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环境管理:符合规范保护环境

企业环境管理:符合规范保护环境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企业的环境政策,包括环境战略要求、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和环境标准等规范。企业环境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因而企业环境管理必须符合区域环境规划的要求。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妥善解决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制订恰当的环境对策,选择有效地减轻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

企业环境管理:符合规范保护环境

当今,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企业社会责任丧失等诸多问题。纺织企业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环境管理已成为纺织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环境管理就是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及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化规则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出环境的允许极限。

(一)纺织企业环境管理目标

纺织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两者互补促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治理,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给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3) 积极采取措施节资降耗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一方面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可防止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以避免或延缓资源枯竭危机的到来,利于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4) 通过开展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和环境教育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以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企业环境管理的原则与体制

1.企业环境管理的原则 企业环境管理有以下原则:

(1)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企业必须要把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环境意识、环境责任联系起来,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做到全员教育、全程控制、全面管理。

(2) 符合国家和区域环境政策。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企业的环境政策,包括环境战略要求、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和环境标准等规范。企业环境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因而企业环境管理必须符合区域环境规划的要求。

(3) “预防为主,管治结合”的原则。企业必须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发生量,并且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达标排放的净化处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4)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的原则。企业要有效地运用技术、宣传、管理、经济等手段。其中,提高全员的环境意识和素质是企业环境管理的首要条件,依靠科技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基础条件,健全组织和各种经济责任制是企业环境管理的保证条件。

2.企业环境管理的体制 企业环境管理体制是指企业内部为了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从企业领导、职能科室到各层单位,对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职权范围、责任分工、相互关系的结构和规定。

企业环境管理体制要体现如下特点:一是企业生产的领导者同时也必须是环境保护的责任者;二是企业环境管理要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三是中企业环境管理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全过程性及专业性等特点;四是企业环境管理的基础在基层。

(三)环境管理的内容

1.组织全企业贯彻执行环境法规、方针和政策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实施办法等都是实现环境目标的法律依据和措施。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和实施,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环境规划以及相应的专业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以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项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得以贯彻实施。

2.推进综合防治,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 治理企业现有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从改革生产工艺、原材料和产品结构入手,着眼于通过系统的综合防治来保证生产过程少排放或不排放废弃物和污染物。

3.掌握企业的环境质量状况,监督环境质量的变化 随着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日趋增多和复杂。要通过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对环境要素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控制企业生产排污状况,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4.控制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1) 筹划立项阶段。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妥善解决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制订恰当的环境对策,选择有效地减轻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如下。

①依据国家、政府或主管职能部门的政策和法律规定进行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审查。

②进行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把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到企业建设发展管理的全过程。

③在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建设项目的选址及污染防治措施等环境对策的实施原则,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

(2) 设计阶段。企业环境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将建设项目的环境目标和环境污染防治对策转化成具体的工程措施和设施,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一是在生产工艺设计中,要体现清洁生产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思路,尽量选用高效率、少排污的先进工艺和设备,采用无害无毒或低害的原料路线和产品路线;二是在环保设施设计方面,要保证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净化或处理效果达到排放标准,环境保护设施无害化、能长期稳定运行和综合利用。

(3) 施工阶段。一是督促检查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二是注意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4) 验收阶段。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一起进行验收,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参与。

5.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和研究,创建清洁工厂 具体内容见企业清洁生产。

(四)企业清洁生产

1.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主要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和清洁的服务三方面的内容。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减小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2.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含义:一是清洁生产强调预防;二是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主要方法是排污审计和生命周期分析,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和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重的工艺和设备;三是防止污染物的转移;四是清洁生产是生产者、消费者、社会三方面谋求利益最大化的集中体现。清洁生产是不断持续的过程。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在环境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效果上有很大的差别,其差别见表4-2。

表4-2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续表

3.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清洁生产有以下主要途径:

(1) 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以解决影响环境的“结构型”污染和资源能源的浪费。同时,在科学划区和地区合理布局方面,进行生产力的科学配置,组织合理的工业生态链,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以实现资源、能源和物料的闭合循环。

(2) 在产品设计和原料选择时,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物原辅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较大的原辅材料,以防止原料及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如积极采用如下禁用染化料的替代技术。

①逐步淘汰和禁用织物染色后在还原剂作用下,产生22 类对人体有害芳香胺的偶氮型染料

②严格限制内衣类织物上甲醛和五氯酚的含量,保障人体健康

③提倡采用易降解的浆料,限制或不用聚乙烯醇等难降解浆料。

(3) 改革生产工艺,开发新的工艺技术,采用和更新生产设备,淘汰陈旧设备。主要表现在如下节水工艺减少污染排放工艺方面。

节约用水工艺。转移印花( 适宜于涤纶织物的无水印花工艺) 、涂料印花( 适宜棉、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印花与染色) 、棉布前处理冷轧堆工艺( 适宜棉及其混纺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等。(www.daowen.com)

