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传统美学思想在民族文化与设计创意中的借鉴

传统美学思想在民族文化与设计创意中的借鉴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当代设计的角度借鉴传统审美观念,要把握住中华传统美学发展的特点。传统工艺产品受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严格按照美学、原则等制作。西方美学所欣赏的是局部的美、残缺的美、个体的美,而中华传统美学则截然不同。中华传统美学是把整体性意识放在首要位置,讲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统一、合二为一的关系。传统美学思想在传统器物中形而下的表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灵感、启发。

传统美学思想在民族文化与设计创意中的借鉴

从当代设计的角度借鉴传统审美观念,要把握住中华传统美学发展的特点。在中国历史上,从孔孟老庄到汉魏的王充,再到清代王夫之,他们的著作中都体现了一定的蕴含着美学思想,体现出他们对待事物的审美观念。历史上许多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留下的许多宝贵的诗文理论、画作、书法理论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传统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例如在诗词、书画中可以找到古典园林、建筑艺术所追求的诗情画意的美、浑然天成的美。传统工艺产品受传统美学观念的影响,严格按照美学、原则等制作。此外,古人强调“技进乎道”,从技艺中追寻美的规律“道”,技艺的神化,进乎道,亦出乎道。传统美学中关于道与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都应该为当代设计师所把握。

西方文化一直是讲究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一分为二的关系,在审美观念中突出以个体为美,追求个性化、创新性、生动性。西方美学所欣赏的是局部的美、残缺的美、个体的美,而中华传统美学则截然不同。中华传统美学是把整体性意识放在首要位置,讲求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统一、合二为一的关系。譬如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中和为美”“情景合一”“知行合一”等都是整体性意识的表现。传统美学中的儒家美学讲究“以善为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把美与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探讨审美与政治、社会制度和人性道德的关系。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儒家美学在这里强调的是审美中的道德问题,所以孔子强调艺术要包含道德内容,以德为美。

充分了解传统美学的发展与特点,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美学思想。传统美学思想在传统器物中形而下的表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灵感、启发。从美学思想角度出发去审视当代的设计,对当代设计理论的发展与实践都是大有裨益的。

实例1 摩梭人火塘神图案,如图3-9所示:

(www.daowen.com)

图3-9 摩梭人火塘神图案

实例2 金沙太阳神鸟图,如图3-10所示:

图3-10 金沙太阳神鸟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