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东历史文化:南氏家族祖茔与遗迹

秦东历史文化:南氏家族祖茔与遗迹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合嘉靖、天启《渭南县志》、嘉靖《陕西通志》《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等文献资料记载及多年来实际走访,发现渭南临渭区官道乡南家村、辛市南石村、以及向阳街办的南塬子村,多遗留有渭上南氏的祖坟碑碣残块及园林遗址。渭上南氏相关文化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亦是渭南一笔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

秦东历史文化:南氏家族祖茔与遗迹

结合嘉靖天启渭南县志》、嘉靖《陕西通志》《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等文献资料记载及多年来实际走访,发现渭南临渭区官道乡南家村、辛市南石村、以及向阳街办的南塬子村,多遗留有渭上南氏的祖坟碑碣残块及园林遗址。

图十 南大吉墓表碑首残件背面

依据文献记载,南家村老庄南附近为南金、南大吉、南逢吉等渭上南氏先贤的墓地,田野里尚遗留有三座龟趺;西侧水渠上发现有马理撰南大吉墓表碑刻残碣,碑座及碑首尚在渠边,有南大吉瑞泉公名号的残碣已被村民保护至家中收藏。

南家村委会北侧渠外及渠上有残碑小块及石兽残件,村北应为南学仲、南仰仲等人墓地。

南家村尚存有明代“秦村堡”石门额一件,此为渭上南氏祖居地重要的地理位置文物;

为南轩家族墓地,位于辛市南石村北,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尚存有圆形封土墓六座,主墓前树青石一通,通高4.7米,“明故朝列大夫山东布政使左参谏议致仕阳谷南公墓表”,石羊等物俱在。今石碑已毁,工部尚书南居益亦葬在此。

图十一 渭上南氏后裔南海洋先生在湭河西岸南居益瀑园旧址考察

蒋家崖村以南的湭河西岸有南园子村,即唐朗士元所说半日村所在,经过实际走访当地南氏家族后人南山正等人,结合南居益撰《瀑园记》、其门人福建池显方撰《瀑园记》及清刑部尚书王渔洋诗《渭南望瀑园寄南鼎甫佥事》,对比瑞泉瀑布、雨洼沟等地形及遗留的残砖瓦、太湖石等,证明南塬村为明代南居益瀑园遗址所在。

图十二 湭河西岸雨洼沟南居益瀑园旧址

另渭南老城博物馆碑刻长廊中,保存有南氏门人秦邻晋父母的两块墓志铭,《李太恭人墓志铭》为南师仲撰、杨光训篆额、南居益书;《秦中桥公墓志铭》为南轩撰,杨光训篆额、郭俊书。

图十二 南师仲撰、南居益书《秦中桥元配李太恭人墓志铭》局部

另外,渭南城隍庙,旧有工部尚书南居益撰《重修城隍庙碑记》,今闻说原碑在印刷厂,惜早年基建时被埋入地下,今只有《重修城隍庙碑记》拓片挂于城隍庙道长堂上。

碑碣已残,前明掌故仍在,渭上南氏家风犹存,儒林忠孝萃于一门,不独轩冕为邑中冠。研究发掘渭上南氏的为学、齐家、交游、理政、著述等,具有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落实中央两办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方向和载体,对于提高渭南文化自信、地域自豪感具有极大帮助。渭上南氏相关文化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亦是渭南一笔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www.daowen.com)

图十三 南居益撰《重修渭南县城隍庙碑记》拓本局部

注释:

[1]〔清〕王士祯.《分甘余话》卷二之七——八页《钦定四库全书

[2]〔明〕南大吉明.嘉靖二十年《渭南志十八卷》

[3]〔清〕张廷玉.《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4]〔明〕马理.《明故中顺大夫浙江绍兴府知府瑞泉南先生墓表》

[5]〔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浚河记》中华书局2015年

[6]〔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尊经阁记》中华书局2015年

[7]〔清〕李因笃.《受祺堂文集》清道光七年杨浚刻本

[8]〔明〕南轩.《渭上稿二十五卷》明万历十六年家刻本

[9]〔明〕康海.《对山集十九卷》,明嘉靖二十四年吴孟祺刻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