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法规司及城乡规划司组织编写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逐条给予权威性解释,对立法背景、意义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必要说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他们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定标准和条件进行了细化,这更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界定。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为加强保护和管理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元素的古集镇、古村落,2003年起,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出若干批次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名镇和名村。

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该条例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进行了界定。随后国务院法制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法规司及城乡规划司组织编写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逐条给予权威性解释,对立法背景、意义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必要说明。

对上述政府文件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指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古集镇、古村落,富含重要历史意义,并能较完整地映射出一定历史风貌的地方。总结起来主要包含如下内涵:第一,集镇、村落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文物;第二,集镇、村落必须有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第三,集镇、村落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存完好;第四,集镇、村落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他们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定标准和条件进行了细化,这更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界定。具体来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现存古建筑清代和清代以前建造或者可以完整反映出中国历史革命的重大影响的建筑,具有丰厚的历史价值、文化艺术成就,可以反映出当地特定时期的历史价值、民俗风情等。建筑艺术成就较高、传统文化和古文物较集中的建筑组团、建筑遗产等,建筑基本风貌保持完好。(www.daowen.com)

第二,原状保存程度。建筑组团和建筑细节以及建筑环境原始风貌保持完好。如因各种原因使得原始建筑物、建筑组团、建筑细节有所损坏的,但已经按照原始状态加以修复,并恢复原貌;或原始建筑物、建筑组团以及周围环境虽然已经遭到破坏且尚未修复但是原始建筑轮廓和相对建筑细节保存完好并且能反映相应历史文化的,可以依据史料、建筑结构、建筑构筑物整体进行修复还原的古建筑。

第三,古建筑现存面积。古建筑群落、组团建筑面积必须在五千平方米以上,并且符合上述一、二项条件。

第四,保护规划与保护职能部门。已编制了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设立了专门的保护职能部门,管理结构,并且配备了专项人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