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全面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

构建全面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不定期举行交通安全宣传、举办驾驶人员学习班等方式进行强化教育,以达到提高私人汽车驾驶员素质、降低事故率的目的。公路状态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预防交通事故,需要及时对危险路段进行修复。这些“危险路段”的死亡事故在治理后一年内就平均下降了54.55%。另外,从系统的理念考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构建全面的道路交通安全体系

据统计,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死亡人数增长较快的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还包括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从国外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上看,为建立和谐的汽车社会,需要从传统的安全对策理念转变为现代的对策理念,即系统的理念。

传统的理念认为,是道路使用者个人的过失导致了交通事故,因此,主要对策是以各种方法来教育道路使用者采取无过失的交通行为。现在,这种干预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认为过失行为不单纯是道路使用者的个人问题,而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

虽然人的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方面,但许多业已行之有效的对策却并不直接针对这个因素。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与训练等有一定的作用,但却不是唯一的,有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局限性。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地位各不相同,年龄体质、职业、文化水平等也不相同,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差别,行为亦因人而异,并受各种各样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指望所有的道路使用者在任何复杂的条件下都能保持头脑清醒、都能行动自如,并且完全不出差错。相比之下,某些工程方面的对策可对人的行为产生较大的约束并避免差错,也更可靠有效。例如,一座完善的立交桥几乎可以完全消除车辆与车辆或车辆与行人的相互碰撞,使事故大为减少,不过,这种改善行车环境的对策通常是针对某些重点的、事故频发的险恶地点或车流密度大、交通情况复杂的路段;由于资金有限,不可能在所有的地点架设立交桥,也不易全面铺开。至于汽车因素,虽然占交通事故的百分比较小,但不要因此而认为在改进汽车结构方面已无事可做。汽车是直接肇事的交通工具,改进汽车结构的措施因而就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世间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任何对策都不可能包容一切、一劳永逸。例如,使道路加宽可能使事故减少,但也有可能导致车流量增大和车速加快,又反而有使事故增加的趋势。又例如,良好的行车环境和优越的汽车结构往往使驾驶员更具安全感,在行车时有恃无恐和麻痹大意的心理状态就更容易萌发出来,反而会采取更大胆、更危险的驾驶方式。人的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所引起的不良后果被称为“冒险的补偿”——它会部分地或全部地抵消改善行车环境或改进汽车结构所取得的成效,阻碍事故率的下降。

由此可见,不能片面地、草率地采取对策,而应将人—汽车—环境三个因素考虑为一个综合系统,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理念”。

系统理念认为,为了减少交通事故,需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统计、分析和研究,还需经过反复不懈的努力,并采取如下一些预防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1)在人的因素方面。加大驾驶证件审查力度,提高考取驾驶执照的难度。新手在学车阶段打好基础,可以大大降低以后在道路行驶中的事故发生率。提高驾照考试难度,就是要从源头上提高新手的技能水平并培养出安全驾驶的良好习惯,减少“马路杀手”。(www.daowen.com)

还须不定期地对私人小汽车驾驶员进行培训。通过不定期举行交通安全宣传、举办驾驶人员学习班等方式进行强化教育,以达到提高私人汽车驾驶员素质、降低事故率的目的。

(2)在车的因素方面。大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车辆的各种故障而造成交通事故的虽不太多,但从预防的角度考虑,仍将其列为主要因素。如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等都有影响。因此,从事故预防的角度考虑,应当定期维护车辆。

汽车在行驶时会受到摩擦、振动、冲击以及自然环境等各种运行条件的影响,其部件、零件会产生程度不一的磨损、松动、疲劳、变形、老化、腐蚀以及损伤,进而引起技术状态的恶化。随着行驶里程的不断增加,故障率会增加,致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下降,甚至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出现机械事故或交通事故。所以,为保证车辆的技术状态良好,应该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

(3)在环境因素方面。公路状态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为预防交通事故,需要及时对危险路段进行修复。例如,上海确定了22个事故多发“危险路段”,并对其进行重点治理,效果明显。这些“危险路段”的死亡事故在治理后一年内就平均下降了54.55%。

另外,从系统的理念考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涉及法制建设、教育宣传、车辆技术、道路环境等多个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