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猪收购运输检疫技术优化方案

生猪收购运输检疫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输热、猪应激综合征、猝死综合征、运输病1.收购、运输检疫的程序。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收购、运输检疫要求,正确完成收购、运输检疫操作。从收购到将牲畜运输到目的地的整个过程都应有专人负责,兽医人员应对整个收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3.申报检疫证明收购的屠畜在调出产地前,畜主须提前3 d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二)检疫证明核发办理程序官方兽医接到报检后对收购的屠畜实施临栏检疫。

生猪收购运输检疫技术优化方案

【基本概念】

运输热、猪应激综合征(PSS)、猝死综合征、运输病

【重点内容】

1.收购、运输检疫的程序。

2.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

3.运输过程中的兽医卫生监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疫区确定的方法,生猪收购、运输检疫的程序;熟悉生猪收购、运输过程中的兽医卫生监督要求;了解生猪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和常发运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2.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收购、运输检疫要求,正确完成收购、运输检疫操作。

资 料 单

一、收购检疫

(一)收购检疫程序

1.做好收购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收购站点后,应该深入该地区,向当地畜牧兽医站、兽医、饲养员了解各种牲畜定期检疫、预防接种、饲养管理及有无疫情等情况,通过调查分析确认为非疫区时方可设点收购。按照卫生要求和精简节约的原则,收购站应备好存放健康牲畜和隔离病畜的圈舍及必需的饲养管理用具,使收购来的牲畜能及时妥善安置,得到合理的饲养管理。牲畜收购人员的工作应有明确分工,可分为检疫、司秤、饲养保管及押运等。从收购到将牲畜运输到目的地的整个过程都应有专人负责,兽医人员应对整个收购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2.开展收购检疫和管理工作

为了避免误购病畜造成疫病传播,要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收购牲畜时应逐头检疫,先进行一般检查,再进行详细检查。在收购检疫中发现患病动物,应就地按章妥善处理,不允许将病畜调运至其他地方。如发现恶性传染病时,则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同时制定并实施控制传染源扩散的措施。原则上有病和瘦弱的动物坚决不收。

购入的牲畜应当按牲畜来源分类、分批、分圈饲养,不得混群圈养。注意经常进行场地圈舍清扫消毒。在饲养期间尽力保障牲畜安全和正常的采食、休息,防止受伤、发病和掉膘。要做到“八不”和“四防”,即不打、不踢、不渴、不饿、不晒、不冻、不挤、不打架和防风雨、防霜雪、防惊吓、防暴食。

购入的牲畜达到足够调运数量时应及时运出,避免在收购地点长期圈养。及时转运是降低经营费用、减少意外损失的关键,除发生特殊情况外,购入的牲畜在收购站停留时间不超过3 d。

3.申报检疫证明

收购的屠畜在调出产地前,畜主须提前3 d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

(二)检疫证明核发办理程序

官方兽医接到报检后对收购的屠畜实施临栏检疫。实施临栏检疫时,首先要了解当地疫情,确定动物饲养地是否为非疫区,查看免疫档案,查验畜禽标识,检查按国家或地方规定必须强制预防接种的项目,如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检查收购的屠畜是否处于免疫有效期内,然后对收购的屠畜实施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最后对检疫结果进行处理。

经检疫不合格的,下发《检疫处理通知单》;发现动物传染病时,隔离动物,并立即向当地兽医管理部门报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患病动物实施生物安全处理;对污染场地、用具实行严格消毒。

被检动物来自非疫区、临床检查健康、免疫在有效期内、规定的实验室检验项目结果为阴性时,官方兽医监督货主或承运人对运载动物的车辆、装载用具进行清扫、冲刷,并用规定的药物对运载车辆、装载用具、污染场地进行消毒,由官方兽医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核发办理程序如图1-6所示。

图1-6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核发办理程序

二、运输检疫

(一)运输过程中的动物福利

1.动物福利的意义

动物福利是提倡人们善待动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同时,也是动物产品安全的需要。

2.动物福利的组成要素及现状

动物福利由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五个要素组成。动物福利是保证动物与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包括保证动物无任何疫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无压抑和痛苦等状态。随着现代畜牧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动物饲养密度不断增大,生产效率在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屠畜福利却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化。

