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启蒙主义文学作家与作品: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笔记

启蒙主义文学作家与作品: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笔记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产生了最早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但作品情节简单,次要人物缺少个性。大人国国家法律简明,重视国计民生。《格列佛游记》想象丰富,情节离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启蒙思想家、活动家和文学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在伏尔泰的文学创作中,倾向性最鲜明、战斗性最强的是哲理小说,其代表作是《老实人》。

启蒙主义文学作家与作品: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笔记

英国产生了最早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笛福(1661—1731)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长篇小说家,他五十岁以后开始写小说,以《鲁滨孙漂流记》最著名。《鲁滨孙漂流记》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不愿做平庸的小商人,他背着父亲出外冒险,当了巴西种植园主,但因航船遇难,独自漂流到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写鲁滨孙28年的荒岛生活。他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用自己的双手建成了一个除了“人与人的交往以外,什么都不缺的‘小王国’”。最后他搭乘一只英国大船回到祖国。巴西种植园和荒岛使他获得巨额利润,成为巨富。

《鲁滨孙漂流记》木刻插图

恩格斯把鲁滨孙称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鲁滨孙的形象真实地概括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特征。鲁滨孙不愿过因循守旧的生活,向往开辟新天地,他坚信自己的力量,又具有事业家的实干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资产阶级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是对不劳而获、懒散怠惰的封建贵族的批判,是为资产阶级争夺国家领导权摇旗呐喊。但小说在歌颂资产阶级进取精神的同时,也歌颂了资产阶级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政策。在艺术上,小说的描写具体逼真,采用主人公追述的方式,更增加了真实感。但作品情节简单,次要人物缺少个性。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激进民主主义者,讽刺作家,从事政治活动后,他支持爱尔兰人民反对英王的专制统治,他说:“一切没有得到被统治者同意的统治,都是奴隶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格列佛游记》。小说叙述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船出海,漂流到几个幻想国家的故事,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对宫廷、议会,司法、军警及殖民政策的黑暗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作家的社会理想。小说共分四卷。第一卷写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小人国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因穿高跟鞋与低跟鞋之争分成两派,又因吃鸡蛋先打大头(“大头派”)和先打小头(“小头派”)而争论不休,以致引起长期的国与国的战争。小人国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和党派纠纷。第二卷写格列佛在大人国的经历。大人国国家法律简明,重视国计民生。大人国的故事寄托了作者对明君的理想。第三卷写游历“飞岛”。飞岛是飘浮在空中的一个岛,国王把它作为征服其他国家的工具。这部分讽刺了英国的殖民政策。第四卷是“马国”游记。作者写马组成的国家治理得非常好,而被称作“耶胡”的人则丑恶不堪。作者在这里批判了人间的罪恶,但也流露出对人类失去信心的消极思想。

《格列佛游记》想象丰富,情节离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作者善于把幻想的情节和具体逼真的细节描写结合起来揭露现实,既能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小说前两部情节生动,结构完整,后两部比较零乱松散。

在法国启蒙运动中,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启蒙思想家、活动家和文学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

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主张。他写的唯一的文学作品《波斯人信札》(1721)是一部书信体小说,由160封长短不等的信组成,以旅居巴黎的两个波斯贵族青年与本国朋友和家人来往通信的形式写成,主要内容是对于法国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的评述。作者通过一些政治、经济细节的描写,说明封建专制的法国已是一个“百病丛生的身体”,宣告了法国君主专政的极盛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打破了认为这种制度永世长存的传统观念。有几封信直接对法国暴君路易十四进行抨击,并对罗马教皇、教会都发出讽刺。但《波斯人信札》中有的信美化了宗法式生活方式

伏尔泰(石膏像)

