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新型技术的普及应用,金融科技已从概念逐渐变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三)智能化服务随着新型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银行业务的“离柜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2016年4月,德勤宣布完成首例区块链技术与银行系统融合案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爱尔兰银行的系统,进行相关技术融合的模型验证和改进。

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技术未广泛普及的年代,绝大多数银行业务(存取款、汇款、换汇等),均需要客户亲自到营业网点进行办理,造成客户等待时间较长、银行运营效率受限。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新型技术的普及应用,金融科技已从概念逐渐变为现实,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科技在银行业的应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身份识别

客户身份的识别,始终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前提。银行为客户办理业务(线上、线下渠道)的过程中,均需进行身份确认;部分重要业务需要客户持相关证件,亲自到线下实体营业网点进行办理。

银行卡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人们日常出门的必需品;银行办理业务,需要客户出示持有的银行卡;客户取款(通过柜台或ATM),同样需要持有实体银行卡;可以说,银行卡是银行识别客户身份的重要载体工具。

在智能设备普及的趋势下,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多数人(特别是中青年人群)出门的必备品;通过智能手机,客户可以在ATM终端进行“微信取款”“手机银行扫码取款”(不需要实体银行卡);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会只带智能手机,银行卡成为非出门必需品,智能手机成为识别客户身份的载体工具。

随着新型生物识别技术的成熟,“生物识别”开始成为银行识别客户身份的重要方式。相对于智能手机中的数据信息,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数据,往往难以复制,具备个体生物信息的独特性;同时,“生物识别”也具备便捷性、安全性、普及性,客户只需带着“自己”就可以完成身份识别。

(二)可视化服务

针对个人客户,销售理财类产品、推荐特色服务是银行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销售理财类产品(理财、保险、基金、国债、贵金属等),可为银行获取佣金收入;提供特色服务(出国金融、信用卡定制、VIP客服),则能为银行增加客户黏性,巩固业务存量,拓展增量业务。

在实践层面,银行向客户推荐产品及服务时,常用的方式包括:银行官媒推荐、线下活动推广、第三方平台广告、电话推荐、电子邮件发送、纸质宣传单、手机客户端定向推荐等形式;其中,纸质宣传单在线下营业厅最为常用,银行工作人员向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提供纸质宣传单,使客户了解银行最新推出的产品及服务,通过引导客户的金融需求,开发新的业务增量。

随着新型技术在银行的应用,亲自到线下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客户呈递减趋势;即使是亲临营业厅的客户,由于所需等待时间大幅减少,通常缺少必要的时间阅读纸质宣传单,同时也缺乏接受大堂经理面对面业务推荐的兴趣(多数客户较难听懂专业化的金融词汇)。因此,银行亟须开发新的业务推荐方式,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使客户能够简单、高效、易懂地接收业务信息。

随着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场景嵌入,可视化服务开始被客户广泛接纳;通过银行线下营业厅的AR/VR体验专区,客户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功能模块进行业务体验,同时通过可视化影像传递信息,更能被普通客户所接受;通过在手机客户端加载AR功能模块,能为客户提供更加自由的时间及更为广阔的空间选择,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三)智能化服务(www.daowen.com)

随着新型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银行业务的“离柜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

在实践层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在线下营业网点配备“智能柜台机”;现阶段通过“智能柜台机”,客户可以自助完成个人账户开户、银行卡办理、激活、挂失、换卡、网银注册、存取款、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流水明细查询与打印在内的多项业务。

“智能柜台机”的优势在于,到店客户可以自助完成多项业务,大幅提高营业网点的运营效率;同时,客户在自助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得到网点工作人员的帮助,综合服务体验较好。

随着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客户通过手机客户端、PC端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可以获得银行提供的智能化服务。人工智能为线上(电话、互联网)服务系统加载了智能分析、判断的功能模块,客户不需要费力探索各项功能模块,就能够实时获得智能化服务引导,大幅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生物识别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有效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大幅提高客户与银行的安全性;移动互联则帮助客户摆脱了物理网点的时间、地点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得银行的智能化服务。

(四)交易信息追踪

银行业涉及的业务众多,每时每刻均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数据,为了快速、准确、安全地储存交易数据,以满足实时追踪交易信息的目的;银行业一直通过应用新型技术,完成对交易数据信息的储存、追踪。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通过加密算法产生的,包含着一段时间内全部交易数据账本的区块,用于之后交易的信息有效性验证和新的区块生成;通过改变信息记录和交易流程,使交易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五)风险管理

各国大型银行为了满足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不断投入资本大力建设完备的信用机制和征信体系,以及高成本地雇佣高端技术人才。同时,银行独立运营的各部门在完成KYC(认识你的客户)和AML(反洗钱)程序时需要重复对客户进行背景调查和信用记录查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开发新客户的效率,造成了资源的较大浪费。

2016年4月,德勤宣布完成首例区块链技术与银行系统融合案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爱尔兰银行的系统,进行相关技术融合的模型验证和改进。此前,爱尔兰银行为了满足客户对于投资产品的需求,与德勤爱尔兰团队合作进行一次专门的咨询,并利用区块链可追溯的时间戳特征,为其客户的海外投资资产建立跟踪和追溯路径。未来,这一技术模型的大规模使用将大大减少银行的合规成本;同时,各国金融机构通过实验收集和认证的数据共享在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上,并永久留存,为数据查验和追溯提供路径,最终改变银行运营模式。

用区块链技术来优化银行业AML和KYC流程,一是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的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和全网公共自治的特性,对金融交易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行追溯,防止由于监管漏洞法律法规不健全而造成非法资金流窜,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二是区块链全网数据保存在每一个节点上,实现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审核工作。三是所有参与者的信用记录和交易信息都保存在区块链的总账本中,并被每一个节点共享,在KYC流程时可以迅速定位新客户的全部资料,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四是安全性的提升。由于区块链数据库是一个分中心化的数据库,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控制整个数据库,因此,提高了单一节点泄露数据的难度。同时,任何节点对数据的操作都会被其他节点第一时间观察到,从而加强了对数据泄露的监控。另外,区块链中节点的关键身份信息以私钥形式存在,用于交易过程中的签名确认。私钥只有信息拥有者才知道,就算其他信息被泄露出去,只要私钥没有泄露,这些被泄露的信息就无法与节点身份进行匹配,从而失去其利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