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与『小团伙』的相处——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与『小团伙』的相处——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是有的班级“小团伙”之间相处和谐,班风较稳定;有的班级“小团伙”之间水火不容,矛盾重重,为班级成长带来了种种障碍而已。这种“小团伙”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然后分析一下,哪些“小团伙”的影响,和教师对班级的影响是一致的,便重点扶持他们,让他们的舆论占上风;哪些“小团伙”的影响,是和教师的工作背道而驰的,便小心提防他们。

与『小团伙』的相处——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闲谈中,一提到班级“小团伙”,老师们的眉头就禁不住要锁起来——“小团伙”似乎给了人“拉帮结派”的暗示,令人颇不喜欢。其实,班级里存在这种非正式的“民间组织”,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谁敢说自己的班里没有三五个甚至七八个非正式“小团伙”?只是有的班级“小团伙”之间相处和谐,班风较稳定;有的班级“小团伙”之间水火不容,矛盾重重,为班级成长带来了种种障碍而已。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班级是个群体,学生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团体组成的,一种是按教育管理的要求组织起来的正式团体——小组,小队;另一种是三三两两自发聚集在一起交往频繁的小团体,心理学理论称之为“非正式团体”或“友伴群”,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团伙”。一个班级成立以后,不同爱好、不同追求、不同见解的学生会通过观察,各找各的朋友。如爱好学习的凑在一起沟通知识;老实听话的聚在一起玩耍;自由散漫的凑在一起互相打斗;厌恶学习的凑在一起愁眉苦脸;对老师、对学校管理有逆反抗拒心理的,凑在一起发泄不满;等等。(www.daowen.com)

这种“小团伙”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他们往往也会发生内部矛盾,不过,一旦老师试图拆散他们,不幸又被他们有所觉察,他们自己必定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反抗老师。所以,对这样的“团伙”,聪明的班主任一般不会轻易去干涉,倒可以认真分析一下,班级里的“小团伙”有多少个?每个“团伙”里谁是核心人物?他们的观点是怎样的?对班风建设起什么样的作用?各“团伙”中间关系如何?是互不来往,还是友好相处,或者彼此敌对,等等。然后分析一下,哪些“小团伙”的影响,和教师对班级的影响是一致的,便重点扶持他们,让他们的舆论占上风;哪些“小团伙”的影响,是和教师的工作背道而驰的,便小心提防他们。只要潜在的“小团体”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就得心应手,可以顺利开展工作;如果潜在的“小团体”总是否定教师的意见,教师工作的推动就会步履维艰。所以我们做这些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