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吴国吴王僚胜楚,掌握江淮优势

吴国吴王僚胜楚,掌握江淮优势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吴王僚成为吴国的新国君之后,仍然积极地施行与楚国抗争的策略。然而吴军并没有撤回到国内,只是转移到了钟离地区,静观以楚军为首的联军态势。吴军运用了正确的战术战略,在鸡父取得了对楚国的大胜,还借势再次攻占了州来。此次战役之后,吴国在江淮之上占据了优势,楚国司马薳越因此事自杀,楚国在这次战役中完全没有获得好处。

吴国吴王僚胜楚,掌握江淮优势

鲁昭公十四年(前528),楚平王即位,成为楚国的新国君。鲁昭公十六年(前526),吴王僚即位。吴王僚成为吴国的新国君之后,仍然积极地施行与楚国抗争的策略。因而,吴楚之间的斗争一直持续,而州来则是吴楚争夺的重点地区。吴国曾两次夺取了州来,但又都被楚国夺回。鲁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吴王僚决定对楚国发动进攻,目标就是州来。

吴王僚带领着公子阖闾等人向楚地进发,楚平王在获得吴军来犯的消息之后,也立即派兵迎战。楚平王命司马薳越带领七国联军前去州来迎敌,还命令身染疾病的楚国令尹子暇(即阳匄)随军督师。这七国联军除了楚国的军队,还包括顿、胡、沈、蔡、陈、许六国的军队。楚国司马薳越和令尹子暇率领着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向州来行进,吴王僚见联军来势汹汹,便命令吴军撤退,解除了对州来的包围。然而吴军并没有撤回到国内,只是转移到了钟离地区,静观以楚军为首的联军态势。

不得不说,楚平王令令尹子暇带病出征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在这次楚国发兵征讨吴军的行动中,令尹子暇不幸病死在军中,楚军也因此士气大落,无心战事。随后,司马薳越只好率领联军撤退,准备在鸡父进行休整后,再对吴军进行军事行动。

吴国的公子阖闾在得知子暇病亡之后,认为这是进攻楚军的良机,于是就向吴王僚提出建议,让吴军尾随撤退的联军,伺机而动。公子阖闾还进一步向吴王僚解释了联军的不利之处。吴王僚接受了公子阖闾的建议,并制订了以下的作战计划:吴军快速向以楚国为首的联军靠近,并在到达联军整休的鸡父后第二天,向楚军发起突然进攻。同时,吴军还要利用“晦日”这一条件,奇袭楚军。春秋时期所谓的“晦日”,就是不吉利的日子,由于古人迷信,因而在这一天不举战事。吴王僚与公子阖闾还议定了先进攻其他小诸侯国的军队,然后再集中兵力攻击楚军的具体战术,万事俱备,只等开战。(www.daowen.com)

“晦日”当天,吴军突然出现在了鸡父战场,薳越面对来袭的吴军,慌忙迎战。他把六国军队排在楚军之前,使吴军的战术可以顺利地发挥。吴军先是以囚徒作为前军进攻胡、沈、陈三国阵地,而三国军队见吴军军容不整,争先恐后地抢夺俘虏,因而军阵大乱。随后,趁三国军阵大乱之际,吴军主力向三国军队发起了猛攻,三国军队一泻千里,溃不成堤。胡国的国君、沈国的国君以及陈国军队的主帅都被吴军俘虏,而三国的士兵则四处逃窜,给其他诸侯国的军队造成了恐慌。

吴军在击溃胡、沈、陈三国军队之后,又乘势进攻许、蔡、顿三国军队。本来就与楚国貌合神离的许、蔡、顿三国,见吴军勇猛无敌、锐不可当,很快就败下阵来。吴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击败了六国军队,而被列于六国军队之后的楚国军队还没来得及整编阵列,就被六国败退下来的士兵所扰,纷纷军心动摇,也随六国的士兵撤退逃跑。吴军运用了正确的战术战略,在鸡父取得了对楚国的大胜,还借势再次攻占了州来。

此次战役之后,吴国在江淮之上占据了优势,楚国司马薳越因此事自杀,楚国在这次战役中完全没有获得好处。此后,楚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少主动向吴国用兵,采取了保守的防御策略,而吴国则渐渐掌握了吴楚争霸的主动权,到了吴王夫差时期吴国的势力达到了鼎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