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皇帝在洛阳南宫安排宴席-《白话汉书》高帝纪下

高皇帝在洛阳南宫安排宴席-《白话汉书》高帝纪下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皇帝在洛阳南宫安排宴席。

高皇帝在洛阳南宫安排宴席-《白话汉书》高帝纪下

五年冬季十月,汉王追击项羽到阳夏南,停止进军,与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约定会合后攻打楚军。到固陵,韩信、彭越没有来会师。楚军攻打汉军,大败汉军;汉王又收兵进入营垒,挖掘深沟防守。汉王对张良说:“诸侯不顺从我们,怎么办?”张良回答说:“楚军就要被击败,诸侯们不能分得土地,他们不来本来就是应该的。君王能与他们共有天下,那就立刻能让他们来会师。齐王韩信被立为王,不是君王您的本意,韩信也自认为王位不稳固。彭越本来平定梁地,当初,君王因为魏豹的缘故,拜彭越为相国。现在魏豹死了,彭越也想做魏王,但君王您没有早日决定。现在能取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都给彭越,封他为王,从陈县以东到滨海地区赐予齐王韩信,韩信的老家在楚国,他本意想再得到故乡的土地。能够放弃这些土地许给这两人,让他们各自为战,那楚军就容易打败了。”于是汉王派遣使者出使韩信、彭越。使臣一到,韩信、彭越都领兵来了。

十一月,刘贾进入楚地,围困寿春。汉王也派人诱降楚国大司马周殷。周殷背叛楚国,用舒地的军队血洗了六县,率领全部九江军去迎接英布,并沿路屠杀城父县,随刘贾都来会师。

十二月,汉军在垓下包围了项羽。项羽在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在唱楚歌,知道汉王已经得到全部楚地。项羽与几百名骑兵逃走,因此楚军大败。灌婴追击项羽,在东城杀了他。楚地全部平定,只有鲁地还没有攻克。汉王率领天下的军队打算血洗鲁城,因为鲁是遵守礼节道义的国家,于是就拿着项羽的头颅给鲁地的父老们观看,鲁国就投降了。当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等到项羽死后,鲁人又为他坚守城池,所以以鲁公的身份把项羽葬在谷城。汉王为他发丧,哭着吊唁后离去。封项伯等四人为列侯,赐刘姓。被掳掠在楚地的各地百姓都放他们返回故乡。汉王回到定陶,骑马进入齐王韩信的营垒,夺取了他的军权。当初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敖之前已经死去,他的儿子共尉接续为王,不肯投降。汉王派遣卢绾、刘贾攻打并俘虏了共尉。

春季正月,汉王追尊兄长刘伯为武哀侯。下令说:“楚地已经平定,义帝没有后人,想要安慰抚恤楚国民众,就要确定一位君主。齐王韩信熟习楚地的风俗,改立他为楚王,管辖淮北地区,定都下邳。魏国的相国建城侯彭越为魏国民众辛勤劳苦,关爱亲近士卒,时常凭借少数士兵去攻打人数众多的敌军,屡次打败楚军,让他在魏国的故地称王,号梁王,定都定陶。”又说:“士兵八年不得休息,万民苦难深重,现在天下的战事已经结束,赦免天下死刑以下的罪人。”

此时诸侯上疏说:“楚王韩信、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原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冒死再拜,向大王陛下上书:以前,秦朝暴虐无道,天下人起来诛杀它。大王首先擒获秦王,平定关中,对于天下来说功劳最多。保存灭亡的国家,安定危险的局面,援救失败的军队,继承断绝的祭祀,从而安定万民,功德深厚。又施加恩惠给有功劳的诸侯王,使他们得以建立社稷。封地已经划定,而您的位号与诸侯王相同,没有上下区别,那大王的卓著功德,就无法在后世宣扬。我们冒死再拜,请您上皇帝尊号。”汉王说:“寡人听说帝是贤者才有的称号,只有虚名而没有实际,我不能领受。现在诸侯王都推崇寡人,将怎么处理呢?”诸侯王都说:“大王出身卑微,诛灭暴乱的秦国,威势震动海内。又凭借偏僻的领地,从汉中推行威势恩德,诛杀不义的人,封立有功的人,平定海内,功臣都有封地食邑,您自己不私占土地。大王的仁德施加四海,诸侯王不能与您相比,处在帝位非常合适,希望大王能满足天下人的愿望。”汉王说:“诸侯王都认为这样有利于天下百姓,那就可以了。”于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卢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恭谨地选择吉日二月甲午日,上尊号。汉王在汜水北面登上皇帝位。尊王后为皇后,太子为皇太子,追尊先母为昭灵夫人。

高帝下诏说:“原衡山王吴芮与他的两个儿子,他兄长的一个儿子,跟着百粤的军队,帮助诸侯,诛灭暴秦,有大功劳,诸侯立他为王。项羽侵夺他的土地,称他为番君。现在把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封给他,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又说:“原粤王亡诸世代祭祀粤人的祖先,秦国侵夺他的土地,使他的社稷不能受到祭祀。诸侯讨伐秦国,亡诸亲自率领闽中地区的军队来帮助诛灭秦国,项羽废弃他,没有立他为王。现在封他为闽粤王,管辖闽中地区,不要失去旧职。”

