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丛书套装:太康失国与五子之歌详解

中国历史丛书套装:太康失国与五子之歌详解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太康失国”相关的史料确实有点凌乱,西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认为,“太康无道,在位二十九年,失政而崩”。有一种说法,“太康失国”与“五子之歌”,都与启过世前后太康与几位兄弟之间的武力争斗有关。其实,《史记集解》引述了孔安国的这样一段话:“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史记·夏本纪》说:“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中国历史丛书套装:太康失国与五子之歌详解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夏启创立了世袭的传子制度,据传他的统治长达四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一直在为巩固这种制度而努力着。但是,一种制度的建立也许相对容易些,而要维护和巩固一种新制度那要困难得多。

启去世后,传位给他的儿子太康,结果是“帝太康失国”(《史记·夏本纪》)。夏王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的危机,而这种危机与其说是国家的危机,毋宁说是传子这种新制度的危机。

关于“太康失国”相关的史料确实有点凌乱,西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认为,“太康无道,在位二十九年,失政而崩”。这里把“失国”与“失政”等同起来了,就是说,这里所谓的“失国”并非亡国,而只是由于为政不当而失去国家的领导权而已,因此称其为“失政”,统治权旁落他方了。

至于太康为何会“失政”,史书多有记载,综合各种资料,看来重要的原因在于太康自身。

禹王把江山打下了,天下似乎就太平了,坐江山的太康认为可以坐享其成了,因此就松懈了斗志,置身于游玩了。如果从大禹算起,经夏启,到太康时,算是第三代了。历史证明,后世王朝往往会有“第三代腐败”的现象。太康即是如此。《史记集解》引用孔安国的话说:“(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这里列举了相互关联的两大罪状:第一大罪状是“盘于游田”。所谓“游田”,大约相当于后世的游乐场,其中有各种好玩的把戏,尤其可以游猎。太康整天盘桓于游乐场中,乐此不疲,国事当然会荒废了。第二条罪状是“不恤民事”,说他不关心民生,不体恤民众倒悬之苦。这里说的“民事”,在这个以农立国的国度里,当然主要指的是“农事”了,农业生产搞不上去,整个国家的基础就不牢,人们为此而担忧,也是有道理的。

有一种说法,“太康失国”与“五子之歌”,都与启过世前后太康与几位兄弟之间的武力争斗有关。其实,《史记集解》引述了孔安国的这样一段话:“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短短数语,却传递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五子是夏启的五个儿子,太康的兄弟,具体名字不明。《史记·夏本纪》说:“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其意是,太康在位不理事,又喜好游乐,在洛水的南面打猎时常不归。兄弟五人都埋怨太康不该如此丧失君德。他们并没有采用武装暴力手段来夺取政权,而是以规劝说理形式来劝诫太康改邪归正。这种做法很有人情味和说服力:其一,五子拥着母亲到洛水边,他们要以母爱的力量来感动对方。原始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过很长一段时间是母系氏族社会,当时虽然是已经转向了父系社会,但母系的余威犹在。尤其是父亲已经亡故的情况下,母亲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其二,五子以他们的祖父大禹为榜样来劝导,借助榜样的力量。其三,以动听的吟歌形式叙述大禹的教导来规劝。五个弟弟每人唱了一首劝诫他的歌曲,目的是使国家复兴。对这段历史虽有不同说法,但后世学人多以此来解释《五子之歌》。唐人同谷子据典故也曾改编过《五子之歌》,其宗旨在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五子之歌》的大意如下:(www.daowen.com)

一是大禹说过,老百姓可以亲近,而不可轻视。民众为国家之本,本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二是大禹说过,不要贪图女色,打猎玩乐,嗜酒,居华屋豪宅。只要有此一项,就会导致亡国。

三是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

四是大禹为后世楷模,制定公布了法典,因为太康废弃了法典,导致宗庙祭祀灭绝。

五是我们被后羿逼到洛河对岸,没有归宿,叹息不谨慎的行道而落此地步,真是追悔莫及。

据说太康受到感动,回心转意了。但他悔之晚矣,夷族首领后羿已进入夏王朝的统治中心,拉开了长达四十年的“后羿代夏”历史剧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