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蔡元培的美术观与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

蔡元培的美术观与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蔡元培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育实施的方法》等专题论文。他在猛烈抨击“忠君”“尊孔”的古代教育宗旨的同时,大力呼吁将审美教育作为陶养人们感情、完善人格,从而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蔡元培从康德哲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根本特性是普遍和超脱,这是他提倡美育的基本理论出发点。蔡元培主张美术在社会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蔡元培的美术观与中国近代美术文化探寻

蔡元培发表过《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育实施的方法》等专题论文。他在猛烈抨击“忠君”“尊孔”的古代教育宗旨的同时,大力呼吁将审美教育作为陶养人们感情、完善人格,从而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

蔡元培从康德哲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根本特性是普遍和超脱,这是他提倡美育的基本理论出发点。“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利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这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知育,而源于美育。”他认为美感和美是由“现象世界”进入“实体世界”的“津梁”,美育是人格完成的必由之路。

蔡元培主张美术社会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出“美术所以为高尚的消遣,就是能提起创造精神。从前功利论,以为人必先知有相当权利,而后肯尽义务。近来学者多不以为然。罗素佩服老子‘为而不有’一语。他的学说,重在减少占有的冲动,扩展创造的冲动,就是与功利论相反的。但这种减少与扩展主义,可用科学证明。这种习惯,只有美术能养成他。因为美术一方面有超脱利害的性质;一方面有发展个性的自由。所以沉浸其中,能把占有的冲动逐渐减少,创造的冲动逐渐扩展,美术的效用岂不很大么?”(www.daowen.com)

蔡元培在《美术的起源》的讲演中曾论证美术的重要性,阐明美术的价值:“要是动物界有创造美术的能力,必能一代一代的进步;今既绝对不然,所以说到美术,不能不说是人类独占的了。”“看西洋美术史,希腊的人生观,寄在造像;中古时代的宗教观念,寄在寺院建筑文艺中兴时代的新思潮,寄在图画;现在人的文化,寄在文学;都有一种偏重的倾向。”他从西洋的角度看美术,得出结论:“美术与社会的关系,是无论何等时代,都是显著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