高皇帝于是向西定都洛阳。夏季五月,士兵们都脱下铠甲回到老家。高帝下诏说:“诸侯子弟在关中的,免除十二年的赋税,回到原籍的免除六年的赋税。以前有的百姓聚集在山泽中自保,没有列入户籍,现在天下已经平定,让他们各自回到原县,恢复原来的爵位和田地房屋,官吏按照法律条文来教谕、训导他们,不要鞭笞侮辱他们。百姓因为饥饿而自卖给别人做奴婢的,都免除身份成为平民。军官士卒遇到大赦,没有犯罪而没有爵位及有爵位但不到大夫爵的,都赐大夫爵位。原有大夫以上爵位的,各赐一级爵位。其中七大夫以上爵位的,都让他们获得食邑;不是七大夫以下爵位的,都免除他本人及家庭的赋税,不服徭役。”又说:“七大夫、公乘以上,都是高等的爵位。诸侯子弟及从军回乡的人中,有很多高级爵位的,我屡次昭示官吏先给予他们田宅,他们对官吏提出的正当要求,要及时办理。有的高等爵位可以算是君主了,是天子所尊敬礼遇的,长时间站在官吏面前,竟然不给解决,这是没有道理的。往日秦国百姓爵位在公大夫以上的,与县令、县丞平等相待。现在我对于爵位并不轻视,为什么官吏敢这样做!况且法律规定按照功劳授予田宅,现在小官吏不曾从军的大多被授予了满额的田宅,而有功的人反而得不到,背弃公理而谋取私利,郡守、郡尉等官吏教导得非常不好。命令官吏们好好对待高等爵位的人,让我满意。而且要检查访问,有不按照我的诏令行事的,从重处理。”

高皇帝在洛阳南宫安排宴席。皇上说:“通侯和各位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要讲实情。我之所以拥有天下是什么原因?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是什么原因?”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表面看来轻视而不尊重别人,项羽却仁爱而尊敬别人。但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占领土地,所招降攻克的,都给予有功的人,与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项羽妒忌贤能,残害有功的人,怀疑贤德的人,战胜后不给别人功劳,得到土地而不给别人好处,这就是他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皇上说:“您只知其中这一点,却不知道第二点。在帐篷中运算筹划,能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抚慰百姓,供给粮饷,不使粮道断绝,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交战就必定胜利,攻伐就必定夺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之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是他之所以被我擒获的原因。”群臣都心悦诚服。

当初,田横归附彭越。项羽已经被灭,田横害怕被诛杀,与宾客逃到海中。皇上担心时间久了他们成为祸患,就派遣使者去赦免田横,说:“田横回来,大的首领称王,小的首领封侯;不回来,就要发兵去诛灭。”田横害怕,就乘坐传车前往洛阳,在不到洛阳三十里的地方自杀了。皇上赞赏他的气节,为他流下眼泪,征发两千士兵,按照王礼安葬他。

守边士兵娄敬求见,向皇上劝说:“陛下取得天下与周朝不同,却定都洛阳,不太合适,不如进入关中,占据秦国的险要之地。”皇上去询问张良,张良趁机劝说皇上。当天,皇上的车驾向西定都长安。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刘姓。六月壬辰日,大赦天下。

秋季七月,燕王臧荼反叛,皇上亲自率军征讨。九月,俘虏了臧荼。下诏各诸侯王推举有功的人立为燕王。楚王韩信等十人都说:“太尉长安侯卢绾功劳最多,请立他为燕王。”皇上派丞相樊哙率军平定代地。

利几反叛,皇上亲自领兵击败他。利几,是项羽的部将。项羽失败时,利几为陈县县令,投降后,皇上封他为颍川侯。皇上到洛阳,按照通侯名册召见他,但利几心里害怕,就反叛了。

闰九月,迁诸侯子弟到关中。修建长乐宫。

六年冬季十月,命令天下各县邑筑城。

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皇上询问左右近臣的意见,左右近臣都争相要去攻打韩信。皇上采用陈平的计策,假装去云梦巡游。十二月,在陈县聚集诸侯,楚王韩信迎接拜见,皇上就趁机捆绑了他。下诏说:“天下已经安定,有功劳的豪杰被封侯,因为皇帝新立,还不能完全把有功劳的人都算清楚。在军中待了九年,有的还不熟悉法令,有的因为这个缘故犯了法,严重的被处以死刑,我非常怜悯他们。所以大赦天下。”田肯祝贺皇上说:“太好了,陛下您抓了韩信,又定都关中。秦国,是地形有利的国家,黄河关山为险阻,与诸侯国相隔千里,上百万的军队来攻打,秦国只需要两万兵士就能阻挡。秦国地势便利,要出兵去攻打诸侯,就像处在高屋上用瓶子倒水那么容易。齐地,东边有琅邪、即墨那样富饶的地方,南边有泰山那样险固的地形,西边有黄河作为阻断,北边有勃海的有利条件,土地方圆两千里,上百万的军队来攻打,却被阻隔在千里之外,齐国只要二十万兵士就能抵挡,这是东西两个秦国啊。不是至亲子弟,不可让他做齐王。”皇上说:“好。”赐给田肯五百斤黄金。皇上回到洛阳,赦免了韩信,封他为淮阴侯。