伏尔泰以启蒙思想为武器坚持不懈地向封建王权和天主教会展开斗争,主张君主立宪制和自然神论,因而多次受迫害被捕入狱。伏尔泰学识渊博,他是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又是诗人、戏剧家、小说评论家。在伏尔泰的文学创作中,倾向性最鲜明、战斗性最强的是哲理小说,其代表作是《老实人》(1759)。主人公老实人是一个德国男爵的养子,他相信家庭教师邦葛罗斯的观点,认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和男爵的女儿居内贡小姐自由恋爱,就被男爵赶了出来。他流浪了许多地方,遭到无数打击,险些丧了命。战祸洗劫了男爵的家庭,他的女儿居内贡幸存下来,但沦为奴隶,被辗转贩卖,最后成了相貌奇丑的洗衣妇。家庭教师邦葛罗斯也很不幸,他染上脏病,烂掉半截鼻子,后来又被宗教裁判所施加火刑,险被烧死。现实教育了老实人,使他抛弃了盲目乐观的信念,认识到“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灾祸啊”。《老实人》集中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作者批判盲目乐观,但并不悲观失望,他怀着对未来社会的乐观信念,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家——黄金国。那里没有牢狱,没有压迫。人们丰衣足食,一派自由、平等、博爱的升平景象。这样的政治理想,虽然是乌托邦的,但对于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激发人们的反封建热情,起了积极作用。

狄德罗

狄德罗是著名的《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简称“百科全书”)的主编。他把自然神论发展到了无神论的高度。但在政治上他仍主张开明君主制。狄德罗在剧本《私生子》(1757)中塑造了平民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它是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端。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1762)等论著中揭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阐明国家权力应属于人民。人民选出统治者,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自由。如果统治者成了暴君,人民有权推翻他。卢梭的观点抨击了封建制度的要害,巴黎法庭决议缉捕作者,并把他的著作投到火里,神父们宣布卢梭是上帝和人们的敌人,迫使卢梭逃亡国外。卢梭晚年回到巴黎后,生活十分贫困,但他坚决拒绝领取国王赐予的养老金和达官贵人的馈赠,表现了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气节。卢梭在启蒙运动中提出了最进步的政治主张,但他仍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提出“回返自然”的口号。在反对封建社会的同时,他否定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卢梭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爱洛绮丝》(1761),《爱弥尔》(1762)和《忏悔录》(1782,1789)。《爱弥尔》是系统地阐述卢梭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说。《新爱洛绮丝》是书信体小说。由于小说写师生恋爱,因类似中世纪哲学家阿贝拉和他的女学生爱洛绮丝的故事而得名。小说写贵族小姐朱丽,与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朱丽的父亲强迫她嫁给了一个贵族。但婚后朱丽仍和圣·普乐相爱甚深,双方都压抑着自己的感情,非常痛苦。最后朱丽因偶然原因死去。小说控诉了封建等级制的罪恶,作者对这个恋爱悲剧倾注了全部同情。在卢梭笔下,圣·普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知识分子,他和朱丽的爱情是真诚的、纯洁的,合乎自然、合乎道德的,然而社会只承认高贵的血统和贵族的头衔,不承认他们的爱情。因此卢梭提出了贵族究竟有何价值的问题。《忏悔录》是卢梭被迫害流亡的年月写的自传散文作品。作者对“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的社会进行了愤怒的揭露。《忏悔录》有强烈的反封建精神,语言富于雄辩,又有抒情色彩。《忏悔录》对后世欧洲传记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发生了很大影响。

卢梭

德国18世纪70年代发生了“狂飙突进”运动。这是第一次全德性的文学运动,它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狂飙突进”这一名词来自剧作家克林格尔(1752—1831)的剧本《狂飙突进》。剧本歌颂反抗社会的激烈行动,主张在暴风雨中前进。狂飙突进派的作家大多是青年人,他们的作品抨击专制暴政,揭露社会黑暗,并带有狂热的个人反抗情绪。在艺术上,崇尚感情,注重抒发个人的内心感受,提倡民族风格,注意吸取民间文学精华。狂飙突进派的作品往往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感伤主义情调。狂飙突进运动给德国文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青年歌德席勒都是狂飙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但由于政治、经济的局限,这个运动只在文学领域进行,没有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又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所以很快就低落下去了。

