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访问因特网

6.5 访问因特网

因特网即Internet,是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络,它储存了大量的信息,并给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目前,因特网提供的服务有Web服务、文件传输服务、电子邮件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各种服务。

6.5.1 WWW

WWW(world wide web)也称Web、3W或万维网,它是Internet上应用最广泛的服务项目之一。 它采用浏览器/服务器工作模式,通过Web服务器向客户提供网页信息浏览服务。 用户只要使用一种称为浏览器的工具软件,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浏览这种网页信息。

Web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时候,是以网页的文件形式给用户提供服务的。 网页文件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制作,它能将文本、语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元素组织到一起,为客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在网页内部可以制作超链接,用户可以通过超链接方便地在网页之间跳转。 当用户访问某个页面的时候,用户在浏览器端输入需要浏览的页面的地址(URL),浏览器即可从服务器端下载信息到浏览器并以HTML规定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在浏览器和服务器通信的过程中,使用HTTP协议来进行信息的交互。 目前,Web服务已包含几乎所有的其他网络服务功能,如软件下载、电子邮件发送和网上聊天等,均可在WWW网页上进行。

Web是以网页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网页就是指用户在浏览器中所看到的页面。 每一个Web服务器上都存放着大量的网页文件,这些网页文件形成了一个网站,其中默认的封面文件,即访问一个网站时看到的第一个页面,称为主页。 Web服务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在页面之间方便跳转,完成这个跳转工作的就是超链接。 超链接是包含在每一个网页中的能够连接到万维网上其他网页的链接信息。 一个网站内部的网页文件之间通过超链接相互联系起来,网站和网站之间也可以通过超链联系接起来。 用户浏览网页的时候,当鼠标指针指向超链接位置时,就会立刻变成一个手形,用户可以单击这个链接,即可跳转到它所指向的网页或者网站的主页中。 在制作网页的时候,为了能够说明各种文字的形式和超链接的位置,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来进行网页制作。 HTML用来描述如何将文本格式化,它由大量的标记构成。 网页就是一个由HTML语言编写出来的文本文件,是包含标记命令的纯文本。 正是通过将标准化的标记命令写在HTML文件中,使得任何万维网浏览器都能够阅读和重新格式化接收到的万维网页面。 值得注意的是,HTML并不是程序设计语言,它只是一种标记语言,其目的在于运用标记(tag)使文件达到预期的显示效果。

HTML文件中的各种标记都是“<标记名>文件内容</标记名>”这种格式,其中每个标记内都可以有若干个属性。 常用的标记语言如下:

<P> …</P> 分段标签 <br> 换行标签

<Center>…</Center> 居中标签 <hr> 水平线

<H1>…</H1> 项目标题标签  <ahref=地址>超链接提示</a> 超链接

<Table></Table> 表格  <TR> 定义表的一行

<TH> 定义表头  <TD> 定义单元格数据

<frameset> 设定框架

在使用上述标签进行页面布局时,需要使用标签的属性进行设定,常用的属性如下:

Target= _blank/_top  新网页打开位置

Align=left/center/right  对齐方式

Width=像素点/百分比  宽度

Height=像素点/百分比  高度

Border=像素点  边框粗细

Cellspacing=像素点  单元格间的间隔宽度

Cellpadding=像素点  单元格边界与内容的间隔距离

Align=left/center/right  单元格内容的水平对齐方式

Valign=top/middle/bottom/baseline  单元格内容的垂直对齐方式

Rowspan=n  本单元格占n行

Colspan=n  本单元格占n列

Nowrap  自动换行属性

一个HTML文件必须遵循固定的结构,一般来说,HTML文件的基本结构如下:

<html>…</html>.  定义HTML文件的开始和结束

<head>…</head>.  描述HTML页头部区的开始和结束

<title>…</title>.