甲申日,开始剖符分封功臣曹参等人为通侯。下诏说:“齐地,古代就建立了国家,现在改为郡县,应该恢复为封国封给诸侯。将军刘贾屡次立下大功,可以选择他这样宽和待人、行为高洁的人,管辖齐、楚地区。”春季正月丙午日,韩王韩信等人上奏请求把原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个县封给刘贾,让他做荆王;把砀郡、薛郡、郯郡三十六个县封给皇上的弟弟文信君刘交,让他为楚王。壬子日,把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个县封给皇上的兄长宜信侯刘喜,让他为代王;把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郡七十三个县封给皇上的长子刘肥,让他为齐王;把太原郡三十一个县划为韩国,迁韩王韩信到晋阳定都。

皇上已经封了大功臣二十多个,其余的人互相争抢功劳,不能实行封赏。皇上住在南宫,从复道上看见各位将领常常相对私语,就去询问张良。张良说:“陛下与这些人共同取得天下,现在您已经成为天子,但分封的都是老朋友和喜爱的人,杀的都是平生的仇人。现在军官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足以遍封功臣,担心因为过失而被诛杀,所以互相聚集在一起准备谋反罢了。”皇上说:“那该怎么办?”张良说:“选皇上您向来不喜欢的,估计群臣都知道最严重的一个人,先封赏他给群臣看。”三月,皇上安排酒宴,封赏雍齿,并趁机催促丞相赶紧确定功劳推行赏赐。酒宴结束,群臣都很高兴,说:“雍齿尚且被封侯了,我们这些人就没有忧患了!”

皇上回到栎阳,五天拜见一次太公。太公家令劝说太公道:“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君王。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他是君主;太公您虽然是他的父亲,但也是臣子。怎么能让君主拜见臣子呢!像这样,皇帝的权威就不能施行了。”后来皇帝来拜见太公,太公就亲自拿着扫帚清扫道路,在门口迎接后退而行。皇上非常吃惊,下车搀扶太公。太公说:“皇帝,是君主,怎么能因为我乱了天下的法度!”于是皇上内心赞赏家令的话,赐给他黄金五百斤。夏季五月丙午日,下诏说:“最亲近的人,没有比父子更亲的,所以父亲拥有天下就传给儿子,儿子拥有天下就把尊号赐给父亲,这是人伦的道理。以前天下大乱,战争到处发生,万民都痛苦遭殃,我亲自穿着铠甲、拿着武器,率领士卒,冒着危难,平定暴乱,封立诸侯,停止战争,让百姓休息,使天下太平,这都是太公的教导。各诸侯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经尊奉我为皇帝,但太公没有称号,现在上尊太公为太上皇。”

秋季九月,匈奴在马邑围困韩王韩信,韩信投降匈奴。

七年冬季十月,皇上亲自率军到铜鞮攻打韩王韩信,斩杀了他的将领。韩信逃往匈奴,他的将领曼丘臣、王黄共同拥立原来赵国的后人赵利为王,收编韩信的散兵,与匈奴一同抵挡汉军。皇上从晋阳连续作战,乘胜追击败军,直到楼烦,赶上大寒天气,被冻掉手指的士兵有十分之二三。于是就到平城,被匈奴所围困,七日,采用陈平的秘计得以逃出。派樊哙留下平定代地。

十二月,皇上返回经过赵国,没有礼遇赵王。同月,匈奴攻打代地,代王刘喜放弃代国,自己回到洛阳,皇上赦免他,降为合阳侯。辛卯日,立儿子如意为代王。

高祖八年春季,命令郎中凡是犯了耐罪以上的,要先请示。百姓生了孩子,免除两年徭役。

二月,高皇帝到了长安。萧何修建未央宫,建了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皇上看到宫殿壮丽,非常愤怒,对萧何说:“天下动乱,百姓劳苦多年,成败还不能知晓,为何修建这样奢侈的宫室!”萧何说:“天下还没有安定,所以能够趁机修建宫室。况且天子把四海当作家,宫殿不壮丽就不能加重威势,同时昭示后世不要再扩建了。”皇上很高兴。从栎阳迁都长安。设立宗正官来为九族编写族谱。夏季四月,皇帝出行到洛阳。

八年冬季,皇上向东在东垣攻打韩王韩信的余孽。回来经过赵国,赵国宰相贯高等人因为皇上不礼遇赵王而感到耻辱,就暗中谋划想要弑杀皇上。皇上想在赵地留宿,心跳个不停,就问:“这个县叫什么名字?”有人回答说:“叫柏人。”皇上说:“柏人,就是受人迫害。”于是离开那里不再留宿。

