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宋朝:十遂羹-吴越王的美味佳肴

宋朝:十遂羹-吴越王的美味佳肴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几十道菜都是上等海鲜佳肴。陶穀一见吴越王如此反应,反而笑了。过了一会儿,吴越王命人上了一道葫芦羹。羹上后,吴越王热情地劝进陶穀,并云:此羹味极佳,先王时,庖人善制此羹,今依样馔来。所以,钱俶就以“葫芦羹”来取笑他。从吴越回来后就创造来“十遂羹”,因此羹以石耳、海紫菜、鹿角等十种主要原料烹制而成,故名。

宋朝:十遂羹-吴越王的美味佳肴

来源:《清异录》

宋太祖时有个礼部尚书叫陶穀,比较有学问,人称陶学士。他常常以使臣的身份到江浙一带考察,劝说吴越王和李后主归大宋,为大宋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一次他奉使吴越,忠懿王钱俶设宴款待。吴越王虽然心实厌之,而表面还是对之尽礼如故,特意为他举办了一次蟹宴。吴越国因滨江临海,海鲜特别丰富,故宴席之味特珍。陶穀来自北国,自然吃得尽兴了。当食至蝤蛑时,陶穀问起了蝤蛑的族类。吴越王认为陶是北人,不大懂海产,于是便向他热情地作了介绍。几十道菜都是上等海鲜佳肴。不意,陶穀吃到后来,突然释箸而叹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吴越王一听,先是一愣,随后则沉吟了半晌。陶穀一见吴越王如此反应,反而笑了。过了一会儿,吴越王命人上了一道葫芦羹。羹上后,吴越王热情地劝进陶穀,并云:此羹味极佳,先王时,庖人善制此羹,今依样馔来。钱俶说毕,吴越之臣皆笑,而陶穀则满脸绯红。原来,陶穀身为翰林学士,会做些官样文章,宋太祖曾嘲笑翰林们“之乎者也当啥用?还不是依葫芦画瓢”!所以,钱俶就以“葫芦羹”来取笑他。

陶穀,字秀实,自号金銮否人,邰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因避后晋讳,改姓陶,后晋时为知制诰、仓部郎中,仕后汉为给事中,仕后周为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后迁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加吏部侍郎。入宋后迁为礼部尚书。他嘴大吃四方,吃过不少美味佳肴。从吴越回来后就创造来“十遂羹”,因此羹以石耳、海紫菜、鹿角等十种主要原料烹制而成,故名。(www.daowen.com)

制作方法

“石耳[1]、石发[2]、石绵[3]、海紫菜、鹿角[4]、腊菜[5]天花[6]、沙鱼、海鳔白[7]、石决明、虾魁腊[8],右(古文竖排,指上述)用鸡、羊、鹑汁及决明、虾、蕈浸渍,自然水澄清,与三汁相和,盐酎装严[9]。多汁为良。十品不足,所阙,忌入别物,恐伦类杂则风韵去矣[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