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福建侨乡产业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福建侨乡产业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江是福建重点侨乡,其经济从草根起步,历经“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三资企业”上路、“产业集群”迈大步的历史进程,成功从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的沿海“渔村”向“工业强市”转型。可以说,海外华侨华人是晋江侨乡产业振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一)侨汇为产业振兴奠定基础改革开放前,海外晋江人通过侨汇的方式改善侨乡的经济生活,并协助家乡的生产建设,为晋江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福建侨乡产业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晋江是福建重点侨乡,其经济从草根起步,历经“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三资企业”上路、“产业集群”迈大步的历史进程,成功从改革开放前一穷二白的沿海“渔村”向“工业强市”转型。晋江产业振兴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可以说,海外华侨华人是晋江侨乡产业振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一)侨汇为产业振兴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前,海外晋江人通过侨汇的方式改善侨乡的经济生活,并协助家乡的生产建设,为晋江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表2-10 1949—1978年晋江华侨华人汇款在福建及全国的比例规模 (单位:万美元)

续上表

资料来源:王付兵:《侨汇与捐赠在晋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

从表2-10中可以看出,1950—1978年,晋江侨汇累计达到37 998.2万美元,约占福建省侨汇的30%左右,在全国侨汇中也占较大的比例。这些侨汇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振兴起了很大作用。

(二)借侨力联户集资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人“爱拼才会赢”“敢为天下先”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发。晋江充分利用侨乡优势,振兴侨乡产业,发展侨乡经济。晋江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原有基础十分薄弱,而单户农民创办企业力量又不足,因此,晋江利用侨乡闲散的资金、房屋、劳力等“三闲”起步,联户集资兴办民营企业,将晋江潜在的生产力要素有效组合起来变成现实生产力,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方法与海外华侨华人在创办企业初期,利用家族、同族等网络关系,动员和筹集资金有异曲同工之处。

陈埭镇开创联户集资的先河。1978年,陈埭镇申请了20张集体企业的牌照,下面开设190多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联户集资企业,账户由镇里代管,提取管理费。这些联户集资企业由几户亲朋好友合作,有钱的出钱,有技术的出技术,有管理和经营能力的进行生产和营销管理。据不完全统计,陈埭镇早期创办民营企业的5100万元中,侨眷的闲散资金占55%,利用侨属闲房占82%。[20]“集资”的形式多样,自愿互利,自由组合;经营权和所有权结合;投资者就是生产者、管理者;分配以按劳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经营以市场机制为主,根据市场需求,走“市场—技术—原材料”的发展路子;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型产业为主,企业规模以小型为主,采取区域集中形成群体优势;企业营销靠建立一支庞大的社会供销队伍为中介,既为企业带来订货合同,向企业提供必要的原材料,替企业推销产品,而且还帮助企业寻找技术人才解决生产中的难题。由于这种“联户集资”的形式扎根于群众之中,比较适合当时农村的财力状况和管理水平,适合农民的心态。因而,它一诞生便显示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陈埭镇在1984年就成为福建省的第一个亿元镇,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其他乡镇纷纷学习、效仿陈埭镇的做法,在晋江大地上形成了一股兴办民营企业的热潮。到1985年,晋江民营企业有5581家,其中联户办的企业就达3997家,全县参加联户集资办企业的群众达3.46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16%以上(见表2-11)。[21]

表2-11 1978—1985年晋江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表

资料来源:根据《晋江市志》整理。

(三)“三来一补”过渡

晋江充分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的优势,利用他们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设备、技术、销售渠道,用“三来一补”的方式(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生产“国产小洋货”,开展对外贸易。1978年11月11日,在广州秋季商品交易会上,担任香港三洋织造厂董事长的王珍团与安海工艺厂正式签定针织毛衣加工合同,并寄来10台电动针织机。这是晋江县第一个来料加工装配项目,开了晋江“三来一补”的先河。[22]在“三来一补”的经营方式中,晋江不需要投入启动资金,只要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来料加工也不需要垫付资金,产品由外商包销,不用承担市场风险,而工厂一旦开工生产,地方政府和农民都可以得到报酬。这对当时缺乏资金、技术、市场和企业管理经验而农村劳动力又严重过剩的晋江来说,“借船出海”无疑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机遇。据统计,1979—1988年,晋江共签订“三来一补”合同16 984份,实际履行9160项,承接这项业务的民营企业达4000多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4万多人(见表2-12)。“三来一补”阶段,不仅是晋江企业凝聚实力扩充发展的阶段,也是企业主们开拓正规经营,向海外华人企业家们学习现代经营管理、拓展市场能力的过程。多数华商在签订加工合同后,都亲自或专派技术管理人员进厂,一方面传授生产技术,进行质量监控,另一方面也加强企业的管理,培养自己的亲属成为管理人员。企业上路后,往往就交由自己的亲属进行管理。因此,发展“三来一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家学习、成长的过程。“三来一补”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见效快、行业广、创汇多,很适合当时民营企业的外向化发展,同时,对发展“三资”企业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表2-12 1979—1988年晋江“三来一补”合同数及工缴费收入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晋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晋江市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四)“三资”企业上路(www.daowen.com)

