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天津工艺美术之津沽绘事

天津工艺美术之津沽绘事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章用秀从民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民族工业逐步进入发展阶段。民国时期,天津地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1937年前后,天津地毯出口占天津海关出口货物数额的第二位。除地毯外,民国初期天津的抽纱等工艺也在中国工艺美术上占有重要地位。1937年七七事变后, 由于政局不稳,社会不安定,民众生活水准降低,特别是日寇对文化艺术的挤压和排斥,天津一些工艺美术产品因此出现了衰败的景象。

天津工艺美术之津沽绘事

章用秀

民国建立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民族工业逐步进入发展阶段。为了推动民族工业,北洋政府多次在天津组织包括新工艺品类的工业观摩会,提倡国货、使用国货,“就各物产之所宜,提倡家庭工艺”。直隶工艺总局又创办实习工场,工场内设有售品处、陈列馆,分为织布、染色、烧瓷、图绘、刺绣、木工等科,招收官费、 自费工徒实地练习,制成的产品则在陈列馆或直隶总局所属的考工厂内出售。

1916年,直隶女子师范学校特设女子家政艺术学院。后来女子师范学校专设国文、家政两系,均以艺术学为副系,培养出中国最早一批女子工艺人才。1918年和1930年天津先后建立博物院和美术馆。博物院“所征集的物品,天然、历史两部总共约四千多种”,其中也包括编织、丝绸之类的艺术品,供民众观览。美术馆开设培训班,举办艺术讲座。观摩、倡导及创建新型教育文博事业的一系列举措对民族工商业,特别是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世纪上半时,是天津地毯工艺水平大幅度提升的时期。当时,天津地毯图案有五种,京式、美术、彩花、素凸、东方,各有风格和色调。地毯的毛线都是用国产弹性强、拉力大的羊毛纺织而成,颜色有300多种。最初地毯图案是仿画各种艺术品或生活实物,后来逐渐发展为由专门设计人员搜集图案资料。天津地毯工艺有一项重大创新叫“片活”。片活是由剪活逐渐改进、研究成功的。经过剪片的地毯,毯面上的花卉栩栩如生,给人以立体感。这种片毯工艺在别的国家是没有的,所以天津地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1930年以后,天津地毯在工艺上不断提高改进,花叶由花瓣改为深浅润色,树干和花梗也用深浅润色方法编织,更提高了天津地毯的艺术性。民国时期,天津地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1937年前后,天津地毯出口占天津海关出口货物数额的第二位。(www.daowen.com)

除地毯外,民国初期天津的抽纱等工艺也在中国工艺美术上占有重要地位。抽纱是刺绣的一种,亦称“花边”,相传起源于意大利、法国和葡萄牙等国,约在光绪十一年(1885),传入中国沿海口岸城市及附近乡村,到1912年在中国已有较大发展。天津的抽纱刺绣工艺是20世纪初由山东传入的,民国时形成了以女工家庭抽纱刺绣为特点的手工生产。抽纱刺绣是用细纱编结,或用亚麻或棉布等材料,根据图案设计将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抽出,然后加以连缀,形成透空的装饰花纹,或运用雕绣和挑补花等,制成台布、窗帘、盘垫、手帕、椅靠和服饰等日用品。

1937年七七事变后, 由于政局不稳,社会不安定,民众生活水准降低,特别是日寇对文化艺术的挤压和排斥,天津一些工艺美术产品因此出现了衰败的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