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个人思想:社会现实对个体的影响作用

个人思想:社会现实对个体的影响作用

更新时间:2025-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的思想是个人思维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对事物认识的一种升华。这些外在的社会现实存在对个人的思想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个人思想的构成第二部分内容是个人生活的理念。个人思想的变化可能导致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接受或吸纳,也可能会导致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拒绝或排斥。

二、个人的思想

个人的思想是个人的精神空间,是个人存在和有所行为的体现。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思想是你存在的证明。中国的作家王蒙则说:“我在我必思。”我只要还活着,就总在思想一些事情,总在考虑一些事。

个人的思想反映着对自身、对事物、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思考。个人的思想是个人思维活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对事物认识的一种升华。

个人思想的来源。个人的思想来源首先是对社会现实存在的一种反射、印象、认知、思考和总结。这些外在的社会现实存在对个人的思想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其次,个人的思想还来源于每个人的自我学习。这一思想来源与第一种对社会现实存在的认知、思考和总结所形成的来源不同,他是个人主动选择思想的对象及思想要素的结果。这种通过自我学习的过程,形成的个人思想来源,具有更加明显的独立性和充分的理性思考,会对个人思想的形成、思想的内容及思想的稳定性、变革性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个人的思想还来源于对历史及现实各种事物、事件及文化的继承、模仿、筛选、比较或取舍,而这种来源所形成的个人思想同样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目的性。第四,个人的思想还来源于社会现有的制度与体制的熏染和影响。社会现有的制度或体制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个人思想内容及形成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但同一社会制度和体制对个人思想的形成却可能产生差异很大或完全不同的个人思想内容,这也同样体现出个人思想形成的主观选择性的存在。第五,个人的思想还来源于个人的生活工作经历及家庭的经历给予个人的相关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由于这种经历伴随着个人成长和生活的时间周期较长,因而会对个人的思想形成产生很深刻的烙印。

上述这些个人思想来源,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最终促使个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个人思想的构成。在个人思想的构成中首先是个人的知识构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不同的个人存在着在知识结构、内容及知识运用等方面巨大的差异,所以这里知识一定是非常宽泛的所指,既包括已经得到普遍认同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也包括个人成长及生活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及方式所获得的生活经验类的知识及一般的常识。这两类知识共同构成了个人思想中最基本的内容,它包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对周围事物不同内容、不同水平的认知、思考和判断。这些知识一方面为个人的思想提供了分析、思考和判断的基础与条件,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个人思想重要的内容。

个人思想的构成第二部分内容是个人生活的理念。这种生活的理念包含了个人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知和把握,对个人生活方式内容的选择,对个人利益的认识、判断和追求。这些生活的理念会影响到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工作态度、对待职业和事业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这种生活的理念对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行为会产生直接支配性的作用。

个人思想的构成第三部分内容是个人的价值观念。这是个人对人、对周围事物、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所认定和作出的价值评价。主要有人生的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及道德价值观,还包括对人、对自我、对世界、对自然、对社会的评价,它决定了个人的意愿,并影响到个人的活动方式和行为方式。价值观是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它把个人的感情、思想、意志结合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个人思想的构成第四部分内容是个人的信仰。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观点、主意或宗教的极度信服和尊敬,并以之作为精神及行为的准则。对个人而言,在信仰的问题上存在着三种情况:即有信仰,无信仰,在不同信仰之间摇摆或信仰的转换。对于有的个人来讲,信仰是一种坚定的崇拜、信服或追随;而对另一些个人来讲,信仰可能主要是一种精神或生活的动力,一种精神的寄托或慰藉。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无论现实的社会生活在物质领域如何发展,个人这种精神上的追求、祈盼、寄托、慰藉或向往都会以不同的精神形式存在于个人的思想之中,只不过其支配或影响的程度、方式和结果不同罢了。因为毕竟在自然、社会、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每个人的面前。(https://www.daowen.com)

生活常常是十分艰辛的。死亡、疾病、灾难、苦难、烦恼、挫折、痛苦、失望时刻伴随或等待着每一个人,人们期待通过精神或宗教上的信仰以摆脱面临的种种困境或现实的问题,通过精神上对神圣的追求,超越与世俗之间的对立或不满。

由于科学还不能完全准确或正确的解释我们周围一切自然的东西和现象,科学也不能完全的解决人们生活的目的、意义及道德的本质,人们及社会还无法彻底消除或控制疾病、痛苦、艰辛、自然的灾难及社会的冲突和矛盾,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助、烦恼、压抑、异化、绝望、苦难也无法彻底消除,人们许多的利益追求还会在现实中受到重重的阻碍而无法实现,人们还期待和需要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获得或实现某种平衡,因而,在个人思想中某种精神上的信仰或宗教的信仰还会持久的存在。它会在某些方面决定个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用什么样的东西去描绘未来的世界,引导个人相应的行为选择并且也会对社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个人思想的变化。由于外在社会的变化及个人自身存在的某些变化,个人思想的变化也就成为一种现实。这种个人的思想变化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思想对某些事物认识的深化,包括认识的范围、层次、深度的提高和扩展;二是个人思想中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及判断的改变,出现对个人思想中原来认识和判断的否定或更改。个人思想的变化可能导致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接受或吸纳,也可能会导致个人对某些事物的拒绝或排斥。个人思想变化可能来自于精神方面的动因,也可能来自于现实利益方面的动因,或者是精神的动因与现实利益动因的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交叉和结合。

前面所述的个人思想构成中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动或改变都可能导致个人思想出现变化。在个人思想变化中利益方面的动因则较为复杂。每一个人都存在着利益选择,即利己与利他思想意识的并存。这种利己利他的个人思想变化的动因,一方面来自于个人在精神层面对利益的认知及取舍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又来自于个人现实利益上的追求与维护。这两方面利益的动因在一些条件下可能是完全分开的,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又可能是相互影响和部分结合的。或者是为利他利益的选择,而出现个人思想的变化;或者是为了利己的利益选择而出现的思想变化。利己与利他的利益选择在某些方面的融合和分离都会导致个人思想在某些方面的变化。

个人思想的变化往往是要受制于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个人精神层面的因素;二是个人利益层面的动因;三是社会道德、法律、制度、习俗及日常生活规则的影响和作用。个人思想变化往往会在这三种因素集合影响的框架下形成并作出选择。

个人思想的价值。个人思想是个人思维活动的结果,它是个人理性的思考、认识、判断的集合。个人思想是个人言行的决定性的因素,指导和决定了个人在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内容和方式。个人思想是个人精神空间的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它带给个人现实的思考、未来的想象和对理想的追求。每个人对现实的思考、未来及理想的追求是各不相同的,但在每一个个人思想中同样存在着这种思考、想象和理想的空间和目标,并在某些方面成为个人生存、生活、发展、奋斗的动力和希望。每一个人的思想也形成了充满个性特征的个人文化,它促成了个人信仰、价值观、生活理念、知识能力和水平、情感、语言、行为方式内在外在的表现,形成了个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对各种事物的认知、理解、思考和判断,个人思想也形成了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个人思想也形成了个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行为的存在,如个人对职业、工作、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交易、安全、风险的认知及偏好均是个人思想对经济行为选择与支配的结果。

个人的思想还决定了个人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组织或团体、与社会交往的内容或形式,影响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选择的空间和位置。个人的思想也可能会由于这一思想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观点,或是存在着先进、创新、独特、极端、偏激的内容和影响力,而影响到他人、影响到社会。社会的思想文化体系及人类的思想进程无不包含着无数个人思想的内容,是个人思想的集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