十一月,皇上下令为从军而死的士兵,准备小棺送回原县,县令提供衣衾棺材等丧葬用品,用少牢祭祀,县中官员要参加葬礼。十二月,从东垣返回京师

春季三月,高皇帝去往洛阳。命令从军到平城及守卫城邑的人都免除终身徭役。爵位没有达到公乘以上的不能戴刘氏冠。商人不能穿锦绣、罗绮、绉纱、细葛、苎麻、羊毛做成的衣服,不能手持兵器,不能乘车骑马。秋季八月,官吏有罪而没有发觉的,赦免罪过。九月,从洛阳返回京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都跟随在后。

九年冬季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在未央宫朝拜高皇帝。在前殿安排酒宴。皇上手持玉卮为太上皇贺寿,说:“当初大人您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能整治家业,不如刘仲勤快。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比,谁更多?”殿上群臣都高呼万岁,欢乐大笑。

十一月,迁齐、楚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到关中,分给他们良田宅院。十二月,前往洛阳。

贯高等人谋逆的事情被发觉,皇上下令逮捕贯高等人,一并把赵王张敖抓捕下狱。下诏说敢有跟随赵王的,诛灭三族。郎中田叔、孟舒等十人自己剃发钳颈作为赵王家奴,跟随赵王进入狱中。赵王确实不知道贯高等人的阴谋。春季正月,皇上废赵王张敖为宣平侯。迁代王如意为赵王,管辖赵国。丙寅日,以前有罪的除了死刑都赦免。

二月,高皇帝从洛阳回到京师。认为赵国的臣子田叔、孟舒等十人贤德,就召见并与他们谈话,发现汉朝廷上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很高兴,把他们全部拜为郡守、诸侯的宰相。

夏季六月末乙未日,出现日食。

十年冬季十月,淮南王、燕王、荆王、梁王、楚王、齐王、长沙王来朝见高皇帝。

夏季五月,太上皇后去世。秋季七月癸卯日,太上皇去世,葬在万年县。赦免栎阳死罪以下的囚犯。八月,皇帝命令诸侯王在都城都要设立太上皇庙。

九月,代国宰相陈豨谋反。皇上说:“陈豨曾经做过我的使者,非常有信用。代地是我重视的地方,所以封陈豨为列侯,以宰相的身份守卫代地,现在竟然与王黄等人在代地作乱!官民没有罪过,能离开陈豨、王黄而来归顺的,都赦免。”皇上亲自东征,到达邯郸。皇上高兴地说:“陈豨没有在南边据守邯郸而阻断漳水,我就知道他没有能耐了。”赵国的宰相周昌上奏说常山二十五个城丢了二十个,请求诛杀郡守与郡尉。皇上说:“郡守、郡尉谋反了吗?”周昌回答说:“没有。”皇上说:“这是他们兵力不足,没有罪过。”皇上让周昌挑选赵国可以作为将领的壮士,周昌回复后皇上召见了这四人。皇上轻慢地骂道:“小子们能做将领吗!”四人感到惭愧,都趴在地上。皇上封给他们各一千户,让他们为将。左右近臣劝谏说:“跟随您进入蜀汉、讨伐楚国的将领,还没有封赏完,现在封这些人,他们有什么功劳?”皇上说:“这不是你们所能知道的。陈豨谋反,赵地、代地都被陈豨占据。我用羽檄征集天下兵马,却没有到来的,现在估计只有邯郸城中的士兵罢了。我为何要吝惜四千户,不用来抚慰赵国的子弟呢!”左右近臣都说:“好。”皇上又问:“乐毅有后人吗?”找到了他的孙子乐叔,封在乐乡,号华成君。询问陈豨的将领情况,都是以前的商人。皇上说:“我知道采取什么方法对付他了。”于是拿出很多金子来收买陈豨的将领,陈豨的将领大多投降了。

十一年冬季,皇上在邯郸。陈豨的将领侯敞率领一万多人迂回作战,王黄率领一千多骑兵驻扎在曲逆,张春率领一万多士兵渡过黄河去攻打聊城。汉军将领郭蒙与齐国将领一同出击,大败他们。太尉周勃从太原进入并平定了代地,到达马邑,马邑不肯投降,就强行攻破。陈豨的将领赵利防守东垣,高祖攻打却没有攻克。赵利的士兵大骂,皇上很生气。东垣城投降,谩骂的士兵都被斩杀。各县坚守而不投降反叛者的,免除三年租税。

春季正月,淮阴侯韩信在长安谋反,三族被灭。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韩王韩信。

皇上回到洛阳。下诏说:“代地处在常山北面,与夷狄相邻,赵国边境从常山南部开始,距离代地较远,时常有胡人侵犯,难以保全国家。稍微割取常山南部太原的土地增加给代地,代国的云中以西地区设立云中郡,那代国受到边境贼寇的侵扰就更加少了。从王、相国、通侯、二千石官吏中选择一个可以立为代王的人。”燕王卢绾、相国萧何等三十三人都说:“皇子刘恒贤德聪明、温和善良,请立他为代王,定都晋阳。”大赦天下。

