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档案

1.《江苏省善后救济调查报告底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廿一-2-208

2.《各省市善后救济初步调查概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廿一-2-221

3.《浙江省善后救济资料调查报告》,龙泉市档案馆,13-3-174

4.《抗日战争中人口与财产所受损失统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一一六-270

5.《关于吴江县并圩工程涉及江浙两省水利关系问题的查勘报告》(1961年2月14日),江苏省档案馆,3224—永久—115

6.《1961年全省人口变动情况资料》,江苏省档案馆,3133—永久—1961

7.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规划要点》第二册,1959年6月,江苏省档案馆,3224—长期—654

8.《江苏省历年水利资料汇编》,江苏省档案馆,3224—永久—1954

9.《江苏省农田水利统计资料汇编》(1957年),江苏省档案馆,3224—长期—1958

10.江苏省水利厅:《太湖水利轮廓资料》,1955年6月,江苏省档案馆,3224—长期—201

11.中共江苏省水利厅党组:《关于吴江县并圩工程影响浙江排水问题的查勘报告》(1961年3月2日),江苏省档案馆,3224—永久—115

12.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太湖流域低洼圩区典型调查研究报告》(1963年6月),吴江市档案馆,2012—2—35

13.《水利十年》(1959年10月),吴江市档案馆,2012—1—9

14.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农水局:《吴江县二十三年来水利工程情况总结》(1973年5月4日),吴江市档案馆,2011—1—51

15.吴江县水利局:《吴江县水文调查报告》(1959年),吴江市档案馆,2012—1—10

16.吴江县革命委员会农水局:《吴江县关于水系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1970年9月16日),吴江市档案馆,2011—1—46

17.吴江县水利局:《吴江县当前水利基本情况调查报告》(1962年8月3日),吴江市档案馆,2012—2—31

18.吴江县水利局:《吴江县冬季水利建设情况汇报》(1987年1月),吴江市档案馆,2012—2—139

19.《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表》(1961年1月1日—12月31日),无锡市档案馆,B15—4—6

20.无锡市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关于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报告》(1979年5月7日),无锡市档案馆,B67—1—3

21.无锡市卫生防疫站:《1978~1979两年太湖水质监测情况小结》(1979年12月),无锡市档案馆,B67—1—6

22.《无锡市环境现状评价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无锡市档案馆,B67—1—81

23.《环境保护工作汇报》(1986年4月),无锡市档案馆,B67—1—73

24.《运河无锡段水质一九八○年监测总结》,无锡市档案馆,B67—1—14

25.《运河水系无锡段1973~1977年水质污染状况调查总结》,无锡市档案馆,B67—1—2

26.《无锡市深井水污染调查报告》(1979年12月),无锡市档案馆,B67—1—15

27.《无锡市近三十年来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一)(1958年),无锡市档案馆,B15—3—19

28.《解放后至1961年历年人口统计年报及解放前人口资料》,无锡市档案馆,B15—4—6

29.镇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镇江市地表水水质状况》(1981—1982),镇江市档案馆,D55—1—3

30.镇江市环境保护局:《镇江市环境质量报告书》(1991年度),镇江市档案馆,D55—1—77

31.《一九八八年江苏省环境统计资料》,镇江市档案馆,D55—1—32

32.《关于本市建国、解放十年史水利部分的报告》(1959年),镇江市档案馆,C62—7

33.《浙江省各县市历年(1948至1951)户口数字增减比较表》,浙江省档案馆,J116—7—95

34.《三年来浙江省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初步总结》,浙江省档案馆,J121—5—031

35.《浙江省水利建设基本情况》,浙江省档案馆,J121—5—032

36.《浙江省廿八年至卅二年度(1939~1943年)人口静态动态统计》,浙江省档案馆,B45—29—2—24

37.杭州市统计局编:《1949~1958杭州市发展国民经济十年来伟大成就》(1959年9月),杭州市档案馆,D3—1—4

38.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本市水利建设情况及今冬明春意见》(1962年12月13日),杭州市档案馆,62—1—29