3.屠畜福利恶化的危害

一方面表现在生产性能上,如高密度增大了疫病的感染机会,也增加了圈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和个体损伤的机会,限位饲养常常使屠畜行为异常和怪癖,日增重下降,产奶量降低和患病率升高(如牛乳房炎、肢蹄病等)。

另一方面表现在屠畜产品质量的下降,如运输过程中对活畜的驱赶、棒打及宰前饲养管理环境条件恶劣、畜禽拥挤,往往造成屠畜禽伤痛、恐惧、饥渴或混群后的争斗导致皮肤、胴体外伤、骨折,以及DFD(Dark,Firm and Dry)肉、PSE肉。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关注屠畜禽的动物福利。

4.动物福利对屠畜运输的要求

动物福利应包含在屠畜饲养、放牧、运输、交易和屠宰的全过程,动物福利对屠畜运输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如下:

(1)对运输者的要求。动物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时,运输者必须预先考虑到动物在运输中可能受到的痛苦和不安。出发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用外力,动物能否自行上车;在运输途中动物如果一直站立,能否承受自己的体重;运输的时间是多长;运输工具是否合适;动物在运输途中是否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呵护等。在运输途中要对动物进行照料和检查。驾驶员应谨慎,保持车的平稳,避免急刹车,转弯的时候要尽可能慢。

(2)对运输工具的要求。运输工具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安装必要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调节设备,地板要平坦但不光滑,车的侧面不能有锋利的边沿和突出部分,不能完全密封,地板的面积要足够大,使动物能舒服地站着或正常休息,不至于过度拥挤;运输工具要进行消毒,动物的粪便、尿液、尸体和垃圾要及时清除,以保持运输工具的清洁卫生。动物福利规定了最大装载密度和装载方法。运输工具上要有足够的水和饲料

(3)对运输时间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时间,高温天气容易造成动物在运输途中的高死亡率,要在凉快的清晨或傍晚甚至在晚上进行运输,尤其是运输猪的时候。动物福利规定了最长的运输、休息、饮水和饲喂时间,在途时间要尽可能短,运输时间不应超过8 h。

(4)其他要求。活畜运输者要经过登记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运输路线计划要经主管部门批准,禁止运输幼畜等。

(二)运输过程常发疾病

1.猪应激综合征(PSS)

猪应激综合征是猪对应激刺激过度敏感而发生的一种应激敏感综合征(简称PSS)。对应激刺激反应强烈的猪被人们称为应激敏感猪(简称SSP)。应激敏感猪的外观特征是四肢较短,后腿肌肉发达,腿粗呈圆形,皮肤坚实,脂肪薄,易兴奋,好斗,后躯和尾根易发生特征性颤抖,追赶时呼吸急促、心跳亢进,皮肤有充血斑、紫斑,眼球突出,震颤。

猪应激综合征(PSS)常见的有以下五种情况:

(1)急性心衰死亡。急性心衰死亡又称心死病,多见于产肉性能高的8周龄~7月龄猪,以3~5月龄猪最为常发,往往是在无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死亡。剖检心肌具有苍白、灰白或黄白色条纹或斑点,心肌变性。

(2)PSE肉。PSE肉又称白肌肉或水煮样肉。特征为肌肉颜色淡白、质地松软、保水性能差,肌肉切面有较多的肉汁渗出。首先病变多发生于背最长肌、半膜肌、半腱肌、股二头肌等,其次为腰肌、臂二头肌、臂三头肌,病变呈左右两侧对称性变化。

(3)DFD肉。DFD肉又称干黑肉。特征为肌肉颜色暗红,质地粗硬,切面干燥。病变常发生于股部肌肉和臀部肌肉。

(4)背肌坏死(BMN)。背肌坏死主要发生于75~100 kg的成年猪,是应激综合征的一种特殊表现,并与PSE有相同的遗传病理因素。患过急性背肌坏死的猪的后代也可自发地发生本病,病猪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背肌肿胀,但无疼痛反应,有的最后死于酸中毒。