二月,高皇帝下诏说:“我很想减少赋税。现在进献赋税没有章程,有的官吏多收赋税来进献,诸侯王征收得尤其多,百姓很痛苦。命令诸侯王、通侯每逢十月进献赋税,至于各郡按照人口数为标准,每人每年缴纳六十三钱,来提供赋税。”又说:“时常听说称王的没有超过周文王的,称霸的没有超过齐桓公的,都是依靠贤人辅佐而成就名声的。现在天下的贤人有智谋才能,哪里只是古人才有智谋啊?问题在于君主不去结交贤人,贤士有什么道路可以进见!现在我因为上天的神灵、贤士大夫的帮助而平定天下,统一国家,想要长久,世代供奉宗庙而不断绝。贤人已经与我共同平定天下了,却不和我共同安享利益,可以吗?贤士大夫中有肯跟着我出行的,我能让他尊贵显要。公告天下,使他们明白知晓我的意思。御史大夫周昌下达诏命给相国,相国酂侯萧何下达诏命给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诏命给郡守,如果符合贤明道德的人,一定要亲自去劝勉,为他驾车,送到相国府,注明品行、仪表、年龄。有贤人却不上报,被发觉,就罢免官职。年老有重病的,就不要派送了。”

三月,梁王彭越谋反,三族被诛灭。下诏说:“选择可以为梁王、淮阳王的人。”燕王卢绾、相国萧何等人请求立皇子刘恢为梁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废除东郡,一部分划入梁国封地;废除颍川郡,一部分划入淮阳国。

夏季四月,皇帝从洛阳回到京师。命令迁到关中的丰人都免除终身徭役。

五月,下诏说:“粤人的习俗,喜好互相攻击,以前秦国迁中原的百姓到南方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让他们与百粤人混杂居住。正赶上天下诛灭秦国,南海郡尉赵它长久住在南方治理,很有章法条理,中原过去的人因此没有减少,粤人互相攻击的习俗也遏止了,这都依赖赵它的力量。现在立赵它为南粤王。”派陆贾去授予印玺、绶带。赵它叩头称臣。

六月,命令跟随皇帝进入蜀、汉、关中的士兵都免除终身徭役。

秋季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皇上询问各位将领意见,滕公说原来楚国的令尹薛公有计谋。皇上召见,薛公说了英布的形势,皇上认为他说得很好,封给薛公一千户。下诏诸侯王、相国选择可以立为淮南王的人,群臣请求立皇子刘长为王。皇上于是就征发上郡、北地、陇西的车马,巴、蜀的预备兵及中尉的士兵三万人作为皇太子的卫士,驻军霸上。英布果然就像薛公所说的,向东攻打杀害荆王刘贾,胁迫刘贾的士兵,渡过淮河去攻打楚国,楚王刘交逃到薛地。皇上赦免天下死罪以下的囚犯,让他们都从军;征调诸侯的士兵,皇上亲自率领去攻打英布。

十二年冬季十月,皇上在会缶打败英布的军队。英布逃跑,皇上命令别将追杀。

皇上返回,经过沛县,停留下来,在沛宫安排酒宴,召见所有故人父老子弟来饮酒。征集沛中儿郎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酒喝得尽兴时,皇上击筑,自己唱道:“大风吹起啊云飞扬,威势加于海内啊回到故乡,哪里能得到猛士啊守卫四方!”让儿郎们都跟着习唱。皇上于是起来跳舞,慷慨悲伤,流下几行悲喜的老泪。对沛县的父兄说:“游子怀念故乡。我虽然定都关中,但死后我的魂魄还是思念沛县。而且我从沛公起兵诛杀暴逆的人,最终拥有天下,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百姓的徭役,世代不缴纳赋税。”沛县的父老、故人整日饮宴,高兴到极点,说着以前的事情来取笑。十多天后,皇上要离开,沛县的父兄坚持请求皇上留下。皇上说:“我们人太多了,父兄们负担不了。”于是就离开了。沛县全县都空了,人们都到城西进献礼物。皇上又停留下来,设帐宴饮了三天。沛县父兄都叩头说:“沛县有幸得到免除徭役的恩泽,丰邑没有得到,希望陛下哀怜。”皇上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特别不能忘记。我(不免除他们的徭役)只是因为他们曾为雍齿的缘故背叛我归附魏国。”沛县的父兄坚持请求,于是一同免除丰邑的徭役,与沛县相同。

汉的别将在洮水南北攻打英布的军队,都大败他们,在番阳追赶并斩杀了英布。

周勃平定代地,在当城斩杀陈豨。

皇帝下诏说:“吴国,是古代建立的国家。之前荆王兼有那里的土地,现在荆王死了没有后人。我想再立吴王,请商议可以任命的人。”长沙王吴臣等说:“沛侯刘濞稳重淳厚,请立他为吴王。”任命刘濞为吴王后,皇上召见刘濞,对他说:“你的相貌有谋反的样子。”于是抚摸刘濞的后背,说:“汉朝五十年以后东南有祸乱,难道是你吗?但是天下同姓的是一家人,你要谨慎,不要谋反。”刘濞叩头说:“不敢。”

十一月,皇上从淮南回来。经过鲁地,用太牢祭祀孔子。

十二月,下诏说:“秦皇帝、楚隐王陈胜、魏安釐王、齐愍王、赵悼襄王都断绝祭祀没有后人。给秦始皇帝安排守墓的二十家,为楚、魏、齐守墓的各十家,为赵及魏公子无忌守墓的各五家,让他们守卫陵墓,免除赋税,不参与徭役。”

