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优化建议

宁波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年,宁波农业生产保持良好态势,现代化农业建设也稳步推进,但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突破。除此以外,虽然宁波是全国首个保险创新试验区,但农业保险和国际成熟的保险体系相比还有差距。农业生产的非标准化一方面带来粮食和食品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不利于提升宁波农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四)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宁波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成长快速,但存在数量不少却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宁波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优化建议

2019年,宁波农业生产保持良好态势,现代化农业建设也稳步推进,但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突破。

(一)自然风险抵御能力较弱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台风自然灾害频发,但农业灾前预测和灾后补偿能力均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在气象灾害预测方面,虽然宁波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率和预报率已达85%,但预报准确率还不够高,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间的提前量还不够长。除此以外,虽然宁波是全国首个保险创新试验区,但农业保险和国际成熟的保险体系相比还有差距。第一,保险赔付的上限较低,不能足额弥补农户损失;第二,有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在下降,例如根据2019年修订的宁波政策性农业保险标准,生猪养殖保险的保障基数下降;第三,农业生产者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不高,农户44%以上通过村统一购买,不利于提高农户了解农业保险产品和购买保险的意识,使得宁波农业自然风险补偿不足。

(二)农业产业各环节信息有效性较差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宁波虽已投入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但农业生产和销售信息化依然是短板。一方面,农业产业链条长且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而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市场的判断力较弱,导致供需结构不匹配,价格超常波动以及农产品销售环节不流畅。另一方面,生产信息化也有待提高,大田水稻全程精准化种植、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和畜禽、渔业规模化智能养殖等能大幅提升农业生产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的项目在宁波还未普及。农业生产的非标准化一方面带来粮食和食品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不利于提升宁波农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www.daowen.com)

(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偏弱

截至2019年上半年,宁波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累计达360个,品牌虽多但知名品牌少。在2017年7月发布的浙江省知名农业品牌百强榜上,50个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中宁波仅占6个,46个知名农业企业品牌中宁波仅有4家入选,2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中宁波仅占2个。在2018年12月发布的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100强中,山东入选22个居第一,浙江入选5个居第六,入选品牌分别为“丽水山耕”、“庆元香菇”、“金华两头乌”、“西湖龙井”和“安吉白茶”,宁波无品牌入选。总体来看,虽然宁波不断推进品牌建设,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

(四)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偏小

宁波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成长快速,但存在数量不少却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截至2018年,产值超亿元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只占31%,在主板上市的企业只有2家。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与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密切相关,虽然目前宁波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有151.6万亩,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均超过69%,但与现代农业要求的70%的标准还略有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