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纺织供应链管理实现指南

纺织供应链管理实现指南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业务有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订单管理、生产流程管理、采购、销售管理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推广,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9-1为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功能介绍。该机构的组成人员由纺织生产企业及其上下游的成员企业各方抽调,基于整个供应链开展工作。

纺织供应链管理实现指南

(一)供应链管理

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在满足一定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从上述定义中,可知供应链管理包含丰富内涵。

(1)供应链管理把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对成本有影响的各个成员单位都考虑在内,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到仓库再经过配送中心到渠道商。不过,在供应链的实际分析中,有必要考虑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顾客的顾客,因为它们对供应链的业绩也是有影响的。

(2)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力图使系统总成本降至最低。因此,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某个供应链成员的运输成本达到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以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低,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处于最流畅的运作中。

(3)供应链管理是围绕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机结合成一体这个问题来展开的,因此,它包括企业的战略层次、战术层次和作业层次等活动。

尽管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只有通过供应链的有机整合,企业才能显著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在实践中供应链的整合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首先,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如,供应商一般希望制造商进行稳定数量的大量采购,而交货期可以灵活变动;与供应商愿望相反,尽管大多数制造商愿意实施长期生产运转,但它们必须顾及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并做出积极响应,这就要求制造商灵活地选择采购策略。因此,供应商的目标与制造商追求灵活性的目标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其次,供应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时间而不断地变化。事实上,不仅顾客需求和供应商能力随时间而变化,而且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随时间而变化。如,随着顾客购买力的提高,供应商和制造商均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来生产更多、更具个性化的高质量产品,进而最终生产定制化的产品。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利斯朵夫强调:“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实践表明,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总是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统计数据显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20%左右,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从订货到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0%~3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也提高15%以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实施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如HP、IBM、DELL等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就是明证。

纺织行业产品具有时尚性强,要求产品对市场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特点,同时它经历从原料、加工、印染、批发、零售等多个供应链环节,是一种典型的供应链很长的行业。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业务有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订单管理、生产流程管理、采购、销售管理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推广,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案例]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应用系统

信普纺织服装供应链管理系统适用于从事服装外贸、工贸、生产加工等纺织服装行业的企业,特别是外向型的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是整合服装企业订单、物料供应、成衣技术(样品、工艺等)、生产和销售(出口)等全过程的管理,并且融入对订单的品质、交货日期、成本、效率等进行管理控制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普纺织服装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内部各部门间进行有效信息传递,缩减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品质,加强客户服务,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理想工具。表9-1为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功能介绍。

表9-1 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二)实施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步骤

1.建立纺织企业供应链的基础工作体系 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具体方法和技术,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供应链管理提倡合作伙伴之间信用互守、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困难互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各类纺织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必须把自己融入供应链中,依托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合作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要对纺织供应链的现状作客观的分析研究,包括供应链主体企业的管理现状、信息化建设情况、原材料和设备供应情况、产品需求状况、销售状况、经济实力、技术力量等。(www.daowen.com)

2.确定纺织企业供应链的成员组成 一条供应链上有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也有处于从属地位的企业,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包揽供应链的所有环节,它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对于纺织企业供应链来说,纺织生产企业就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它的上游企业是纺织的原料、设备供应商,下游企业是纺织品用户。纺织企业应对候选成员企业的绩效、企业信誉、需求的满足速度和质量、专业化水平、信息化程度及合作精神诸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分析,以选出能使纺织企业供应链整体最优的合作伙伴。

3.构建纺织企业供应链结构体系 如图9-3所示,这是一条以纺织生产企业为核心,以纺织用户需求为起点向上游企业延伸的、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拉动式”供应链,链上涉及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客户。

4.建立纺织企业供应链信息技术系统 在纺织企业供应链中,各方成员要做到对彼此需求的快速反应,就必须有供应链信息技术平台给予支持。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实现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图9-3 纺织企业供应链模型构建

5.建立纺织供应链组织结构体系 基于职能分工的组织结构并不适应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讲求牺牲局部利益来保证整体利益最优。因此,纺织企业应根据供应链管理中快速反应的要求建立一种更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有利于员工相互交流与沟通、释放员工个性与创造力的扁平型组织结构或网状结构,减少管理层次,促进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如“供应链管理联合委员会”“供应链项目部”等就是这样一种趋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该机构的组成人员由纺织生产企业及其上下游的成员企业各方抽调,基于整个供应链开展工作。

6.建立纺织企业供应链合作体系 纺织企业供应链管理要求纺织生产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其他节点企业的密切合作。各个合作伙伴可借助纺织企业供应链信息网络系统,将各自的业务范围、生产经营规模、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现状、销售业绩等资质、信用资料在供应链局域网上予以公布,合作伙伴可以随时查询彼此的信息。

供应链是由成员企业构成的一个虚拟组织,每个成员企业原有的企业制度、文化、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和谐,不利于企业间的合作。因此,纺织企业供应链合作体系中,各成员企业应加强沟通、相互学习,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求得纺织企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7.建立纺织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应考虑到纺织企业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信用,以及运营状况对整条供应链的影响程度,一般有运行效率、经济效益、满意度和创新能力等指标。当然,不同企业或不同方式组成的供应链,其评价侧重点和具体指标会有所不同。

[案例]绿色纺织企业供应链

绿色纺织生产是相对于传统纺织生产的一种新兴纺织生产模式,是“一种综合考虑纺织生产及纺织品对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模式,是实现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方式,使纺织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纺织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绿色纺织企业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的,由纺织原材料生产企业、纺纱(缫丝、合成)、织造、染整、最终产品生产企业、运输、销售、服务部门、消费者、回收处理企业等构成的网络。绿色纺织供应链比普通纺织企业供应链复杂,供应链上任何企业、部门产生的废丝、废料、废品都必须回收处理,产品退出使用期也必须回收。当废弃纺织品经回收处理后,如还可作为纤维材料或半成品重新使用,则绿色纺织企业供应链是循环的;如可作为生产其他产品的原材料,则回收处理节点是另一条供应链的起点;如需进行焚烧等报废处理,则回收处理节点才是绿色纺织企业供应链的终点。

绿色纺织企业供应链以达到绿色生产为目的,各节点企业分别集中财力、技术、精力去巩固和提高其绿色生产核心能力。它既保证各生产环节的绿色生产,又保证整条供应链的协调运作,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绿色纺织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