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科技管理与服务人才发展专项行动优化方案

科技管理与服务人才发展专项行动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点引进一批发展急需,具有国际化背景和专业化能力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3.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制定科技管理、服务人才建设行动方案,对科技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发展和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的职称评审制度。为了激励科技管理、服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职称评审通道,将职称制度改革视作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聘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管理与服务人才发展专项行动优化方案

走国际专业管理服务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重点培养相结合的道路,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关键保障和支撑。重点引进一批发展急需,具有国际化背景和专业化能力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设立专项培育基金,依托行业协会、专业培训机构或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国内外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快培训、培养一批科技管理、服务专业人才,促进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管理、服务人才发展,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1.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发展培养机制

构建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科技创新管理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针对科技青年人才,重点培训外语、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针对政府科技管理人才,着重加强理论教育、业务培训和党性教育,并通过适当组织境外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职业素养和国际化素养。

依托本地资源建立科技创新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基地采用多种方式实现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与科技发展、产业实践和新技能需求密切结合的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内容,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知识产权应用等方面的人才,逐步形成科技管理、技术与市场预测、科技产业分析、知识产权分析、科技项目管理等岗位培训体系,使培养基地继续教育真正成为提升科技创新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的有效渠道。

探索建立重点项目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探索建立科技创新管理人才培养与科创中心重点项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在重点创新基地、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中强化青年创新人才开发任务,并纳入相关考核指标体系。在科创中心重点项目部署和前沿领域布局时,把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管理人才梯队建设任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相结合,开展开创性、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和创新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严谨的评审体系,定期评估其素质潜力和工作进展,确保培养目标实现。

2.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评价激励体系(www.daowen.com)

制定合适的科技创新管理人才评价标准。针对科技创新管理的人才是高度复合型人才,所从事的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兼具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双重特性,在科技管理人才的选拔机制方面,建立一个高效的选拔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要区别于政府行政人才选拔机制,特别要强调一定的专业背景和综合管理能力,以期对整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

采用公正的科技创新管理人才评价方式。在科技创新管理人才评价方式上,建立与科创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创新文化,形成与创新规律相契合的人才评价制度。一是突破以单位、机构为基础,以行政部门为主导的现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大范围同行评价制度。发挥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同行评价功能,保证科研工作者的话语权,使科技创新管理人才评价真正反映出被评价者的创新管理实际绩效。二是尝试支持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科技创新管理人才评价。推动人才评价的多元化、社会化,逐步形成包括社会专业机构评价、学会社团评价、市场评价和政府评价在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管理人才评价方式,提高人才评价的社会化、专业化、公开性和公正性。三是突出成果评价。针对科研团队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科技创新一线的管理人才,要加大对其创新成果研发、转化绩效的评价权重,完善以创新质量、实际贡献和市场反应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构建同行评价、社会评价、市场(用户)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

3.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职称评审制度

制定科技管理、服务人才建设行动方案,对科技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发展和建设进行规划设计。明确各级政府从事科技政策法规制定实施,在科研机构、高校、企事业单位的科技管理、服务部门从事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活动的人员是具有专业管理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管理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管理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

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人才的职称评审制度。为了激励科技管理、服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进一步拓宽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职称评审通道,将职称制度改革视作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聘用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职称分层、分类管理,建立体现各类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和成长规律的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下放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管理和岗位管理权限,允许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职务职称序列。在人才激励制度方面,改革现行的科技创新管理人才收入分配制度。实行符合科技创新管理人才工作特点的绩效工资制,逐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使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薪酬、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同步提升,使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群体能够体面地工作生活,从而能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