②减少污染物排放工艺。纤维素酶法水洗牛仔织物( 适宜棉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高效活性染料代替普通活性染料( 适宜棉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淀粉酶法退浆( 适宜棉织物的少污染工艺) 等。

(4)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做到物尽其用。如纺织废品的回收利用,超滤法回收染料( 适宜棉织物染色使用的还原性染料等) 、丝光淡碱回收( 适宜棉织物的资源回收及少污染工艺) 、洗毛废水中提取羊毛脂( 适宜毛织物的资源回收及少污染工艺) 、涤纶仿真丝绸印染工艺碱减量、废碱液回用( 适宜涤纶织物的生产资源回收及少污染工艺) 等。

(5)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多地采用物料循环利用系统,如水的循环及重复利用。

(6)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示范和推广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技术装备。

(7) 强化科学管理,改进操作。

(8) 开发、生产对环境无害、低害的清洁产品。

4.清洁生产的工具

(1) 清洁生产审计。清洁生产审计是对企业现在的和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进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前提和核心。包括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重点或优先环节、工序产生的污染进行定量监测,找出高物耗、高污染的原因,然后提出对策、制订方案,减少和防止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审计的总体思路是确定废弃物的产生部位、分析废弃物的产生原因、提出减少或消除废弃物的方案。

(2) 生态设计。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它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生态设计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减小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降低成本、减小潜在的责任风险,以提高竞争能力。

(3) 清洁生产公告制度。清洁生产公告制度是指企业自愿申请,经清洁生产审计进行整改后,由国家权威部门验收。如符合标准,则由国家环保总局向全国公告其为清洁生产企业,同时公告其资源消耗和排污信息。

(4) 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的源、流和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及其与生命保障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管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能量能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

(5)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其基本含义包括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同时包含消费过程减少投入,实施清洁生产等内容。其目标是资源投入最少,排放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产品功能具有延续性。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经济活动的准则( 称为3R 原则) 。即减量化原则( reduce) 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再使用原则( reuse) 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再循环原则( recycle) 要求生产出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

(6) 清洁生产诊断。清洁生产诊断是一种预防污染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分析和评估程序,与清洁生产审计的不同在于,清洁生产诊断的分析和评估对象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过程,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区域或区域性组织。

清洁生产诊断是一套综合性很强的程序,其使用的手段包括生命周期评估、物料平衡、环境影响评价及情景模拟、方案对比等。

(五)纺织企业环境管理主要指标

1.耗水量 百米布( 吨纱) 耗水量指生产100m 布( 或生产1t 纱) 所消耗的新鲜水量。

耗水量( t/百米布或吨纱) =年生产消耗新鲜水量( t) /年产量( 百米布或吨纱)

2.废水产生量 废水产生量包括主要生产、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的废水产生量。单位产品的废水产生量是在进入废水处理场之前一年的废水产生量之和除以一年的生产产量。

废水产生量( t/百米布或吨纱) =年废水产生量( t) /年产量( 百米布或吨纱)

3.化学需氧量COD 产生量或生物需氧量BOD 产生量

(1) 化学需氧量COD 产生量。COD 产生量指生产过程排放废水中的COD 的量,各个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在进入废水处理车间之前COD 的测定值。其浓度监测方法采用重铬酸盐法( 方法标准GB 11914—89) 。

(2) 生物需氧量BOD 产生量。BOD 产生量指生产过程排放废水中的BOD 的量,各个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在进入废水处理车间之前BOD 的测定值。

4.声音强度分贝 分贝是声强级的一个单位,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适宜的生活环境不应超过45 分贝,不应低于15 分贝。根据国家噪声污染标准,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见表4-3。

表4-3 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

5.粉尘浓度 粉尘浓度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指标,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的量。用质量浓度表示,单位为mg/m3,用数量表示为粒/cm3

(六)纺织污染管理

纺织企业污染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根据不同的情况,排污、治污管理方式也不同。本教材从废水、噪声两个方面作介绍。

1.废水污染管理

(1) 纺织废水应根据棉纺、毛纺、丝绸、麻纺等印染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水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理技术路线,实现达标排放。

(2) 取缔和淘汰技术设备落后、污染严重及无法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小型印染企业。

(3) 纺织废水治理工程的经济规模为废水处理量Q≥1000t/日。鼓励纺织集中地区实行专业化集中治理。

(4) 纺织废水治理宜采用生物处理技术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路线,作为稳定达标排放治理流程。

2.噪声污染管理

(1) 规划时把生产区与居民区分开,把高噪声车间与办公室、宿舍分开,在车间内部,把噪声高的机器与噪声低的机器分开。

(2) 研制先进设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使发声体变为不发声体,或者大大降低发声体的辐射声功率,如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

(3) 平时注意检修、保养,减少撞击和摩擦,正确地校准中心,做好动平衡,适当地提高机壳的刚度

(4) 建立绿化带。绿化不仅能改善企业的环境,而且一定密度和宽度的树木草坪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5) 把辐射噪声的管道引向上空或野外以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