设置显示在浏览器标题栏中的文字,在<head></head>标记内部出现:

<body>…</body>. 定义HTML正文的开始和结束,网页的显示内容都在这里

例如:

<html>

<head>

<title>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title>

</head>

<body>

<h1>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欢迎您! </h1>

<h2>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各部门介绍<h2>

</body>

</html>

此页面在IE浏览器中浏览时看到的效果如图6.8所示。

图6.8 网页浏览界面

可以看到,<title></title>中的内容显示到了标题栏中,而<body></body>中的内容显示在了浏览器的网页部分。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对浏览器的网页部分进行格式设置,这就需要使用其他标记。

当服务器提供了网页之后,用户就可以在浏览器端通过输入网页文件的地址来访问网页文件。 Web中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e Locator,URL)来标记网页中的文件,URL是Web浏览器上指定Internet信息位置的表示方法。

URL的格式通常为:

资源类型://域名/路径/文件名

资源类型表示URL地址采用的协议,如http://表示采用HTTP的WWW服务器,ftp://表示采用FTP的FTP服务器。

域名就是用户所访问的网站的名称,也可以是该网站的IP地址。 在域名的后面是用户要访问的网页文件的路径名称,一般主页文件放在网站的默认根目录下面,而其他文件放在特定的目录下面。

文件名是用户所访问的网页的名称,一般以html或者hml作为扩展名,如果是动态网站,则以asp等作为扩展名。

当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面输入URL后,浏览器就会和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服务器将对应的网页文件发送给服务器。 在这一过程中,浏览器和服务器通信的时候使用的是前面介绍过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当用户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要访问的网站地址时,最前面会给出使用的传输协议,若没有输入其他协议,HTTP则会直接应用。

6.5.2 使用Internet Explorer(IE)进行WWW浏览

在使用Internet提供的网页浏览服务时,需要使用浏览器软件,该软件能够帮助用户方便地浏览网络信息。 常用的浏览器有IE(internet expolor),以及以IE为内核的各种浏览器,包括360浏览器、腾讯TT等。 其中,IE是微软公司和Windows捆绑在一起的一个浏览器,当Win⁃dows安装完毕后可以直接使用。

IE浏览器启动后的界面如图6.9所示,用户可以在地址栏里面直接输入所要浏览的地址,浏览器将返回该地址的网页文件供用户浏览。 如输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网址“http://www.cqucc.com.cn”,再按“Enter”键,就可以调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网站的首页。 其中,这里的“http://”是可以省略的,IE能够自动地附加这个协议。 但是如果要访问FTP服务器,“ftp://”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的格式必须严格遵循。

浏览器窗口主要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网页显示区和状态栏等组成,如图6.9所示。

图6.9 IE浏览器界面

IE工具栏上默认放置了一些最常用的按钮。

•“后退”按钮:返回浏览当前页面之前的前一个页面。

•“前进”按钮:返回浏览当前页面之后的下一个页面。

•“停止”按钮:停止当前页面的调用。

•“刷新”按钮:重新从服务器上读取当前页面。

•“主页”按钮:浏览系统设置的主页。

•“搜索”按钮:确定是否在窗口左侧显示搜索栏。

•“收藏夹”按钮:确定是否在窗口左侧显示“收藏夹”内的网址。

•“历史”按钮:确定是否在窗口左侧显示上网的历史记录。

•“打印”按钮:单击该按钮,将打印当前页面。

浏览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定制具有自己风格的浏览器。 主要使用到的操作有:

(1)默认主页的设置

主页就是每次启动IE时直接访问的用户页面,用户可以把自己经常使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设为主页,这样每次启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进入该页面,在用户浏览其他网页的过程中,也可以单击工具栏中的主页按钮返回自己所设置的主页。

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命令,弹出“Internet选项”对话框,如图6.10所示。 选择“常规”选项卡,在“主页”选项组中单击“使用当前页”按钮,则将当前网页设为主页,或者直接在“地址”文本框中输入新主页地址。 此外,可以在IE浏览器的图标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同样可以打开“Internet选项”对话框进行主页设置。

图6.10 IE主页设置

(2)定制工具栏

用户可以自定义工具栏上的按钮图标。启动IE并选择“查看”→“工具栏”→“自定义”命令,弹出“自定义工具栏”对话框,如图6.11所示。 然后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IE工具栏进行调整了。

