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春新区的发展现状

长春新区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长春新区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户,进一步促进长春经济加快融入全球。目前,国家设立长春新区为全国“双创”示范区和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制定出台《长春新区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若干政策》等相关文件,全面深入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长春新区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长春新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东北经济振兴计划和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探索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强项目立区,大力吸引外部投资和项目建设,稳步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取得了较为优异的发展成绩。

1.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2017年,长春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72亿元,同比增长9.5%,比全国同期GDP增速高2.6%,比全市同期GDP增速高1.5%;GDP全市占比达到13.4%,持续升高;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787.6亿元,同比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50亿元,同比增长24.5%。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29703户,同比增长41.5%;全年供应土地面积283公顷,实现成交价款95亿元,占全市的45.4%。除此之外,长春新区的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市位居前列,其中的GDP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指标明显高于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和湖南湘江新区,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领头羊。

2.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长春新区加快推进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集群;着力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全面打造高效、完善的产业体系。依托“十大产业园区”,2017年共实施项目445个,其中产业项目数量是272个,占到61%。先进装备制造业仍然是全区首要支柱产业,大众、奥迪、红旗等部分高端产品已实现与整车同步开发。光电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了一批国内知名、技术先进的光电企业,形成了具有代表国内光电产业发展领先水平的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区。2017年,24家企业进入光电和智能装备产业园并全面开工,9家企业投入生产。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势头一直向好,2017年,亚泰医药产业园有44栋新厂房投入使用,达到最大的生产量。此外,航天信息产业园天字型厂房悉数完工,“吉林一号”工程实现10颗卫星在轨运行,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会展中心商业综合体项目主体工程实现竣工,智能装备产业园3的厂房主体基本完成。博世发电机、希达电子等项目主体施工已经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临空产业园及绿色健康产业园的建设在稳步推进。还有,服务业的诸多重大项目正加速推进,包括总投资200亿元天都国际商务中心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益田·硅谷新城项目,总规模30亿元的欧亚汇集城市商贸中心项目等,总投资15亿元的中展万国城项目,未来带动周边形成千亿级的产业发展集群。

3.招商引资增量持续扩大

自成立以来,长春新区通过高位统筹、上下联动、广泛参与、集团作战,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17年一共开展了240多次招商引资活动,共吸引利用22.5亿美元外资,同比增长14.16%;共吸引利用内地投资241.5亿元,同比增长50%。同时,长春新区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户,进一步促进长春经济加快融入全球。具体来看,长春新区有136个项目已经引进落地产生效益,另外,长春还储备了国际智能锁具产业园、徐工恒亚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基地、东方雨虹防水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等318个在谈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的数量非常充足,为长春新区打造“万亿”和“千亿”级产业集聚区打下了稳固的根基。(www.daowen.com)

4.创新创业继续蓬勃发展

长春新区积极发挥创新创业引领带动作用,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公共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双创平台,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和热情,双创工作迈上新台阶。目前,国家设立长春新区为全国“双创”示范区和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同样,北湖科技园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中心光电子平台被评价为“国家级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科技服务创新服务平台成为吉林省第一家“互联网+科技管理”的协同创新云平台。在2017年,长春科技大市场技术交易金额达到2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数量突破160家,其中新认定企业89户,实现历史最高水平;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122户,其中新认定企业有48户。

5.产业支撑要素加速集聚

积极鼓励企业上市,现在一共有10家上市企业,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有23家,在全市占到52%,在吉林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共有6家。大力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新区依托长春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开展服务,综合运用“科技信用担保”“股权投资”“债权融资”“互联网+科技普惠金融”“双创微贷”“助保贷”等多种融资方式,为科技企业和科技人才全面解决融资难题,2017年为科技企业提供投融资金额达到40多亿元。16人被选中参加第七批“长白慧谷”英才计划,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制定出台《长春新区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若干政策》等相关文件,全面深入实施“长白慧谷”英才计划,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6.幸福新区建设效果显著

“幸福新区行动计划”全面完成,慧仁、尚德、明达、英才、市十一高北湖分校、长春工大北湖校区、东方职业学院等院校建成投入使用,吉大中日联谊医院北湖分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医院加快建设,为市民提供健康保障,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奥体公园、市体育健身指导中心和长德群众文化中心的建设也积极推进,为市民日常锻炼活动提供场地,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长春国际港正式开通,长春至德国汉堡中欧班列实现首发。国际航空港龙嘉机场二期T2航站楼投入运营。2017年,新区投入建设资金81.72亿元,北湖快轨一期、轨道交通空港线空港路网、伊通河北北段绿道、防洪提升改造等工程推进迅速,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并获得了全国首批“国家绿色园区”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