德国启蒙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

席勒(1759—1805)是德国著名的启蒙戏剧家。他的作品有强烈的战斗精神,成名作《强盗》(1780)反映了青年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作者还在剧本扉页上公开写上“打倒暴君”的口号。恩格斯说这部剧作“歌颂一个向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恩格斯说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剧中故事发生在符腾堡小公国。宰相瓦尔特的儿子裴迪南爱上了穷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斯,并准备和她结婚。宰相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讨好公爵,要求儿子裴迪南去同被公爵遗弃的情妇米尔佛特夫人结婚。裴迪南拒绝了父亲的要求,坚持要与露易斯结婚。宰相秘书伍尔牧向宰相出谋献策,他们秘密逮捕了露易斯父母,再由伍尔牧迫使露易斯给宫廷侍卫长写一封假情书,以救父母。伍尔牧故意让情书落在裴迪南手中,裴迪南悲愤交加,毒死露易斯,然后自己也服毒自杀。露易斯临终前说出了真情,裴迪南后悔莫及。这对青年人纯洁的爱情就这样做了统治阶级政治阴谋的牺牲品。

该剧本反映了市民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深刻矛盾,通过露易斯和裴迪南的悲剧,揭露了宫廷贵族的阴险、狠毒和荒淫无耻,宣扬了市民阶级的思想与道德,表达了他们追求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的软弱性。《阴谋与爱情》剧情曲折,发展紧凑。围绕主要矛盾,还写了裴迪南与米尔佛特夫人的矛盾,米勒夫妇、父女的矛盾,米尔佛特夫人与公爵的矛盾,通过这些矛盾多方面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并使剧情更加丰富生动。

歌德(炭笔画)(www.daowen.com)

歌德(1749—1832)是德国伟大的作家,也是欧洲近代文学的代表之一。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

歌德生于法兰克福市一个资产阶级家庭,1771年大学毕业后至1775年,大部分时间在家乡,一方面做律师,一方面从事文学创作。

70年代前期,歌德成了狂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早期创作充满狂飙运动的反叛精神,渴望个性解放,但也流露出与社会妥协、看不到前途的消极思想。历史剧《葛兹·冯·伯里欣根》把主人公描绘成一个反抗封建暴政、深受人民爱戴的英雄,表现了者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国家统一、要求自由平等的情绪。但剧本也对“开明君主”抱有幻想。这一时期,歌德还写了著名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另外他还写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如《五月之歌》《欢会和离别》《野地里的小玫瑰花》等。这些诗歌感情真挚,生活气息浓厚,一扫当时纤巧绮丽或虚拟唯理的诗风,成为近代德国抒情诗的创始人。

1785年深秋,歌德应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邀请到了魏玛,后担任枢密顾问和首相等职,企图依靠“开明君主”作一些社会改良。但他的改革遭到失败,幻想破灭。1786年后歌德摆脱政务,专门致力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1794年后,他与席勒密切合作,促进了德国古典文学的繁荣。晚年,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对他有所影响,他从埋头古代转向现实,写出了自传性作品《诗与真》(1811—1831),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9)、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1819),完成了《浮士德》。

歌德在魏玛的故居

歌德一生创作活动达六十年之久,他的作品非常丰富。他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和诗剧《浮士德》已成为不朽的世界名著。反封建、反暴政、讴歌爱国主义和民族统一、向往自由平等,是他作品总的倾向,市侩思想和对革命的不彻底性是他作品的主要局限。他有伟大和渺小两方面,但前者是主要的。在艺术上,他的作品形式完整,形象深刻,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取材现实,鲜明地体现了“狂飙运动”时期市民阶层的思想感情,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给年轻的歌德带来了世界性声誉。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个觉醒的市民青年,他对那些不屑与下层人民交往的有产者深为反感。可是在令人窒息的封建社会中,他十分孤独、阴郁、不安、愤怒。维特的烦恼,反映和概括了当时德国有觉悟的知识青年的普遍的精神状态。

维特的烦恼集中反映在他与绿蒂之间所发生的恋爱上。他钟情于绿蒂,与绿蒂心心相印。绿蒂虽然有微弱的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的要求,但早已由父母之命许给贵族子弟阿尔伯特,她屈服于传统观念、封建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使维特和她既不能互诉衷肠,更不能永结盟好。这样,维特的精神受到致命打击。于是他力图摆脱恋爱上的烦恼,投身到工作中去,给某公使当秘书。但来自贵族上流社会的歧视和侮辱使他不得不辞职离去。爱情的幻灭,事业的失败,使他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社会,“周围一切都是黑暗,没有希望,没有安慰,没有预想!”他终于陷入了悲观绝望的深渊,最后以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表示他对罪恶社会的抗议。