(5)腿肌坏死。腿肌坏死病理变化为急性浆液—坏死性肌炎。腿肌坏死与PSE肉在外观上相似,用肉眼难以区别。宰后45 min后pH值在7.0~7.7及以上,色泽苍白,质地较硬,切面多汁。腿肌坏死主要发生于猪后腿的半腱肌和半膜肌。

2.猪胃溃疡

猪胃溃疡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应激性疾病。屠宰检疫中以急性胃溃疡为多见。引发急性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运动、饲养拥挤、惊恐等慢性应激刺激及单纯饲喂配合饲料尤其是精细颗粒饲料,引起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而使胃黏膜受损,同步检疫时可见胃食道黏膜皱褶减少,出现不全角质化、急性糜烂和溃疡等病变。

3.运输热

屠畜在运输中,由于天气炎热、处在过度拥挤通风不良的车厢里,饲喂、饮水不当,出现一系列高温症状。猪发病较多,大猪、肥猪表现尤为明显,体温高达42 ℃~43 ℃,呼吸、脉搏加快,精神沉郁,黏膜发紫,全身颤抖,有时发生呕吐。运输中,往往被其他猪挤压而死。宰后检查可见大叶性肺炎,小叶间隔增宽、浆液性浸润,有时出现急性肠炎等病理变化。(www.daowen.com)

4.运输病

在捕捉和运输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猪的抵抗力降低,诱发猪嗜血杆菌感染,出现以多发性浆膜肺炎为特征的运输病。运输病的临床特征是运输后第3~7 d发病,表现为中度发热(39.5 ℃~40℃),食欲不振,倦怠,经1 d~1周自愈,或恶化而死亡。特征性病变为全身浆膜炎,以心包膜和胸膜肺炎发生率最高。

5.猝死综合征

猝死综合征是屠畜受到强烈应激源的刺激,心肌过度强烈收缩,导致心脏跳动停止而突然死亡,猝死综合征是应激反应最严重的形式。

6.猪咬尾症

高度集约化饲养和饮水、饲料不足等条件下易诱发猪的咬尾癖。咬尾癖猪的临床特征是对外界刺激敏感,凶恶,食欲不振等。被咬猪受伤部位易形成化脓灶,从尾椎管向前蔓延,损伤脊髓而使猪死亡。

(三)运输性疾病的预防

屠畜应激性疾病对屠宰加工企业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采取如下综合性措施进行预防:

(1)加强运输前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矿物质,避免高温、高湿和拥挤。运输前对应激敏感猪只使用安全、吸收快、不易残留的抗应激药物等。

(2)做好运输管理。运输途中保障屠畜运输福利。

(3)选育抗应激品种动物。

(四)运输过程中的兽医卫生监督

1.启运监督

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有权对动物运输依法进行监督检验。赶运或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的屠畜,在启运前须经兽医人员检查,病、弱和有严重外伤的屠畜,一律不得启运。检疫合格的屠畜需开具检疫合格证方能启运。托运人必须提供检疫证明方可托运,承运人必须凭检疫证明方可承运。

到达车站码头后,待休息2~3 h后,进行逐头检查、测温,并争取在6 h以内装上车船。押运人员应呈交检疫证明文件,如检疫证件是当天填发者,车站、码头的官方兽医只做抽查复验,不必详细检查;如果无检疫证明文件,或牲畜数目、日期与检疫证明记载不符而又未注明原因的,或畜群来自疫区,或到站后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畜及死畜时,则必须彻底查明疑点,确定安全时方可允许装运。

2.运输监督

(1)运输途中发现病、死畜或可疑病畜的处理方法。运输途中押运人员应认真观察屠畜情况,发现病、死畜或可疑病畜时,立即隔离到车船一角,进行消毒,并将发病情况报告车船负责人,以便与有兽医机构的车站、码头联系,及时卸下病、死畜,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妥善处理。绝对禁止随意急宰或在沿途、内河乱抛尸体,也不得任意出售或带回原地。必要时兽医有权要求装运屠畜的车船开到指定地点进行检查,监督车船进行清扫、消毒处理。

