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楚国君王研究: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的鼎盛期

楚国君王研究: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的鼎盛期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楚宣王为扩展地域,亦乘秦、魏激战之机,沿汉水西上,褒汉之地旋即为楚所有,楚国势力遂伸入到巴蜀地区。由此可见,楚宣、威王时,楚国占有巴、蜀的汉中、黔中。总之,楚宣、威王统治四十余年,励精图治,对外利用矛盾,伺机出击,使楚国在战国中期开始成为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国,达到楚国后期即楚国战国时期发展的鼎盛阶段,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另外,此次楚国强盛严格来说最主要的功劳是吴起变法的结果。

楚国君王研究:楚宣王和楚威王时期的鼎盛期

楚宣王时期楚国的强盛表现如下:楚国夺取了魏国的睢水、濊水之间的地区,在魏、齐、赵争战中楚国举足轻重;楚攻占褒汉之地,楚国势力伸入到巴蜀地区。楚威王时期楚国的强盛如下:北破齐于徐州,又兴兵大败越,杀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达到楚国战国时期发展的鼎峰。

1.北取魏睢、淮之间地

楚宣王十六年(公元前354),魏攻赵,进围邯郸,赵向齐、楚同时求救。楚宣王采纳了景舍的意见,派景舍率少量的兵力救赵,邯郸仍为魏所攻破,景舍则乘机夺取了魏国的睢水、濊水之间的地区。公元前352年,魏虽在桂陵之战中失败,却联合韩国军队在襄陵打败齐、宋、卫联军。齐国只得请正在前线的景舍出面调解,结束齐、魏战争。这样,楚国既夺取了魏国的土地,又救赵助齐,与赵、齐结好,魏国则不敢得罪楚国,同意景舍出面调解,在魏、齐、赵争战中,楚国举足轻重。

2.东北败齐

公元前342年魏齐马陵之战中,魏国大败,接着又为秦败,齐、秦、赵又不断来攻,魏国处境越来越不利。魏国屡次为齐国所败,所以魏惠王视齐国为最大仇敌,每每想以倾国之兵进行报复。魏相惠施、魏犀首公孙衍都主张尊奉齐国以激怒楚国。魏惠王果然依靠刚任齐相田婴的关系,于公元前334年至徐州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

由于魏、齐“相王”而“卑秦、楚”,楚威王对此愤怒已极,“寝不寐,食不饱”。第二年即公元前333年即亲领大军伐齐,进围徐州,打败齐国。因齐相田婴参与了“徐州相王”的策划,便逼迫齐国驱逐田婴。田婴恐慌,齐臣张丑在楚威王面前假称如驱逐田婴,则必用田盼子,这对楚国是不利的,楚威王才没有逼迫齐国驱逐田婴。原来战胜“万乘之魏”的齐国,现在连相国的去留都要听命于楚,表明楚强临天下诸侯。从“徐州相王”至“徐州之战”,楚威王败齐弱魏,插足中原,楚国的势力从睢、濊之间至泗水之上,楚威王一时声望煊赫。

3.西拓巴蜀

巴、蜀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国。巴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历来与楚国交往频繁。蜀主要分布在今四川中部及偏西一带。战国中期蜀强巴弱,巴从属于蜀。公元前387年,蜀攻秦,取南郑。同年,秦反攻,又夺回南郑。吴起变法开始,楚国向西南发展,与蜀发生冲突。如公元前377年,蜀攻楚,取兹方,楚被迫筑扦关防御。可见蜀国其时势力强盛,敢于与秦、楚对抗。据《水经注·沔水上》载,秦献公、楚宣王时期,秦集中力量东向,蜀就乘机占领了褒汉之地。楚宣王为扩展地域,亦乘秦、魏激战之机,沿汉水西上,褒汉之地旋即为楚所有,楚国势力遂伸入到巴蜀地区。由此可见,楚宣、威王时,楚国占有巴、蜀的汉中、黔中。

4.东收吴越(www.daowen.com)

战国初期,越国与楚、晋、齐、秦等并为当时大国。公元前468年,越自吴徙都琅后,北与齐、鲁及泗水各国相接,东临海,西邻楚,南与百越相接,其疆域广阔,仅次于楚国。公元前342年,越王无疆即位后,国势一时炽盛,兴师伐齐攻楚,“与中国争强”。公元前334年齐、魏“徐州相王”后,齐、楚矛盾激化,越乘机举兵攻齐。齐国为了把祸水引向楚国,便派人前往越国游说,越就释齐而伐楚。于是在公元前333年徐州之战的同时又发生了楚、越之战。楚威王兴兵大败越军,杀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越王诸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服朝于楚。可见,在楚国的打击下,越国已亡,吴越之地尽为楚国所占有。

总之,楚宣、威王统治四十余年,励精图治,对外利用矛盾,伺机出击,使楚国在战国中期开始成为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国,达到楚国后期即楚国战国时期发展的鼎盛阶段,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战国策》记载其时辽阔的疆域:

楚,天下之强国也。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今山东半岛南部),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战国策·楚策》)

淮南子》则以赞美的语气写到:

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谷肆无景,地形便利,士卒勇敢。(《淮南子·兵略训》)

《战国策》和《淮南子》的记载表明当年楚国地域辽阔,经济富饶,军力强盛,疆域扩张最广大: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拥有今渝、鄂、湘、赣、皖、苏、浙、豫、陕、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势力扩展到贵州、云南和两广,覆盖辽阔的江汉流域、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沅湘流域等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比其他六国面积加起来还要大。楚国有500万以上的人口,拥兵百万之众,储粮可用十载,由此可知楚国宣威的盛况

但是,其时由于自楚昭王以来多个楚王赏赐给封君很多土地,尤其是那些土壤肥沃、位居交通要道或地势险要的地方,封邑又世袭,积累起来,到宣威时期楚国封君很多,大量的城邑、土地、赋税和民众不在楚王的控制之下。因此,楚国的强盛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楚国的国力、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都大打折扣,既无法与同时代的强国秦国相比,更无法与楚国中期楚庄王成为霸主后到楚庄王去世这一时间段那种一国独大、独强的情况相比,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战国七雄”之一,与秦、齐、赵等国并列为诸强。另外,此次楚国强盛严格来说最主要的功劳是吴起变法的结果。因此,楚宣威盛世不是楚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楚宣王、楚威王也不算是一流重要楚王,只能算作二流重要楚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