歌德通过维特短暂而悲苦的一生,表现了个性自由与封建等级社会的冲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维特的形象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朦胧的革命要求和无力改变现状的软弱性。因此,小说一方面“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恩格斯语),促进了狂飙运动的发展,启迪了人们的思想觉醒,另一方面看不到前途而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加上它反抗邪恶的消极方式,不可能引导人进行有力的斗争。这正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历史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1)《浮士德》的创作与地位。《浮士德》的写作贯穿了歌德一生。他在1773年起就开始构思,第一部于1806年完成,第二部于1831年完成。这部作品是诗人全部生活和艺术实践的总结,是诗人在思想上艺术上毕生探索的伟大结晶。《浮士德》是歌德根据16世纪一个民间传说写成的诗体悲剧,它花费了6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全书长达一万两千余行诗句,分上下两部;它描写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而在民间传说的长期流传和欧洲作家的反复加工过程中,浮士德这一形象凝结沉淀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欧洲和德国民族广袤深厚的社会心理,其内核是对“历史之谜”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国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浮士德》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插图

(2)《浮士德》的形式与结构。《浮士德》以诗剧形式写成,第一部有二十五场,没有分幕,卷首有“献诗”、“舞台上的序幕”、“天上序幕”三个小部分。第二部也包括二十五场,分为五幕。全剧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诗剧《浮士德》整体结构是由两个打赌和五种追求构成的。《浮士德》精神的内涵,强烈地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过他寻求真理的五个阶段的生活历程而进行展示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描写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形象。他摆脱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有强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满现实社会,要为“人类”创造一个“真美”的世界。第二阶段主要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开始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剧的冲突是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第三阶段描写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迁就退避。他在封建宫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败。仍然尽心竭力为这个腐朽的王朝服务,实际上说明,为封建王朝服务不可能有所建树,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第四阶段描写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复活于现代。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就这样宣告破灭了。最后阶段描写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

(3)浮士德的主题与人物形象。歌德通过浮士德一生的努力探索,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排除万难、谋求自由幸福的坚强信心,从而肯定和歌颂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生和社会理想。为了美好的理想,“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与自由,然后才能作生活与自由的享受”。这是浮士德也是歌德自己总结他一生所得的结论。诗剧围绕着浮士德形象的发展及其探求过程,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专制王朝的腐朽没落、封建伦理道德和教会的残忍冷酷及资本主义金钱势力的罪恶。

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雕像

《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一形象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西欧进步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探索理想的过程。与浮士德对立的梅菲斯特一方面竭力引诱浮士德走向歧途,另一方面他代表否定的力量,又作为歌德揭露现实的代言人。他对荒淫腐化的宫廷、贪婪的教会、资本主义的金钱势力以及海上强盗式的掠夺等的揭露都是入木三分的。而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的核心,就是“浮士德精神”。

(4)“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的内涵,首先是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梅菲斯特一开始就相信像浮士德这样好高骛远,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获得人间最大的快乐”,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满足其心肠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导致堕落,被他引入魔路。“浮士德精神”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他重视实践的积极入世精神。

走出书斋是他实践意识的朦胧觉醒。追求、实践、不满足、再追求,自强不息、精进不止构成了浮士德精神的本质内涵。总之,“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主要有三点: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

(5)《浮士德》的创作方法。《浮士德》在艺术上交替地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甘泪卿的悲剧,瓦格纳的形象,“城门之前”一场里城郊的节日生活情景,“酒店”一场的大学生生活以及乌烟瘴气的“紫金城”世界,基本上是用现实主义手法。“天上的序幕”,远古希腊的旅行,海伦的形象,特别是海滩填海创建理想王国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诗剧注重从矛盾和对比中采塑造人物形象。浮士德的形象与梅菲斯特的形象互相烘托和补充。诗剧还以大自然的宏伟景象为背景来展开人物活动。此外,诗剧某些部分过多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致使这些部分晦涩不明。浮士德的形象描述到诗剧的第二部过于抽象化、概念化,削弱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力量,这也是艺术上的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