(2)运输途中发现传染病时应采取的措施。运输过程中,如发现恶性传染病及当地已扑灭或从未流行过的传染病时,应遵照有关防疫规程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妥善处理畜尸及污染场所、运输工具,同群牲畜应隔离检疫,注射相应的疫苗血清,待确定正常、无散播危险时,方准运出或屠宰。

(3)运输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时运输工具的处理程序。发现一般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运输工具必须洗刷后消毒。发现恶性传染病时要进行两次以上消毒,运输工具处理的程序是:清扫粪便,污物集中烧毁,用热水将车厢彻底清洗干净后,用10%漂白粉或20%石灰乳、5%甲酚皂溶液、3%热苛性钠等消毒,各种用具也应同时消毒,消毒后经2~4 h,再用热水洗刷一次,即可使用。

3.到场监督

到达目的地后,押运人员应呈交检疫证明,如检疫证件是3 d内填发的,抽查复检即可,不必详细检查。如无检疫证明文件,或畜禽数目、日期与检疫证明记载不符而又未注明原因的,或畜群来自疫区,或到站后发现有疑似传染病畜及死畜时,必须仔细查验畜群,查明疑点,做出妥善的处理。装运屠畜的车、船卸完后须立即清除粪便和污垢,用热水洗刷干净。

技 能 单

一、实训目标

掌握疫区确定的原则,模拟屠畜禽的收购、运输检疫场景,并实施模拟操作。熟悉收购检疫的标准及收购运输过程的兽医卫生监督程序,能够正确进行收购检疫和运输检疫。

二、材料与设备

校内牧场、资料单、检疫箱(包)、体温计、听诊器、采样(血、粪、尿)工具及容器、载玻片、盖玻片等。

三、方法与步骤

(1)观看收购运输检疫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并对课件或视频资料内容进行评估。

(2)在校实习牧场模拟收购、运输检疫场景,并分组实施模拟操作。

①了解疫情。确定收购站点后,兽医人员向实习牧场兽医、饲养员了解各种牲畜定期检疫、预防接种、饲养管理及有无疫情等情况,通过调查分析确认为非疫区时,设点收购。

②进行物质准备和人员准备。收购站备好存放健康牲畜和隔离病畜的圈舍及必需的饲养管理用具。确定收购人员并明确分工:检疫、司秤、饲养保管及押运等。整个过程都有专人负责,兽医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③分组模拟实施收购检疫。为避免误购病畜而造成疫病传播,收购畜禽时应逐头检疫,先进行一般群体检查(先静态检查,再动态检查,后检查饮食状态),再对可疑病态动物进行个体检查(主要包括体温检测、精神状态观察、可视黏膜检查、排泄检查、毛皮检查、体表淋巴结检查、呼吸检查和脉搏检查等)。原则上患病动物、瘦弱动物坚决不收,并就地按章妥善处理,不允许将病畜调运至其他地方。模拟发现恶性传染病时,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

④采取病料送检。为了确定检疫对象,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血液、尿液、水疱皮、水疱液和分泌物等病料送检。

⑤根据检验结果向检疫部门申请开检疫证明。

⑥检疫部门根据检疫情况给出检疫结果,结果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对前者,检疫部门出证放行;对后者,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实训报告

根据分组模拟操作写出实训报告,要求分析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作 业 单

1.作为收购随车兽医,你准备如何开展生猪的收购、运输技术指导工作?

2.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你接到报检后准备如何对报检的生猪实施临栏检疫?

3.作为定点屠宰场的官方兽医,当收购的生猪到场后,你准备如何开展生猪的入场验收工作?

评 估 单

【评估内容】

一、名词解释

1.运输热 2.猪应激综合征(PSS) 3.猝死综合征 4.运输病 5.PSE肉

二、填空

1.动物福利由(  )、(  )、(  )、(  )、(  )五个要素组成。动物福利应包含在屠畜(  )、(  )、(  )、(  )、(  )的全过程中。

2.猪运输过程中常发疾病有(  )、(  )、(  )、(  )、(  )、(  )。

3.猪应激综合征(PSS)临床常见情况有(  )、(  )、(  )、(  )、(  )。

4.收购检疫的程序分别是(  )、(  )、(  )。

【评估方法】

用笔试法评估,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

备注:项目四任务一学习情境占模块一总分的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