陈豨的降将说陈豨谋反时燕王卢绾派人到陈豨那里暗中谋划。皇上派辟阳侯审食其去迎接卢绾,卢绾称病不来。审食其说卢绾有谋反的端倪。春季二月,皇上派樊哙、周勃率军攻打卢绾。下诏说:“燕王卢绾和我有交情,我怜爱他就像怜爱儿子一样,听说他与陈豨暗中谋划,我认为没有,所以派人去接卢绾。卢绾却称病不来,谋反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燕国的官民没有罪过,赐给六百石以上的官吏各一级爵位。与卢绾在一起的,离开他来归顺的,赦免罪过,也增加一级爵位。”诏令诸侯王商议可以立为燕王的人。长沙王吴臣等请求立皇子刘建为燕王。

下诏说:“南武侯织也是粤的后代,立为南海王。”

三月,下诏说:“我立为天子,称帝拥有天下,到现在十二年了。与天下的豪杰、贤大夫共同平定天下,共同安定百姓。有功的人最高的被封王,其次封为列侯,最下的封有食邑。而亲近的重臣,有的封为列侯,都让他们自由设置官吏,征收赋税,女子称为公主。封为列侯拥有食邑的,都佩带印玺,赏赐他们大的宅院。二千石一级的官吏,迁到长安,赐予小的宅院。跟随我进入蜀、汉平定三秦的,都世代免除赋税。我对于天下的贤士功臣,可以说没有辜负了。如果其中有不义的人背叛天子擅自起兵,就与天下人一同讨伐诛杀他。公告天下,使天下人明白知晓我的意思。”

皇上攻打英布时,被流矢射中,在半路上生病。病得很严重,吕后请良医来看。良医进去拜见,皇上询问病情。良医说:“这病可以医治。”于是皇上辱骂医生,说:“我从平民出身手拿三尺宝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天命吗?命在于上天,即使是扁鹊在世,又有什么用处!”于是不让他医治疾病,赐给他五十斤黄金,就斥退了他。吕后问道:“陛下您去世后,萧相国也就要死了,让谁代替他?”皇上说:“曹参可以。”吕后问曹参之后谁能继任,皇上说:“王陵可以,但是他略微有些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谋有余,但难以独自担任相国。周勃稳重淳厚、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吕后又问以后的继任者,皇上说:“这以后也不是我能知晓的了。”

卢绾与几千人在塞下等候观望,希望皇上病愈,亲自入京谢罪。夏季四月甲辰日,高皇帝在长乐宫驾崩。卢绾听说后,就逃往匈奴。

吕后与审食其谋划说:“各位将领原来与皇帝都是平民出身,后来面朝北方称臣,心中时常不满足,现在又侍奉少主,如果不把他们全部灭族,天下就不会安定。”因此不发丧。有人听到消息,就告诉了郦商。郦商拜见审食其说:“我听闻皇帝已经驾崩四天了,不发丧,想要诛杀各位将领。如果真的这样做,天下就危险了。陈平、灌婴率领十万士兵守卫荥阳,樊哙、周勃率领二十万士兵平定燕、代,这些人听说皇帝驾崩,而各位将领都被诛杀,必定会联合军队回乡,来攻打关中。大臣在内反叛,各位将领在外谋反,不需要踮起脚尖等待,马上就会灭亡了。”审食其进宫劝说吕后,于是在丁未日发丧,大赦天下。

五月丙寅日,高皇帝葬在长陵。下葬后,皇太子与群臣都回到太上皇庙。群臣说:“皇帝出身卑微,整治乱世回到正道,平定天下,成为汉朝太祖,功劳最高。”奉上尊号为高皇帝。

当初,高祖不修习文学,但性情明白畅达,喜好计谋,能听取谏言,从看门人到戍守边疆的士卒,皇帝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入关初期顺应民心制定了三章约定。天下平定后,命令萧何整编律令,韩信申明军法,张苍确定章程,叔孙通制定礼仪,陆贾创作《新语》。又与功臣们剖开符节立下誓约,用朱砂书写在铁制契券上,放在金柜石室中,藏于宗庙里。虽然每天忙得没有空闲,但订立的规矩制度意义深远。

班固评论说:《春秋》晋国的史官蔡墨说过:陶唐氏已经衰亡,他的后代有刘累,学习驯龙,侍奉天子孔甲,晋国的范氏是他的后人。而晋国大夫范宣子也说过:“我的祖先从虞以上称为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龙氏,在商代是豕韦氏,在周代是唐杜氏,晋国称为华夏霸主时是范氏。”范氏是晋国的士师,鲁文公时逃到秦国。后来回到晋国,其中留在秦国的称为刘氏。刘向说战国时刘氏随秦军出战被魏国擒获。秦国攻打魏国,魏国迁到大梁,在丰邑定都,所以周市劝雍齿说:“丰邑,是原来梁国迁徙后的国都。”因此颂扬高祖说:“汉帝的本系,出自唐尧帝。到了周代,在秦国称作刘氏。经魏而向东,就成为丰公。”丰公,大概是太上皇的父亲。他们迁徙的日子不长,在丰邑的坟墓很少。等到高祖即位,设置祠堂与祭祀的官吏,就有了秦、晋、梁、荆的巫祝,世代祭祀天地,连绵不绝,这难道不可信吗!由此推断,汉代继承尧的天运,恩德福泽已经兴盛,斩断白蛇显示祥瑞,旗帜崇尚红色,与火德相合,这是顺应自然的,获得了天命正统啊。