(3)整理收藏夹

对于用户经常使用或者感兴趣的网站,用户可以将其添加到收藏夹中,方法是选择“收藏”→“添加到收藏夹”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网页的名称,单击“添加”按钮即可。当收藏夹中的站点或者网页过多时,就需要整理收藏夹,选择“收藏”→“整理收藏夹”命令,弹出“整理收藏夹”对话框,此时可以完成收藏夹中数据的整理,如图6.12所示。

(4)清除地址列表和删除临时文件

如果不想让别人知道用户所访问过的地址,只需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卡,单击“历史记录”选项组中的“清除历史记录”按钮即可。

图6.11 “自定义工具栏”对话框

图6.12 “整理收藏夹”对话框

用户访问过的网页,IE会自动将它们保存在临时文件夹中。 如果想清除这些文件,只需选择“查看”→“Internet选项”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卡,单击“Internet临时文件”选项组中的“删除文件”按钮即可。 临时文件被删除后,将不能进行脱机浏览。

6.5.3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又称E⁃mail,它使用方便,传递迅速,费用低廉,不仅可传送文字信息,而且还可附上声音和图像,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多和最受用户欢迎的服务项目之一。 在使用电子邮件服务的时候,用户只需知道收件人的E⁃mail地址,就可以像通常寄信一样,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网上的收件人。 通常,当用户发送一封电子邮件后,用户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会把邮件发送到收件人使用的邮件服务器,并放在其中的收件人邮箱中,收件人可随时上网,到自己使用的邮件服务器进行读取。

现在网站一般提供免费电子邮箱和收费电子邮箱两种服务。 收费电子邮箱每年收取固定费用,提供给用户更加可靠和功能更加强大的服务,一般的企业和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可以申请收费的电子邮箱,获得更佳的服务质量。 免费电子邮箱是不需要付费就可以长期使用的电子邮箱。 免费邮箱的申请很方便,又节省资金,因此在普通的上网用户中比较普及。 现在普遍使用的即时通信软件QQ就捆绑了电子邮箱的服务,当用户申请成功一个QQ账号后,单击QQ软件上面的邮件图标就可以进入自己的邮箱了。

当用户申请成功邮箱之后,就可以登录自己的邮箱收发电子邮件了。 用户登录的时候,只需要在申请邮箱的网站中对应的位置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成功登录邮箱。 当用户给其他收件人写电子邮件的时候,收件人的地址使用的格式是:

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地址

符号“@”左侧的用户名是接收用户在邮件服务器上注册时采用的信箱名,右侧的邮件服务器地址是接收邮件服务器在Internet中的域名,也就是用户注册时的网站域名。 用户在发送电子邮件的时候,还可以采用抄送、密送等方式一次将同一邮件发送给多个收件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中,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进行邮件的收发,此时,电子邮件从用户自己的个人电脑发送到自己所申请的邮箱所在邮件服务器时,使用的是HTTP协议。 同样的,收件人利用浏览器登录自己的邮箱,从邮箱所在邮件服务器接收信息到自己的浏览器显示,使用的仍旧是HTTP协议。 但是,在发件人的邮箱所在服务器将信件发送到收件人的邮箱所在服务器的时候,两个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送要使用专门的电子邮件协议SMTP协议。

在用户使用电子邮件服务的时候,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需要使用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 广泛使用的电子邮件传送协议中的发件协议是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收件协议是POP3(post office protocol,邮局协议)。

SMTP是TCP/IP中的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所规定的就是在两个相互通信的SMTP进程之间应如何交换信息,即电子邮件如何在Internet中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的TCP连接来传送,是用来管理电子邮件发送工作的协议。

