层级,对于更高层级,体现出为了组织的整体战略决策而制定采购与供应战略,它包含了供应链采购增值战略、客户需求战略、供应市场战略、资源战略、供应源寻源战略、供应商关系战略以及总体供应风险管控战略,通常以3~5年的中长期规划为主;对于运营层面的计划,更多地表现为利用生产与营销预算数据以“六个合适”为基础的采购财务预算,通常配合组织的年度运营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