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5年,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与绿色发展共识

浙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5年,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与绿色发展共识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年来,浙江不断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全社会确立起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人们内心。15年来,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浙江大地上的共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他们特意留下这棵枯榕,警示后人尊重自然、和谐发展。这是陈岙村的感悟,更是现代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博弈中所认知的道理。

浙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5年,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与绿色发展共识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所在。

——摘自习近平2004年2月在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3月2日,植树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他叮嘱少先队员,要培养爱护环境、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

这样的场景已多次出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就非常注重培育生态文化。他说:“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所在。”

15年来,浙江不断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在全社会确立起生态环境意识和绿色发展意识,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深深根植于人们内心。

2010年9月,浙江决定把每年6月30日设为“浙江生态日”。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生态日。通过这一载体,浙江发挥生态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提高全民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快生态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持续多年的“五水共治”行动,成为浙江培育生态文化、普及环保理念的大课堂。

为形成上下联动的治水大格局,浙江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体系,6 万多名各级河长挑起了爱水、护水、治水的重担。在“全民治水”理念的号召下,浙江形成了比五级河长更庞大的“民间河长”队伍。如今,12 万条大大小小的河道边,既有身负职责使命的各级河长,也有巡河护河的“河小二”志愿者,还有民间环保组织招募的“排污口守望者”……

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植根,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www.daowen.com)

永康市古山镇浩山头村,是著名的“无桶村”:村内无垃圾桶、无垃圾投放点、路面无垃圾。每天上午8时,村里会定点运输垃圾,党员负责分组分区检查,农户则对检查组进行评分。通过“双向监督”,村民们很快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对村庄环境也更加爱护了。

“垃圾围城”“垃圾围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相比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环保基础设施较差。从这一“痛点”出发,浙江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推进村庄整治建设。

在一个个村庄的蜕变中,浙江实现了三个全国领先:全省农村垃圾集中有效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唯一利用机器成肥的省份、全国唯一在农村展开垃圾分类的省份。

浙江的“垃圾革命”,引起全国瞩目。2016年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浙江省关于垃圾分类制度的汇报。随后,国家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金华的垃圾分类经验。

这是一次壮阔的实践创新,更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15年来,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浙江大地上的共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

瑞安塘下镇陈岙村有一棵枯死的大榕树,树下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遮风挡雨滤烟尘,苍郁葱茏十二旬。一自村头污水沴,枯枝不复庇乡邻!

每年夏至,村里都会组织孩子们诵读碑文,并给他们讲述一个“村与树”的故事:多年前,为了致富,陈岙村村民建起电镀厂和冶炼厂,直排的污水染黑了溪水,也毒死了溪边这棵大榕树。陈岙人惊醒了,纷纷拆除违法建筑,把工厂全部搬离村庄。他们特意留下这棵枯榕,警示后人尊重自然、和谐发展。

保护才能发展,可持续才有未来。这是陈岙村的感悟,更是现代人类在与大自然博弈中所认知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