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代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地学人才的理论探索

新时代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地学人才的理论探索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呼唤新型人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培养一大批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开拓创新的拔尖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新时代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地学人才的理论探索

1873年,李鸿章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提出,彼时中国面临“三千余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人地理视野、历史视野、文化价值、制度体系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剧烈冲击。同年,中国留学先驱容闳怀揣西学东渐、强盛祖国的梦想,几经努力,终于将第一批30名幼童送上从上海赴美留学的航船,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篇章,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今,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郑重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当今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个新时代的挑战远远超出了李鸿章所面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背景下,决胜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地球科学、保障资源供给、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既是民生,又是国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深入研讨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尤为必要: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要怎样培养人才。这些问题值得每一所高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人去思考。(www.daowen.com)

新时代呼唤新型人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培养一大批扎根中国大地、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开拓创新的拔尖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本篇以新时代、新思想为指引,遵循“既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在深入调研、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新征程对优秀人才特质的新要求,尤其结合新时代对地学人才的新期待,提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之“德”,兼具“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之“能”的“一德四能”优秀人才,是对当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的新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