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基础——组织社会学视野的分析》简介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基础——组织社会学视野的分析》这本书是由刘圣中创作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基础——组织社会学视野的分析》共有41章节
1
政党与国家建设:理解中国政治的维度(代丛书序)
林尚立 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始于辛亥革命之后。辛亥革命不仅终结了绵延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而且终结了将传统中国社会和民众整合一体的帝国体系。因而,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就...
2
序
中国大陆学术界开始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官僚制(科层制)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这一理论对学术界,尤其是对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提供了一种...
3
导论 作为一种组织现象的公共行政——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综述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是一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概念。一般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当前称作当代,而当代中国公共行政则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开始就出现的一种现象[1...
4
第一节 公共行政组织研究的中国视野
当前国内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研究一般侧重于行政制度和行政行为,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它们要么从宏观的政治体制层面,要么从微观的官僚个体行为层面来探讨中国公共行政。...
5
第二节 从韦伯的理性科层制到汉学的组织文化模型
在西方公共行政与组织理论的著作中,我们主要应该关注两类书籍:一类是普通的组织理论的研究著述;另一类是对中国公共行政进行组织研究的作品。在第一类著作中,我们首先要...
6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方法下的考查
受到这种方法的启发,本书试图运用这种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来分析和解构当代中国公共行政,这种方法不是宏观的,也不是微观的,而是中观层面的。这种方法处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7
第一章 概念与理论模型
在导论中我们明确了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体制模式是一元双塔结构。那么究竟什么是一元双塔结构?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和旧有概念之间存在什么区别?...
8
第一节 各种概念的内涵及其模糊性
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人们对中国公共行政体制的概括出现了多种观点,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分别对中国行政体制进行了特定的总结,他们有的发现管理主体中党和政府的二元性,提出...
9
第二节 一元双塔结构的模型分析
作为公共行政最有影响的两个科层体系,党与科层制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概念来概括,即“一元双塔结构”。那么一元双塔结构究竟是一个什么模式呢?我们可以先参考一下匈...
10
第三节 党的政治整合与科层制政府
在前面对一元双塔结构的总体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党在这一结构中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党在保证对科层制政府的绝对领导地位的同时,发挥政府科层体制的主动性,进行具体的...
11
第二章 党的发展历程与政治整合
前面提到,中国公共行政的最大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公共行政的统一协调与整合作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公共行政的决定性影响。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国国家建设以及远期...
12
第一节 党的发展历程:从政治革命到社会整合
第一节 党的发展历程:从政治革命到社会整合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现在经历了92年的历史。这段不短的历史展开了中国共产党经历的艰难历程:从政治革命到执掌政...
13
第二节 党的政治整合动力:意识形态
作为一个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持久不懈地进行着这种不间断的、伟大的社会实验?它的这种持久的理想动力来自哪里?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思和研究。众所...
14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功能
意识形态是党整合社会的根本性动机,它是激励党建立宏伟理想并整合政治权力来实行之的重要原因。意识形态的形成经历了党在建立初期的革命理想的不断明确、新中国建立时期的...
15
第三章 党的政治整合途径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价值成为党整合社会的根本动机。这种价值观念促成党追求整体社会的统治和设计,不断地制定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平衡社会财富的政策。党通过组...
16
第一节 意识形态整合:思想教育
前面论述了党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正是这些重要的功能使得党特别重视意识形态的工作。在党的建设初期,一些出色的革命家也是意识形态家(中国共产党称作思想家),如毛泽...
17
第二节 组织整合:党员、组织与干部任免权
邓小平说过:“思想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28]也就是说,思想工作完成后要继续进行的重要工作环节就是组织工作。如何将思想路线贯彻执行必须依靠有效的...
18
第三节 纪律控制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重视的、在战争中逐渐强化的纪律性也构成了它重要的自我控制手段。中国共产党是在苏联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的,所以苏联共产党的纪律经验直接影响...
19
第四节 工作整合:归口管理与请示报告制度
前面论述的党的政治整合手段主要是在思想、组织方面,除了这些方面,党进行政治整合的其他重要手段还体现在工作管理中。这些手段主要包括归口管理、请示报告制度和计划经济...
20
第四章 科层制政府及其行为
前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政治整合手段,从意识形态、组织建构、纪律控制、工作管理几方面将庞大的国家与超大规模的社会整合在一起,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持续不断地社会改...
21
第一节 科层制政府的行政:政治化、意识形态性与人格化
从组织社会学角度分析,中国官僚机构的行为带有非常明显的党组织的特色。也就是说,党的组织行为模式通过它的各种整合手段渗入官僚体系内部,从而影响了科层制政府的组织结...
22
第二节 人事不确定性
前面在分析人格化组织的时候涉及组织人事的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人格化组织的核心问题。人格化组织的根本特征就是在组织人事关系上的人格依附,其他人格化表现都是以这一...
23
第三节 体制外协调
科层制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体制外协调。体制外协调是指自身协调能力的不足,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的协调来维持组织的生存。中国共产党的国家科层制从产生之初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具...
24
第四节 组织自主性
对科层制政府考察的第四个方面是组织自主性。我们可以利用美国学者詹姆斯·Q·威尔逊(James Q.Wilson)的研究成果来开始这方面的分析。威尔逊在研究美国官...
25
第五章 党政组织关系内的双重领导体制
一元双塔结构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之后逐步确立起来的国家行政体制。这一体制模式确保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整合,成为稳固中国共产党政权重要的组织工具。这一...
26
第一节 三重张力关系
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整合依靠宏大的一元双塔结构的体制,这一体制在具体运行中实际上面临着三重主要的张力关系。这三重张力关系分别是:(1)党与科层制政府的张力;(2)中...
27
第二节 双重领导体制
前面所述的三个组织张力实际上给中国共产党建立国家行政体制提出一个难题,如何将这三种组织张力有效地平衡和协调,创造一个富有创造主动性、平衡性的互动关系。这三个张力...
28
第三节 条块之间的冲突
双重领导体制希望解决的问题就是前文所述的一体化格局中存在的三种张力。这三种张力在现实中集中表现在条与块之间的冲突上。“条”是人们对部门体制的一种形象的称呼,因为...
29
第四节 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那种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地方利益所采取的各种违背中央政策法规、甚至牺牲国家利益的不合法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地方保护主义是弱势地方政府为了本地...
30
第六章 整合型党政关系下的统一化行政
在前面论述了一元双塔结构的组织构造和运转机制以后,我们马上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一结构下的行政行为有什么样的特殊表现。我们在导论中已经对这种行政进行了概括:统一化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