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宜昌初期建党活动:夷陵革命老区发展史

宜昌初期建党活动:夷陵革命老区发展史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5年秋,中共武汉地委派共产党员祖山竹到宜昌县开展党的创建活动。祖山竹到宜昌后,在湖北省第三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以教学为掩护,以学校为阵地,秘密从事党的创建活动。从此,宜昌县有了第一批共产党员。这些共产党员除一部分留在宜昌县工作以外,大部分赴鄂西各县和鄂中部分县开展建党活动,成为当地党的创始人和革命斗争的杰出领导者。

宜昌初期建党活动:夷陵革命老区发展史

党的四大之后,中共湖北省地方组织积极贯彻落实大会精神,选派党员骨干赴各地开展建党活动,以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

1925年秋,中共武汉地委派共产党员祖山竹到宜昌县开展党的创建活动。祖山竹到宜昌后,在湖北省第三师范学校(简称宜昌三师)任国文教师,以教学为掩护,以学校为阵地,秘密从事党的创建活动。

祖山竹在宜昌三师任教时,通过讲社会上贫富不均的故事,启发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祖山竹与学生们谈心的时候,讲述人生道理、中国历史世界革命,从社会现象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研究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从本质上找答案,从而认识到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通过祖山竹扎实稳妥地积极工作,培养了一批思想进步、踏实可靠的积极分子,先后发展黄大桢、刘子泉、黄大鹏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宜昌县有了第一批共产党员。

1926年春,祖山竹调离了宜昌三师,他在该校培养的红色种子开始生根发芽。黄大桢等早期共产党员在宜昌三师、彝陵中学、宜昌四中继续发展党员。1926年上半年先后发展十多名共产党员。到这一年学校放暑假时,宜昌县的党员已经发展到20多名。(www.daowen.com)

这些共产党员和一些进步学生,深夜还在阅读进步书刊、传抄学习资料,并经常深入街巷张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打倒军阀吴佩孚”等大幅标语,号召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上学期的一个星期天,宜昌三师学生刘杰等人路过天主教堂前,见两个英国水兵坐黄包车不给车钱,并毒打拉车的车夫,刘杰与水兵对打,刘的另一同学跑回学校邀集100多名学生包围天主教堂,神父见势不妙,被迫向车夫道歉并赔偿医药费。

1926年11月,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在武昌举办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宜昌三师、彝陵中学和社会青年中的国民党员绝大多数都考入该校学习。在学习期间,黄大桢介绍宜昌籍学员易吉光、王均予等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25年秋到1927年1月,宜昌县共发展共产党员30人。这些共产党员除一部分留在宜昌县工作以外,大部分赴鄂西各县和鄂中部分县开展建党活动,成为当地党的创始人和革命斗争的杰出领导者。因此,人们称宜昌三师为鄂西革命摇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