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清末民初旧军事教育机构概况及其影响

清末民初旧军事教育机构概况及其影响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这一系列旧军队的军事教育,在编制和战术上,全系按照德国与日本的陆军建制和陆军规范训练,当时,国内各地练兵,亦多以此为依据。清末成立的武备学堂,在施行军事教育方面,发扬了吃苦耐劳的尚武精神,扭转了文弱不振的风气。为加速培养军事人材,从武备学堂的学生中,选拔部分人,资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上述各个学堂或学校,是我所了解的清末民初旧军事教育机构的概况。

清末民初旧军事教育机构概况及其影响

自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闭关自守的政治局面,被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政策所突破,接着强盗式的侵略相继而来。一八五一年,我国内又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昏庸腐朽的清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不得不加强国防力量,从事于旧军队的改革。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曾以曾国藩的“湘军”及李鸿章的“淮军”,代替了清朝八旗绿营”,军事教育,改习了洋操,使用了洋枪。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李鸿章在天津先后创办了水师学堂和北洋武备学堂。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设立新建陆军督练处,袁自任督练,拟定募兵标准、练兵要则和饷章、规制等等,均得到清廷的首肯,其精神教育,则为“祭关岳”及“忠君、爱国、孝父母”等。督练处设有随营步兵学堂、炮兵学堂、工程兵学堂,因聘有德籍教官教练,故又设有德文学堂。这是我国有新式陆军的开始,较之“湘军”、“淮军”有了一些进步。后来,这一系列旧军队的军事教育,在编制和战术上,全系按照德国日本的陆军建制和陆军规范训练,当时,国内各地练兵,亦多以此为依据。

清末成立的武备学堂,在施行军事教育方面,发扬了吃苦耐劳的尚武精神,扭转了文弱不振的风气。为加速培养军事人材,从武备学堂的学生中,选拔部分人,资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后来,在北京还成立了陆军贵胄学堂,所招收的学生,限于清室皇家子弟、世家子弟和汉人二品以上大员的子弟。这个学堂,曾由中堂那桐总其成,学堂总办,是日本士官学校炮兵科的毕业生张绍曾。

另外,有驰名全国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下,还有陆军小学和陆军预备学校。这两级学校,在全国各地,各有四所。陆军小学学生,由各省按比例数录取,毕业后,升入陆军预备学校,在陆军预备学校毕业后,再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www.daowen.com)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之后,为巩固他的统治地位,特在北京旃檀寺成立了模范团,以培养为他个人效忠的军事干部。

上述各个学堂或学校,是我所了解的清末民初旧军事教育机构的概况。我从一九一四年进入南开中学,肄业三年,续考入第一预备学校,毕业后,直接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然后到西北军,从事幕僚工作。

下面记述我所经历的陆军第一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