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正确做法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正确做法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努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化随着农村老龄化的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探索性地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正确做法

中国农村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应当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全依靠家庭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自我保障为辅”,“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核心,自我保障为补充”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通过集体经济补助,社会集资等多种途径来筹集养老资金,最终实现农村养老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过渡。

(1)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大力支持农村家庭养老

倡导家庭养老,必须强调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全面性,增强家庭,尤其是儿女对老人赡养的责任;倡导家庭养老,必须强调儿女对老人平等的赡养义务,增强后辈对老人的赡养责任。

(2)不断拓展农村社区养老

乡镇村等社区可以从社区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条件,广泛开展适合老人特点的各种文娱、科普活动:可以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或可能,积极的创造条件,鼓励低龄农村老人在自愿和量力而为的前提下,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社会服务,开展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活动,“以老扶老”、“以老助老”,充分发挥老人的“余热”,使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www.daowen.com)

(3)正确引导农村老人自养

在我国农村,房屋产权和土地经营权具有一定的保障功能,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土地和房屋可成为农村老人实现自我养老保障强有力的经济资源,老年人可通过控制这些资源而进行自我保障。

(4)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努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社会化

随着农村老龄化的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探索性地进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已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