POP3是邮局协议3,这里的3为版本,用于访问存放用户邮件的服务器,接收服务器上自己邮箱中的电子邮件。 基于POP3和SMTP的电子邮件软件(如Outlook Express等)为用户提供了许多方便,它允许用户不使用浏览器,而是直接使用这一电子邮件收发软件来进行邮件的管理和收发。 在使用这一软件的时候,当用户利用软件登录邮箱时要读取邮件,此时使用POP3协议,而当用户发送邮件的时候使用SMTP协议。 因为POP3提供了POP服务器收发邮件的功能,电子邮件软件就会将邮箱内的所有电子邮件一次性地下载到用户自己的计算机中。

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的中文名称为“多用途Internet邮件扩展协议”,它增强了SMTP,统一了编码规范,解决了SMTP仅能传输ASCII码文本的限制。 MIME定义了各种类型的数据,如声音、图像、表格和应用程序等编码格式,人们通过对这些类型的数据进行编码,并将它们作为电子邮件中的附件进行处理,就可以保证这些内容被完整和正确地传输。 目前,MIME和SMTP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E⁃mail系统中。

6.5.4 搜索引擎

在万维网中用来进行搜索的程序叫作搜索引擎。 一般所说的“搜索引擎”,实际上是指一些实现了搜索引擎技术、具有强大查询能力的网站,这些网站为了方便人们从网上查找信息,便建立了各自的查询资料库,向人们提供全面的信息查询,所以,人们就把这些站点的查询服务称为“搜索引擎”。 在建立资料库的时候,可以通过搜索软件到因特网上的各网站收集信息,找到一个网站后可以从这个网站再链接到另一个网站,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一个很大的在线数据库供用户查询;也可以利用各网站向搜索引擎提交网站信息时填写的关键词和网站描述等信息,经过人工审核编辑后,如果认为符合网站登录的条件,则输入到分类目录的数据库中,供网上用户查询。 现在,比较大一点的网站都提供了信息搜索服务,用户只需输入要搜索的关键字,即可查找到所需的资料,如可以从网上搜索含有相关内容的网站、网页、新闻、游戏和免费软件等。 常用的著名搜索网站有搜狐、百度、新浪和网易等,如图6.13所示。

图6.13 搜索网站

6.5.5 文件传输FTP

FTP(File Transportation Protocol)即文件传输协议,是因特网上使用得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之一,它的功能是在网络上两台计算机间进行文件的远程传输。 用户可以从远程计算机上通过下载获取文件,或者把用户自己的文件通过上载传送到远程主机上去。 FTP屏蔽了各计算机系统的细节,如计算机存储数据格式的不同,文件的目录结构和文件命名规定的不同,对于相同的文件存取功能操作系统使用命令的不同,访问控制方法的不同等,因而FTP适合于在异构网络中任意计算机之间传送文件。

文件传输协议FTP在主机之间传送文件的时候,主机之间利用运输层的TCP协议来建立连接。 与其他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不同的是,FTP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要建立双重连接:一个是控制连接,一个是数据连接。 首先,FTP利用TCP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控制连接,用于传递控制信息,如文件传送命令等。 客户机可以利用控制命令反复向服务器提出请求,而客户机每提出一个请求,服务器便与客户机建立一个数据连接,用于实际的数据传输。一旦数据传输结束,数据连接也随之撤销,但控制连接依然存在,直至退出FTP。

6.5.6 远程登录Telnet

在计算机网络的早期,要完成大型的任务必须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计算机,Telnet的应用帮助人们实现了这一功能。 Telnet远程登录服务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操控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它能够让用户登录到远程主机上,把自己的计算机与远程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联系起来,这样用户就可以使用远程计算机来完成工作。 Telnet命令使得终端使用者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输入命令,而这些命令则会在远程计算机上运行,对于用户来说,就像直接在远程计算机的控制台上输入命令一样。

要使用Telnet协议进行远程登录,必须在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上安装有包含Telnet协议的客户程序,同时远程计算机上也必须安装有Telnet协议的服务器程序。 为了能够使得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建立连接,客户程序必须知道远程主机的IP地址或者域名,这样就可以远程登录到服务器端了。 使用远程登录的时候,用户同时还需要作为该服务器的授权用户,即需要知道登录所用的“登录标识”和“口令”。 在使用Telnet登录时,用户通过输入“Telnet IP地址”这一命令,首先将本地主机与具有相应IP地址的远程主机建立连接,然后将本地终端上输入的用户名和口令传送到远程主机,用户就可以对远程主机进行操作。 操作完成后,远程主机将输出的数据送回本地终端,当所有的操作完成后,本地终端和远程主机的连接将撤销。

