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布局方式及示例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布局方式及示例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建筑空间组合方式主要有平面并联式、垂直串联式及混合式3种。这种组织方式占地面积大,适合基地面积充裕的工程。这种方式占地小,适合用地紧凑的区域。图3-1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费希尔图书馆的混合式布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费希尔图书馆建筑布局就采用了混合式布局。整体来说,费希尔图书馆采用了藏书空间和学习空间相对分离的楼层分布方式。西翼和东翼则主要是分布学习空间、实验室、饮食区域、馆员工作区域等。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布局方式及示例

在同一建筑平面上藏阅空间的布局主要是指藏书功能和阅览功能的空间区域划分,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空间序列及读者流线与图书馆各种流线的关系,设计出具有导向性、连贯性、便捷性的藏阅空间。

宋晓丹等根据藏书区域和阅览区域之间的不同位置关系,认为纸质文献藏阅空间的布局可以采用平行式、方格式、交叉式和放射式等几种形式,如图3-3所示。

图3-3 纸质文献藏阅空间的布局
(a) 平行式;(b) 方格式;(c) 交叉式;(d) 放射式

平行式的藏阅布局是指藏阅空间按照藏书和阅览两大功能划分为两个相邻近的、整体的功能模块。在平行式布局中,一方面,书架连续排列,按照索书号的指引,读者可以更高效地查找、获取图书;另一方面,动静分区、布局清晰,读者活动的路线与方向明确,取、还图书与阅览之间的干扰较少。平行式是最常见的藏阅布局形式,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节省空间、利用率高、功能区分明确。

方格式的藏阅布局是指在藏阅空间中将多个藏书模块和阅览模块进行相互间隔的交错式布局。方格式的布局缩短了馆藏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将藏、阅功能充分融合,并通过围合的布局形式增强了读者的领域感和私密性。方格式藏阅布局的不足之处在于结构不够紧凑,空间浪费较多,藏、阅模块的交错分布切断了书架的连续排列,对于读者获取馆藏稍有不便,交错布局也容易造成读者间的行为干扰。

交叉式的藏阅布局是指藏阅空间中的多个藏书模块和阅览模块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贯通。交叉式的藏阅布局能够实现馆藏与读者之间的最短路径,是读者获取馆藏资源最便捷的一种布局方式。但这种交叉、渗透的布局方式也使书架的排列略显凌乱,给读者查找馆藏资料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这种布局不适用于图书,而更适用于期刊、报纸等馆藏资源的空间组织。

放射式的藏阅布局是指以一种功能模块为中心,在其周围放射状地布置另一种功能的模块,从而形成向心或发散的空间效果。放射式布局形式大多存在于古代西方早期的开架阅览空间,其特点在于具有非常强的中心形式感和向心的领域感,并且节省空间,但必须配合特定的圆形空间而展开才更具实用性和空间美感[21][22]。(www.daowen.com)

也有学者将开架阅览室的布置总结为以下几种形式[23]

(1) 周边式。周边式即书架靠墙周边布置。这种方式书架布置较分散,读者查找书籍不便,工作人员归类安放书籍也较麻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读者穿行较多,干扰大。管理工作台宜靠近入口布置,工作人员视线不受遮挡。

(2) 成组布置。成组布置即书架垂直于外墙,隔成阅览小空间,与阅览桌成组布置。这种方式可存放较多书籍,也较安静,读者取书阅览方便。如果每组以三排书架相隔,则可减少乃至避免彼此的干扰,但管理人员视线有遮挡,故只常用于参考阅览室及专业期刊阅览室。

(3) 分区布置。分区布置即书架布置在阅览区的一端。这种方式是书刊集中,存放量大,一般用于参考阅览室或高等院校图书馆中的教师阅览室。

(4) 夹层布置。夹层布置即在阅览室内设置夹层,布置开架书架,在夹层的上下可布置开架书架,也可设置阅览区。这种方式是书刊集中,存放量大,使用方便。而且空间利用率高,室内空间丰富不会单一,宽敞的空间给读者带来心情上的愉悦放松,学习效率也会有所增加。如今在国外一些科技图书馆专业阅览室中,设置夹层很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