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目前存在以下几种路径。在中国众多汽车企业中,哈飞公司可算是独树一帜。例如,上汽集团收购英国罗孚的技术平台,迅速获得产品资源并拿到中国来生产,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推出了首款产品罗孚75,如图5-4所示。图5-4 罗孚75上述种种说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虽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目前存在以下几种路径。

1.模仿

这种路径前文已经讲过,它是以奇瑞公司为代表的,即通过对市场上成熟产品的创造性模仿来积累经验,再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技术开发能力,然后走上再创造之路。

2.外包

第二种路径是华晨集团的中华模式,即利用国际资源(更准确地讲是通过“外包”)寻求国外专业设计公司的帮助,利用这些公司的成熟经验和剩余资源,花钱买知识产权

3.合作

第三种路径是哈飞模式,即依靠自己积累的技术,再花钱寻求国外专业设计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出拥有知识产权的新车型

在中国众多汽车企业中,哈飞公司可算是独树一帜。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路宝(见图5-3)的开发中,哈飞公司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整车自主开发之路——依托自身在航空领域积累的设计制造技术,委托意大利平宁法利那(Pininfarina)设计公司进行外形设计和英国莲花公司做底盘优化

图5-3 哈飞路宝(www.daowen.com)

4.收购

这种路径是上汽模式。如果说华晨集团、哈飞公司只是利用国际资源,那么上汽集团则是真正去整合国际优势资源。例如,上汽集团收购英国罗孚(MG Rover)的技术平台,迅速获得产品资源并拿到中国来生产,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推出了首款产品罗孚75,如图5-4所示。

图5-4 罗孚75

上述种种说明,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虽采取了各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也就是说,各个车企的不同做法,其实质内容都很一致,只是表现形式存在差异而已。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所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内容是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内在要素的组织和结构。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和形式是一对辩证统一。

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内容不同于形式,但内容和形式又是统一的,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旧形式也可以服务于新内容。

因此可以预计,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虽然采用不同的产品开发模式,但所有这些发展模式最终都要殊途同归,走上自主发展、独立创新之路。因为模仿不可能持久,外包则费用昂贵,而国际并购也绝非易事。中国汽车企业要想最终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要有自主产品和创新能力,不可能永远靠“拿来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