远程登录服务能够使得用户共享功能强大的主机,完成自己的任务。 但是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个人计算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远程登录技术存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对于远程主机来说很容易遭到攻击,导致资料的损害和泄露,因此,远程登录技术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

6.5.7 电子公告栏BBS

电子公告栏又称公告牌、论坛、BBS。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就是“公告板系统”。 目前人们最常使用的是建立在因特网上的论坛。 例如,打开浏览器后,进入百度网站,点击“贴吧”就可以进入百度贴吧。 在某个特定的贴吧内,可以浏览别人发表的帖子和其他用户的回复,要发表自己的帖子时,把事先写好的文章复制上去或者临时打上去就行了。 一般来说,论坛中只允许注册过的用户上去发帖子和进行回复。

6.5.8 即时通信软件与腾讯QQ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软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软件,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可以让多个用户同时进行在线信息交流。 自即时通信软件面世以来,即时通信的功能日益丰富,不仅能够完成文字信息的交流,而且可以进行文件传输,语音和视频聊天,远程控制等操作。 如今,即时通信软件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

目前,常用的即时通信软件包括QQ、MSN、UC等软件。 其中,腾讯QQ以其良好的易用性和强大的功能获得了用户的肯定,QQ软件国内使用者最多。 在通信功能方面,QQ软件提供了文字、语音和视频交流三种不同的方式。 在进行传统的文字交流时,QQ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文字的格式,同时增加了QQ表情,甚至可以自定义动态表情,支持网友自定义显示系统表情。 而QQ软件的语音和视频聊天功能,可以让人们利用互联网实现语音和视频通信而不用支付任何附加费用。 除了具有基本通信功能外,QQ还具备在线文件传输和离线文件传输功能,方便用户之间信息的共享。 QQ还提供了群组功能,用户可以加入其他用户创建的QQ群,或者当自己的等级达到要求后创建自己的用户群。 群内提供多用户信息交流的平台和文件共享的平台,QQ群组功能实现了多人一起交流、讨论、信息分享的功能。 此外,QQ还在用户信息管理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分组,将不同的其他用户放入不同的分组进行管理,对不同的用户可以设置不同的操作,如隐身对其可见等。

6.5.9 博客

Blog,中文称为网络日志或部落格,或者称为博客,是网上一个共享空间,用户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个人内容。 通常的博客网站都是一种由个人管理的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现在一般大型综合网站都提供了此项功能,如新浪、网易等。

Blog以网络作为载体,用户可以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是一个综合性平台。 一般说来,一个博客(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博客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以及其他与主题相关的媒体,并且博客允许其他浏览用户以互动的方式和博客拥有者交流信息。 目前,博客已经成为网上用户技术交流、心得体会发表的重要途径之一。

习 题

1.填空题(1)①128.36.199.3 ②21.12.240.17 ③183.194.76.253 ④192.12.69.248⑤89.3.0.1 ⑥200.3.6.2

以上各网络的类别分别为: 是A类, 是B类, 是C类。

(2)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是_____和_____。

(3)开放互联(OSI)模型描述_____层协议网络体系结构。

(4)HTML语言可以用来编写Web文档,这种文档的扩展名是_____。

(5)因特网中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为_____。

(6)在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中,远程登录所使用的命令是_____。

(7)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是_____。

(8)根据Internet的域名代码规定,域名中的.com表示_____机构网站,.gov表示_____机构网站,.edu代表_____机构网站,.net代表_____机构网站。

2.简答题

(1)IP地址是如何定义的? 共分为几类? 如何辨别?

(2)什么是域名系统,其作用是什么?

(3)目前常用的Internet接入方式有哪些?

(4)网页制作的原则及过程是什么?

(5)Internet上有哪几种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