原 文(www.daowen.com)

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良对曰:“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于是汉王发使使韩信、彭越。至,皆引兵来。

十一月,刘贾入楚地,围寿春。汉亦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

十二月,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节礼义之国,乃持羽头示其父兄,鲁乃降。初,怀王封羽为鲁公,及死,鲁又为之坚守,故以鲁公葬羽于谷城。汉王为发丧,哭临而去。封项伯等四人为列侯,赐姓刘氏。诸民略在楚者皆归之。汉王还至定陶,驰入齐王信壁,夺其军。初项羽所立临江王共敖前死,子尉嗣立为王,不降。遣卢绾、刘贾击虏尉。

春正月,追尊兄伯号曰武哀侯。下令曰:“楚地已定,义帝亡后,欲存恤楚众,以定其主。齐王信习楚风俗,更立为楚王,王淮北,都下邳。魏相国建城侯彭越勤劳魏民,卑下士卒,常以少击众,数破楚军,其以魏故地王之,号曰梁王,都定陶。”又曰:“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于是诸侯上疏曰:“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昧死再拜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汉王曰:“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也。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汉王曰:“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于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先媪曰昭灵夫人。

诏曰:“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芮为长沙王。”又曰:“故粤王亡诸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诸侯伐秦,亡诸身帅闽中兵以佐灭秦,项羽废而弗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

帝乃西都洛阳。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半之。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吏以文法教训辨告,勿笞辱。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军吏卒会赦,甚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又曰:“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甚多高爵,吾数诏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爵或人君,上所尊礼,久立吏前,曾不为决,甚亡谓也。异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与亢礼。今吾于爵非轻也,吏独安取此!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今小吏未尝从军者多满,而有功者顾不得,背公立私,守尉长吏教训甚不善。其令诸吏善遇高爵,称吾意。且廉问,有不如吾诏者,以重论之。”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通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嫚而侮人,项羽仁而敬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与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

初,田横归彭越。项羽已灭,横惧诛,与宾客亡入海。上恐其久为乱,遣使者赦横,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发兵加诛。”横惧,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自杀。上壮其节,为流涕,发卒二千人,以王礼葬焉。

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洛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是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六月壬辰,大赦天下。

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诏诸侯王视有功者立以为燕王。荆王臣信等十人皆曰:“太尉长安侯卢绾功最多,请立以为燕王。”使丞相哙将兵平代地。

利几反,上自击破之。利几者,项羽将。羽败,利几为陈令,降,上侯之颍川。上至洛阳,举通侯籍召之,而利几恐,反。

后九月,徙诸侯子关中。治长乐宫。

六年冬十月,令天下县邑城。

人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用陈平计,乃伪游云梦。十二月,会诸侯于陈,楚王信迎谒,因执之。诏曰:“天下既安,豪桀有功者封侯,新立,未能尽图其功。身居军九年,或未习法令,或以其故犯法,大者死刑,吾甚怜之。其赦天下。”田肯贺上曰:“甚善,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也,带河阻山,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者。”上曰:“善。”赐金五百斤。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

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参等为通侯。诏曰:“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复以为诸侯。将军刘贾数有大功,及择宽惠修絜者,王齐、荆地。”春正月丙午,韩王信等奏请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以砀郡、薛郡、郯郡三十六县立弟文信君交为楚王。壬子,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立兄宜信侯喜为代王;以胶东、胶西、临淄、济北、博阳、城阳郡七十三县立子肥为齐王;以太原郡三十一县为韩国,徙韩王信都晋阳。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争功,未得行封。上居南宫,从复道上见诸将往往耦语,以问张良。良曰:“陛下与此属共取天下,今已为天子,而所封皆故人所爱,所诛皆平生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为不足用遍封,而恐以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上曰:“为之奈何?”良曰:“取上素所不快,计群臣所共知最甚者一人,先封以示群臣。”三月,上置酒,封雍齿,因趣丞相急定功行封。罢酒,群臣皆喜,曰:“雍齿且侯,吾属亡患矣!”

