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贺州瑶族饮食特色-贺州瑶族

贺州瑶族饮食特色-贺州瑶族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瑶族主食以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饮食加工工艺流程简单。富川县瑶区因为靠近湖南,湘味较浓,饮食偏咸偏辣。其它接近广东的地方,如八步、平桂、钟山、昭平等县区瑶族,粤味较浓,口味清淡,饮食偏淡偏鲜。历史上,土瑶地区粮食严重缺乏,每天只吃三餐粥。糍粑是瑶族逢年过节时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在糕中包入馅料,糕外包上竹叶再入锅蒸熟方可食用。贺州瑶族餐饮中以打油茶最具特色。

贺州瑶族饮食特色-贺州瑶族

瑶族主食玉米大米红薯等为主。菜肴果蔬以山地出产的食材为原料,如黄豆、南瓜、佛手瓜、白菜和家禽家畜等。饮食加工工艺流程简单。富川县瑶区因为靠近湖南,湘味较浓,饮食偏咸偏辣。其它接近广东的地方,如八步、平桂、钟山、昭平等县区瑶族,粤味较浓,口味清淡,饮食偏淡偏鲜。

(一)杂粮粥。历史上,土瑶地区粮食严重缺乏,每天只吃三餐粥。粥里除少量大米外,多须掺和玉米、木薯、红薯、小米和芋头等杂粮。但随着经济发展,土瑶杂粮粥却因为营养丰富变成为一道养生食品。

富川县朝东镇石林村瑶家晾晒玉米

(二)打糍粑。糍粑是瑶族逢年过节时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糍粑制作非常辛苦,将煮熟的糯米放在木臼中用杵反复夯打,直到饭粒成糕。在糕中包入馅料,糕外包上竹叶再入锅蒸熟方可食用。糍粑有甜、咸两种味道,甜糍馅料是糖、花生和芝麻;咸糍馅料是花生沫肉碎。

(三)吃饭留种。土瑶每餐都不会把锅里的饭吃完,而要留下少许与下一餐的米粒同煮,称为“吃饭留种”。其它支系瑶族一般将大年三十的晚饭留一些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一食用,认为这样做可以粮食丰收,年年有余。

(四)打油茶贺州瑶族餐饮中以打油茶最具特色。油茶是用茶叶与油、盐、香料煮制出来的一种汤料,在钟山、富川两县瑶区特别流行。民谚有“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的说法。油茶也是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贵客临门,都要奉上油茶款待。(www.daowen.com)

富川油茶的制作方式是:茶叶用油炒后再加水煮成“油茶汤”,用容器盛好。家中常年配备米花、花生等物。米花是把糯米蒸熟晾干后放进热锅中炒成的。食用时,围坐火塘,在碗里盛上油茶水,再根据各人口味自助放入葱花、香菜、米花、花生、黄豆等调味品。

钟山油茶的制作方式与富川弱有不同。当地人称煮油茶为“打油茶”。打油茶用的工具是一个特制加厚且带把的小铁锅、一节油茶树做成的木槌、一个竹编的带柄漏斗。先把茶叶放入锅中煮沸,倒出来用清水洗一遍,去除涩味。再将洗净的茶叶放入锅中加入生姜、蒜米干炒,且用木槌轻轻捶打,使茶叶与姜、蒜等香料充分融合。到锅底出现一层茶胶时,放入猪油,再用木槌搓捻茶叶。然后倒入开水,加盐,煮滚后,用漏斗过滤,即得油茶汤。茶渣可回锅继续捶打煮制,一锅茶一般打三道。第一道味弱苦涩,第二道味醇,第三道味清。食用时,亦加入葱、炒米、花生、油果子(一种油炸的米质糕点,形圆如果,味甜而脆)等配料调味。

打油茶的茶叶可以是干茶,也可以是生茶。用干茶叶打出的油茶,茶色醇厚,香味浓郁。用生茶打油茶,先得将茶叶焯煮、漂洗以去除苦、涩之味。生茶叶打出的油茶其色清纯,宛如翡翠。

钟山县两安乡瑶族喜欢以油茶泡饭当早餐,将冷饭泡入刚出锅的油茶中进食。油茶既是汤又是菜,再加上冷饭,就将饭、汤、菜全部备齐了。两安瑶民有“油茶泡饭,好过吃三”的民谚。

钟山县两安乡沙坪村瑶族打油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