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育师德文化,构建良好的校园师德环境

培育师德文化,构建良好的校园师德环境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师德的提升需要自身改变,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培育师德文化、形成良好师德氛围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模范履行师德规范,给广大教职工树立榜样,做好表率。四是健全教师荣誉制度,注重精神奖励,兼顾物质奖励。建立从教30年教师、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满10年教师、离退休教师的表彰奖励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培育师德文化,构建良好的校园师德环境

教师师德的提升需要自身改变,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培育师德文化、形成良好师德氛围至关重要。

一是学校领导干部,特别是校长要发挥模范引领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模范履行师德规范,给广大教职工树立榜样,做好表率。

二是抓好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和建党节等重要时间结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坚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的重要性。比如:在“七一”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让受教育局党委表彰的优秀党员介绍先进事迹;元旦的迎新年文艺娱乐活动,全校教职工共同歌唱祖国,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跨入新的一年。

三是利用银川二中官网、校报、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要官方媒体,通过印发资料、制作展板、录制微视频、编辑美篇等方式,向社会、家长、师生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最美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塞上名师”“凤城名师”等校内和校外的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大力宣扬当代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师德高尚的良好形象,营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育人环境。(www.daowen.com)

四是健全教师荣誉制度,注重精神奖励,兼顾物质奖励。加大对“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的评选表彰力度。建立从教30年教师、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满10年教师、离退休教师的表彰奖励制度,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

五是依法落实各项教育投入政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办学环境,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做好离退休教师的慰问,生病教师的经济帮助和人文关怀,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协助办理配偶工作的调动等问题,切实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保障和提高合法福利待遇,减轻教师负担,确保教师能够心无旁骛,专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