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别山抗战记忆-喜峰口激战,金振中率部勇敢剿匪

大别山抗战记忆-喜峰口激战,金振中率部勇敢剿匪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加紧向中国内地侵犯,金振中所在的29军奉命集结在北平以东待命。1933年年初,金振中率部驻扎在喜峰口。是年3月9日,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进攻喜峰口。与此同时,喜峰口以西直至下午5时激战仍在继续。当时宋哲元任北平卫戍司令,他于旧历年三十急命29军37师110旅派219团星夜赶到斋堂,以剿匪名义将这伙伪军彻底消灭。卢沟桥事变后,金振中腿伤痊愈,回归部队后,又担任一七九师六七三旅副旅长兼106团团长。

大别山抗战记忆-喜峰口激战,金振中率部勇敢剿匪

金振中因卢沟桥抗战而闻名,但金振中的战功却不仅仅是在卢沟桥。在金振中晚年的自述中,他记载了闻名中外的喜峰口战役和生擒汉奸宁雨时的战斗过程。

金振中1904年出生于固始县。幼年家境贫寒,曾在水果店当学徒。1924年冯玉祥将军在河南招兵,他被冯玉祥的传奇经历所吸引,于是投身军营。在做过短暂的书记兵之后,又进入冯玉祥所办的西北边防陆军干部学校就读,1926年毕业后编入第二混成旅四团二营六连当班长。他把在军校里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战中,英勇作战,屡立战功,不到3年便被提拔为少校团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加紧向中国内地侵犯,金振中所在的29军奉命集结在北平以东待命。不到一个月,热河失陷,29军又奉命阻击由热河进犯的日军。1933年年初,金振中率部驻扎在喜峰口。是年3月9日,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进攻喜峰口。金振中身先士卒,率领大刀队与日军展开两个多小时的肉搏战,终于抢占了烟筒山。

与此同时,喜峰口以西直至下午5时激战仍在继续。到黄昏时双方仍处于对峙状态。时至半夜,109旅旅长赵登禹亲率3个团的兵力,迂回到日军背后,乘敌酣睡之机,挥舞大刀向日军猛砍,当即杀死400多人,击伤日军800多人,缴获枪支千余支,大炮18门,逼迫日军后撤40华里,狠狠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当年,上海青年作曲家麦新取材于29军大刀队感人的杀敌故事,为电影《塞上风云》作曲,创作了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这首歌曲风靡华夏大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必胜信心。

1936年春,日本侵略者与汉奸勾结,任命宁雨时为司令,率领三千伪军窜到北平西80华里的东、西斋堂成立了冀西防共自治政府。当时宋哲元任北平卫戍司令,他于旧历年三十急命29军37师110旅派219团星夜赶到斋堂,以剿匪名义将这伙伪军彻底消灭。(www.daowen.com)

时任219团团长的吉文星立即下令,由金振中所率的三营为先遣营奔赴斋堂。当天夜里,敌人被三营战士包围在住室。有的敌人还在酣睡,就被生擒了。经过3个小时的战斗,终于完成了消灭这伙伪军的任务。这次战斗,共计俘虏伪军官兵1600余人,内有汉奸司令宁雨时和4个日本军官,共缴获迫击炮13门、电话机15部、无线电台1台、骡150匹以及各种手炮、步枪900余支。正月初三,全师召开庆功大会。师长冯治安把金振中列为功劳最大的人,记大功一次,并授予特等奖。

卢沟桥事变后,金振中腿伤痊愈,回归部队后,又担任一七九师六七三旅副旅长兼106团团长。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他率部固守汉口东大界岭一带,与日寇厮杀3个月,其中肉搏战近百次。

1984年,金振中病情日益严重,他在病床上写下了遗言:“我一生光明磊落,没做有害人民之事,‘七七’抗战滴水微绩已受人民的爱戴,我惭愧不已,望死后由党和人民给予公正合理之结论;遗体火化,丧事从简,愿骨灰撒在卢沟桥畔,与老领导何基沣在一起。”1985年3月,金振中与世长辞。同年8月14日,金振中的骨灰被放在他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卢沟桥由西向东的第六个桥涵下的芳草中。2006年,一些民众自发捐资为金振中刻大理石碑以寄托哀思。2008年,金天愚按照有关安排将父亲的灵柩移放到“卢沟晓月”石碑咫尺之遥的苍松翠柏之中。

金天愚说,父亲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卢沟桥抗战。他常说自己一生没有仇人,唯一的仇人就是侵华日军。生活中关于卢沟桥的战事他很少提及。而父亲对他们的教育很简单,就是要做到肩上无债、身上无病、良心无愧。为了纪念父亲,他在家乡(河南省固始县)为父亲设了墓地,每逢清明节有不少群众为父亲扫墓。

(特约记者:祝辉《信阳日报》记者:刘翔 高晶晶 方慧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