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亡二日,土亡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后上朝,太公拥彗,迎门却行。上大惊,下扶太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于是上心善家令言,赐黄金五百斤。夏五月丙午,诏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秋九月,匈奴围韩王信于马邑,信降匈奴。

七年冬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其将曼丘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匈奴共距汉。上从晋阳连战,乘胜逐北,至楼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用陈平秘计得出。使樊哙留定代地。

十二月,上还过赵,不礼赵王。是月,匈奴攻代,代王喜弃国,自归洛阳,赦为合阳侯。辛卯,立子如意为代王。

春,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自栎阳徙都长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夏四月,行如洛阳。

八年冬,上东击韩信余寇于东垣。还过赵,赵相贯高等耻上不礼其王,阴谋欲弑上。上欲宿,心动,问:“县名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去弗宿。

十一月,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长吏视葬。十二月,行自东垣至。

春三月,行如洛阳。令吏卒从军至平城及守城邑者皆复终身勿事。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纻、罽,操兵,乘骑马。秋八月,吏有罪未发觉者,赦之。九月,行自洛阳至。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皆从。

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称万岁,大笑为乐。

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十二月,行如洛阳。

贯高等谋逆发觉,逮捕高等,并捕赵王敖下狱。诏敢有随王,罪三族。郎中田叔、孟舒等十人自髡钳为王家奴,从王就狱。王实不知其谋。春正月,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徙代王如意为赵王,王赵国。丙寅,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

二月,行自洛阳至。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夏六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十年冬十月,淮南王、燕王、荆王、梁王、楚王、齐王、长沙王来朝。

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赦栎阳囚死罪以下。八月,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

九月,代相国陈豨反。上曰:“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吏民非有罪也,能去豨、黄来归者,皆赦之。”上自东,至邯郸。上喜曰:“豨不南据邯郸而阻漳水,吾知其亡能为矣。”赵相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上嫚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赏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又求:“乐毅有后乎?”得其孙叔,封之乐乡,号华成君。问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

十一年冬,上在邯郸。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度河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马邑不下,攻残之。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之。诸县坚守不降反寇者,复租赋三岁。

春正月,淮阴侯韩信谋反长安,夷三族。将军柴武斩韩王信于参合。

上还洛阳。诏曰:“代地居常山之北,与夷狄边,赵乃从山南有之,远,数有胡寇,难以为国。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则代受边寇益少矣。王、相国、通侯、吏二千石择可立为代王者。”燕王绾、相国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贤知温良,请立以为代王,都晋阳。”大赦天下。

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即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又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夷三族。诏曰:“择可以为梁王、淮阳王者。”燕王绾、相国何等请立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罢东郡,颇益梁;罢颍川郡,颇益淮阳。

夏四月,行自洛阳至。令丰人徙关中者皆复终身。

五月,诏曰:“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今立它为南粤王。”使陆贾即授玺、绶。它稽首称臣。

六月,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

秋七月,淮南王布反。上问诸将,滕公言故楚令尹薛公有筹策。上召见,薛公言布形势,上善之,封薛公千户。诏王、相国择可立为淮南王者,群臣请立子长为王。上乃发上郡、北地、陇西车骑,巴、蜀材官及中尉卒三万人为皇太子卫,军霸上。布果如薛公言,东击杀荆王刘贾,劫其兵,度淮击楚,楚王交走入薛。上赦天下死罪以下,皆令从军;征诸侯兵,上自将以击布。

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军于会缶。布走,令别将追之。

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上欲去,沛父兄固请。上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上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得,唯陛下哀矜。”上曰:“丰者,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以其为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之,乃并复丰,比沛。

汉别将击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斩布番阳。

周勃定代,斩陈豨于当城。

诏曰:“吴,古之建国也。日者荆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后。朕欲复立吴王,其议可者。”长沙王臣等言:“沛侯濞重厚,请立为吴王。”已拜,上召谓濞曰:“汝状有反相。”因拊其背,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汝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汝慎毋反。”濞顿首曰:“不敢。”

十一月,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大牢祠孔子。

十二月,诏曰:“秦皇帝、楚隐王、魏安釐王、齐愍王、赵悼襄王皆绝亡后。其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楚、魏、齐各十家,赵及魏公子亡忌各五家,令视其冢,复亡与它事。”

陈豨降将言豨反时燕王卢绾使人之豨所阴谋。上使辟阳侯审食其迎绾,绾称疾。食其言绾反有端。春二月,使樊哙、周勃将兵击绾。诏曰:“燕王绾与吾有故,爱之如子,闻与陈豨有谋,吾以为亡有,故使人迎绾。绾称疾不来,谋反明矣。燕吏民非有罪也,赐其吏六百石以上爵各一级。与绾居,去来归者,赦之,加爵亦一级。”诏诸侯王议可立为燕王者。长沙王臣等请立子建为燕王。

诏曰:“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

三月,诏曰:“吾立为天子,帝有天下,十二年于今矣。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定天下,同安辑之。其有功者上致之王,次为列侯,下乃食邑。而重臣之亲,或为列侯,皆令自置吏,得赋敛,女子公主。为列侯食邑者,皆佩之印,赐大第室。吏二千石,徙之长安,受小第室。入蜀、汉定三秦者,皆世世复。吾于天下贤士功臣,可谓亡负矣。其有不义背天子擅起兵者,与天下共伐诛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上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疾。疾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上问医。曰:“疾可治。”于是上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疾,赐黄金五十斤,罢之。吕后问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知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乃所知也。”

卢绾与数千人居塞下候伺,幸上疾愈,自入谢。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卢绾闻之,遂亡入匈奴。

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北面为臣,心常鞅鞅,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发丧。人或闻,以语郦商。郦商见审食其曰:“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畔,诸将外反,亡可跷足待也。”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赞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鲜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由是推之,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