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黏合书封工艺操作要求详解

黏合书封工艺操作要求详解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黏合书封的套合操作手工和机械都能作业,实际上机械也是完全模仿手工操作的,因此原理是相通的,本节讲述手工套合的操作过程。操作时的要求如下。①套合前检查书芯与书封是否顺序一致、正确。④套合后的书册应立即定型,以免错动变形。图9-18铜线板操作时的要求如下。

黏合书封工艺操作要求详解

黏合书封的套合操作手工和机械都能作业,实际上机械也是完全模仿手工操作的,因此原理是相通的,本节讲述手工套合的操作过程。手工上书封面(套壳)一般分为书封壳书槽部位刷胶、套合、书槽热压、环衬刷胶(扫衬)、压平、压槽成型等工序。

1.涂中缝胶黏剂

将书封面(书壳)展开反放,用刷子将胶黏剂均匀涂刷在二条狭长的书槽处(图9-16),为书芯与封面按要求套合做好准备,封面书槽涂刷的胶液主要是将书面书槽与书芯背脊处的纱布及书页表层黏结,达到书芯与封面的套合定位作用。

图9-16 涂中缝胶黏剂

操作时的要求如下。

①胶黏剂要涂抺均匀,涂抺的长度以压住包边即可。

②涂抺位置准确,切忌涂布出位或溢出,避免干燥后将环衬扎破造成次品。

2.套壳

书芯与封面按要求相互套合并定位的工艺称套壳。套壳是书芯与封面正确定位,保证精装书籍外形质量的重要环节。

操作时将书背对齐书槽、天头、地脚、口子与书壳飘口距离相等定位。然后,一手按住书芯(防止书芯移位),一手将另一面书壳从书背随圆势向上复合到书芯上面,并将复合上封面的书籍捏紧取起,检查头脚、飘口是否一致后放入加热压槽板内,将书槽受压进行初步定型。然后进行第二本的套壳,待第二本书芯与封面套合好后,加入热压槽时,取出前一本热压槽板内的书籍,如此交替进行。

操作时的要求如下。

①套合前检查书芯与书封是否顺序一致、正确。

②套合的规矩以飘口为准,套合后三边飘口一致不歪斜。

③飘口宽度标准为32开及以下(3±0.5)mm;16开(3.5±0.5)mm;8开及以上(4±0.5)mm。

④套合后的书册应立即定型,以免错动变形。

3.压槽定型

套合后的精装书,应立即进行压槽定型,压槽方法有两种:一是用铜(铜、铁等硬质材料制成)线板;二是用压槽机。常用压槽定型都选用热压槽机,其最大优点是速度快,在胶黏剂没有完全干燥之前就热压定型效果最好。

操作时的要求如下。

①压槽时间正确,即胶黏剂没完全干燥时。

②书槽与压槽板线凸出位置要对准不歪斜,书本要平,防止压偏。

③压槽后的书册槽线平直无皱褶、无破裂,粘接牢固,压痕清晰平整一致。(www.daowen.com)

4.扫衬

扫衬是将压槽后的书册在封二、封三与书芯上下环衬的胶黏过程,使书封壳与书芯粘接。操作时用软性毛刷蘸适量的胶水从衬页的中间向三边均匀地涂刷(图9-17)。

图9-17 扫衬

操作时的要求如下。

①扫衬胶黏剂应根据封面材料质地选择,胶水黏度以将环衬与纸板能黏结即可。

②胶黏剂用量应少而均,涂时不溢、不花。

③扫衬前要在衬二和衬三中间加一张覆膜垫纸,膜朝下(靠书芯)纸朝上(靠封面),以备吸潮,不使环衬或书芯出现皱褶,加垫纸时书封壳不易掀得过大,以免环衬出皱褶。

5.压平

压平指扫衬后的书册进行压实定型的加工,即将扫衬后的书册整齐错口堆放,送入压平机压平定型。

操作时的要求如下。

①压平时间应正是扫衬刚刚完毕,不可时间过长,以免环衬不平出现皱褶。

②压平时书册不易堆积过高,一般高度在250~300mm即可。

6.压槽成型

压平后的书籍用铜线板,即硬质木板四个边沿钉有1.5~2.5mm宽度的铜条(图9-18),将书槽压实。书封面与书芯被铜线板受压定型的过程,称为压槽成型。压槽成型能使书槽与书背牢固黏结。一般压槽成型的时间在12小时以上,使粘衬的胶液自然干燥,达到定型紧固、外形美观的效果。

图9-18 铜线板

操作时的要求如下。

①在压槽操作时,书背朝外,上下书槽与两块铜线板对准,放书平直。

②放铜线板时,也要对准书本的书槽位置,防止书本走动或铜线与书槽偏位。

③每沓压铜线板到达一定高度后在最上面一块铜线板上放上重物,并保持原位,不能有过多移位动作,防止书本在移位中错动变形。

④经过压槽成型12小时后,方可取出书本(称为开铜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