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易控INSPEC:多语言介绍与发展

易控INSPEC:多语言介绍与发展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多语言功能,使得使用任何不同语言的工程人员都能进行监控系统工程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工作。多语言功能一直是组态软件厂家努力试图解决的问题。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和对软件开发人员很高的语言要求,使得产品或系统的实施和维护非常昂贵。易控是国内第一个支持多语言功能的组态软件,开发的工程能在200多种语言之间任意切换。这也代表了组态软件多语言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水平。

易控INSPEC:多语言介绍与发展

组态软件的多语言功能是指工程在开发及运行过程中,所使用和显示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元素都可以根据用户的语言习惯进行相应转换。通过多语言功能,使得使用任何不同语言的工程人员都能进行监控系统工程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工作。

由于组态软件是由两个系统构成:开发系统和运行系统,所以组态软件的多语言功能也相应地分为两部分:开发环境的多语言和运行环境的多语言。

开发环境的多语言主要包括软件开发环境中各种菜单、提示、功能名称、说明描述等的多语言。对于开发系统而言,开发人员总是希望自己使用的软件界面中各种菜单、提示、功能名称、说明描述等都是自己熟悉的语言,这样开发人员在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就会有一种亲切感,提高开发效率,同时,开发出来的系统将会更加合理,维护和使用将会更加方便。

运行环境的多语言主要包括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监控画面上的各种文字、图片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声音等的多语言。对于运行环境而言,系统运行人员通过监控画面上的各种文字、图片、声音来了解系统的整个工艺流程、操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查看系统中的各种信息等。如果运行人员观察和操作的监控界面上的这些信息不是自己熟悉的语言,那么运行人员对画面的理解、对设备的操作、对各种信息的处理将可能会出现错误,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系统的安全。另外,开发好的一个工程应用在设备上,该设备可能出口到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这就需要该工程可以灵活地切换为不同语言,并且,可能不同工程师的使用语言不一样,同一个工程在运行时也可能需要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切换,这都是工程多语言要解决的问题。

多语言功能一直是组态软件厂家努力试图解决的问题。在组态软件多语言功能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传统的多语言解决方案,也有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解决方案。(www.daowen.com)

传统的多语言解决方案是组态软件的厂商对软件进行重复开发,或者工程开发人员对工程进行重复开发实现的。对组态软件厂商来说,它们通过提供不同语言版本的软件来实现组态软件开发系统的多语言功能,自动化产品制造商或系统集成商根据产品的最终客户的要求,选择不同语言版本的软件。这种方案的缺陷是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组态软件厂商一般只能提供屈指可数的几种语言版本的软件(例如中文版、英文版),在一些非主流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仍然不得不采用非本土语言。这种方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对用户也不友好。这种方案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局限性在于,软件界面不能随使用人员的不同来随时动态调整语言,比如中国制造商的机器设备销售到西班牙以后,所有的操作界面默认为西班牙文,但当中国制造商的技术人员需要对该设备进行技术维护的时候,由于不懂西班牙文就不能进行工作。

目前,一些国际化工作开展较好的厂商在自己的产品中事先设计了不同语言的界面,以满足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使用。这是传统的解决方案的进步和优化,但仍然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由于组态软件在语言支持方面的限制,用户(生产厂商或系统集成商)为自己的产品或系统每增加一种语言的支持,都必须重新开发一套界面,并对系统进行重新测试,周期长,成本高。当系统需求发生调整以及系统进行完善优化时,则需要对不同语言的界面都进行调整,费时费力,而且需要懂得不同语言的软件开发人员的参与,出错的几率增大。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和对软件开发人员很高的语言要求,使得产品或系统的实施和维护非常昂贵。

由于存在以上种种问题,传统的多语言解决方案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最新的解决方案是由组态软件厂商将组态软件的多语言功能嵌入到组态软件内部成为组态软件的一个软件能力,即组态软件本身能自动适应和支持多种语言的要求,能根据使用者的语言要求动态地在不同语言之间切换,即真正的多语言功能。易控是国内第一个支持多语言功能的组态软件,开发的工程能在200多种语言之间任意切换。这也代表了组态软件多语言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