晋江“三资”企业从1984年开始起步,至1987年共批准三资企业101家,实际投产60家,创产值808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642万美元,出口创汇878万美元。但项目投资额不大,合作企业居多(占80.3%),行业比较单一,以服装、晴雨伞为主。[23]1988—1994年,晋江“三资”企业数急剧增长,投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1989年后,合作企业逐渐减少而合资企业稳步发展。1988年才出现的独资企业更是后来居上,其投资总额和合同外资从1991年后就超过合资企业。1991年,晋江利用撤县建市的大好时机,引进外资开发福埔、安平、深沪东海三大土地成片综合开发区,总面积达4000多亩,同时启动建设了一批镇村工业小区,促使“三资”企业飞速发展。“三资”企业的产业结构也更趋合理,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伞、建材化工塑料、电子、机械、五金、玩具十大类产品行业。1995—1997年,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提出实施“六五”规模工程,一批“三资”企业被列入“六五”规模工程,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契机。“三资”企业的产业结构也在调整,投资于基础产业(如轧钢、金刚石)、基础设施行业及新科技产业的侨外商正在增加。[24]截至1997年,晋江三资企业投资总额达到372 556万美元,其中合资127 697万美元,合作15025万美元,独资229 852万美元。外商实际到资172 993万美元,其中合资到资65 229万美元,合作到资10 917万美元,独资到资96 847万美元。详见表2-13。

表2-13 1984—1997年晋江市三资企业投资情况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晋江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晋江年鉴》,1998年。

晋江“三资”企业的资金多来自港澳台地区,其中港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1997年晋江“三资”企业共有1553家投产,其中港澳台地区投产的企业就达1455家(表2-14)。至1997年末,累计合同外资额为29.48亿美元,其中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有24.28亿美元,占82.4%。[25]

表2-14 1997年晋江市三资企业投产(开业)情况表 (单位:家)

资料来源:阎小山:《福建省对外经贸年鉴》,福建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

(五)产业集群迈大步

在晋江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华侨华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地体制允许的前提下,一个产业要实现成功的集群,必备条件之一是产业内资本在某一区域内较快地集中,以及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充分自由地流动,并实现与资本的自由组合。换言之,一个产业要在当地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在晋江产业集群中,大部分是家族企业,原始积累非常有限。在开放经济下,外资大量涌向晋江,为晋江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据1998年10月统计,在晋江市批准的24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晋江籍海外乡亲兴办的占90%以上。[26]

在发展初期,晋江除建筑陶瓷业依靠本地资源外,绝大部分走市场导向路子,产业集群有很大的自发性质。第二阶段,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数量与规模后,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分化、细化、专业化,出现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逐步形成“众星拱月”型产业集群。这些龙头企业与名牌产品,不仅引来了上下游辅助企业,而且吸引着科研、广告、营销、金融、保险、法律等配套机构,成为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集群。第三阶段,政府、企业利用产业集群优势,通过建设工业园区等方式,引导产业集中,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知识和服务共享,降低产业集群运营成本,提升集群竞争优势。

截至2010年,晋江已发展形成纺织服装、制鞋、食品饮料、晴雨伞、陶瓷建材、纸制品等传统产业集群,以及装备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维修、高端印刷、光电能源新兴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产业极地位,如晋江旅游运动鞋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20%;陶瓷石材业被列为国家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外墙砖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5%,琉璃瓦产品几乎垄断国内市场;食品业产值占全省的50%以上,糖果总产量占全国的近20%;制伞业占全国雨伞产量的29.5%、出口量的33.6%(见表2-15)。

表2-15 2010年晋江产业集群各项指标

续上表

资料来源:《晋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5月16日。

目前,晋江市顺势引导,集中培育发展优势产业,推动有限资源向特定产业聚集,形成了差异化的“经济马赛克”集群。例如:陈埭以制鞋为主,罗山以食品为主,磁灶以陶瓷为主,英林以服装为主,龙湖以化纤纺织为主,深沪以内衣为主等。在各大优势产业链的上下游关键环节上,均已培育形成配套完善的企业群体,特别是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已基本形成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生产流程的产业生态环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品牌基地。2018年,晋江产业全面振兴,拥有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7个(制鞋、纺织服装、建材陶瓷、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纸制品、新材料),其中制鞋、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已均超1000亿(见图2-3)。在晋江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436.04亿元,增长11.5%。[27]

图2-3 2018年晋江市产业发展情况

从晋江侨乡产业振兴的过程可以看出,侨是晋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众多的海外晋江人所带来的资金、技术设备,尤其是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是晋江产业振兴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可以说,晋江改变侨乡面貌立足“侨”,资金积累着眼“侨”,引进技术利用“侨”,产业发展借助“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