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武术文化与旅游:学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武术文化与旅游:学术交流研讨会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20年10月17日上午九点,经上级统战、宗教部门批准,由少林寺主办的“少林学”学术研讨会在禅宗祖庭少林寺大彻堂隆重开幕。交流是发展的动力,本次学术研讨会不仅提高了少林功夫文化的研究水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少林功夫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涵。

中国武术文化与旅游:学术交流研讨会

2020年10月17日上午九点,经上级统战、宗教部门批准,由少林寺主办的“少林学”学术研讨会在禅宗祖庭少林寺大彻堂隆重开幕。此次“少林学”研讨会分设三个论坛:少林寺(宋代以前)碑文研究、佛教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档案与少林文化大数据。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郑州大学等百余位专家、学者相聚嵩山脚下,集思广益,从不同角度探讨和阐释少林文化的妙义。少林文化是佛教信仰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少林学是研究与少林文化相关的学问,少林寺大量的碑刻史料是研究少林寺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献,对少林历代高僧大德及少林寺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客观的阐述,是研究少林学的基础;佛教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是以佛教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为核心,探讨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与儒道等诸家生态思想的交融与促进,以及对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少林档案资料的建设是少林文化的建设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数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少林档案资料的建设借着大数据时代的东风,不断地丰富完整少林档案资料,不仅是对少林历史的梳理、当下少林的记录,更是凝聚禅宗弟子的纽带,让世界各地的修禅习武之人能在少林找到归属和荣誉。

少林文化是嵩山文化、中原文化的突出代表。举办少林学研讨会,不仅能进一步认知与诠释佛教中国化,深化黄河文化研究,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社会重视生态环保、传承与弘扬佛教生态环保理念,推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保的社会实践;通过对少林寺(宋代以前)的碑文研究,能够准确地了解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与发展,体验少林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通过推进“档案与少林文化大数据”的研究,能有效地保护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这些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并能利用厚重的少林文化遗存和新技术手段,更加有效地保护少林文化、弘扬少林文化,深入地挖掘少林文化的潜力,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这是少林历史上的第一次,有发端创始之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众所周知,少林寺的创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是多元文化冲撞交融的产物,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少林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在人类多元文化格局中,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中最神奇、最璀璨的瑰宝之一,为全世界不同种族的人们所理解、所敬仰,享誉中外。交流是发展的动力,本次学术研讨会不仅提高了少林功夫文化的研究水平,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少林功夫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内涵。(www.daowen.com)

与此同时,中国少林寺文化大展还不定期在全世界各地举行。这意味着,在全世界各地,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国少林寺1500年文化珍粹大展将在全球公开亮相。中国少林寺1500年文化珍粹大展对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旅游业及本土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增添世界人民对祖国优秀文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