39.《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三年人口重点调查表》,杭州市档案馆,87—3—255

40.《城市人口迁移状况统计表》(1962年),嘉兴市档案馆,44—1—202

41.《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表》(196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嘉兴市档案馆,44—1—202

42.嘉兴县农业水利局:《嘉兴县冬修水利情况报告和今后意见》(1956年3月2日),嘉兴市档案馆,31—1—3

43.《太湖流域二省一市水利血防调查——嘉兴县水利情况汇报提纲》(1970年8月),嘉兴市档案馆,32—1—4

44.《湖州市一九五三年人口户数总情况》,湖州市档案馆,W65—7—22

45.《吴兴县、湖州市历年人口统计》(1935~1958),湖州市档案馆,W65—12—5

46.《吴兴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情况统计表》(1955年12月),湖州市档案馆,W65—9—1

47.《嘉兴地区历年城镇人口统计资料》(1960年6月16日),湖州市档案馆,W48—8—38

48.《苏州河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任务书资料(初稿)》,上海市档案馆,B11—2—112

49.《市人委公用事业办公室关于制止黄浦江水质恶化的文件》(2),上海市档案馆,B11—2—123

50.《为坚决制止黄浦江水质继续恶化而努力》(1965年9月18日),上海市档案馆,B256—2—116

51.《关于黄浦江水质的变化和改善措施的报告》,上海市档案馆,B11—2—112

52.《苏州河区域污水直接放洩长江对渔业影响初步调查报告(摘要)》(1964年12月),上海市档案馆,B257—1—4007

53.《关于黄浦江水质的变化和改善措施的报告》,上海市档案馆,B11—2—123

54.《上海市自来水公司革命委员会一九七三年水质情况总结》,上海市档案馆,B226—3—321

55.《本市地下水污染的情况》(1974年12月14日),上海市档案馆,B246—2—1126

56.《一九六七年桃浦地区水质调查报告》(1967年)上海市档案馆,B246—2—92—53

57.《关于工业废气废水影响居民健康和农业生产的情况报告》(1961年11月2日),上海市档案馆,B54—2—1336

58.《关于本市自来水恶化情况的报告》(1965年8月),上海市档案馆,B256—2—231

59.《太湖流域面积和水面积复核说明及成果总表》(1964年8月),上海市档案馆,B45—2—425—63

60.《上海市人口自然变动和死亡原因统计资料摘编》(1951~1972年),上海市档案馆,B242—2—237

61.《关于上海人口工作的报告》(1957年10月30日),上海市档案馆,B166—1—081

62.《关于上海市人口情况和市民经济生活资料》(1955年1月),上海市档案馆,B25—2—6—38

63.《七百年来上海人口变迁资料》(1954年12月),上海市档案馆,B25—2—6—57

64.《世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各会联合办事处工作报告》(上、下册),上海市档案馆,Q117—4—42

报刊

1.《申报》,1876—1949年

2.《浙江商报》,1922年

3.《浙江公报》,1917—1923年

4.《浙江省政府公报》,1927—1949年

5.《江苏水利协会杂志》,1918—1923年

6.《太湖流域水利季刊》,1927—1931年

7.《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季刊》,1936—1938年

8.《交通公报》(北京),1927年

9.《建设委员会公报》,1930—1931年

10.《铁道公报》,1928—1937年

11.《国有铁路统计月刊》,1933—1936年

12.《铁路杂志》,1936—1937年

13.《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1932—1937年

14.《运务周报》(上海),1946—1947年

15.《统计月报》(南京),1937年

16.《交通经济汇刊》,1930年

17.《道路月刊》,1934年

18.《江苏建设》,1934年

19.《浙江省建设月刊》,1935年

20.《新上海》,1934年

21.《沪大周刊》,1931年

22.《暨南周报》,1925年

23.《調査月報》(東京),1943—1944年

史料集

1.〔清〕徐用福编:《横桥堰水利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

2.浙西水利议事会编:《浙西水利议事会年刊》第1期,1918年印行

3.水利委员会编:《泖河测量报告书》,1915年印行

4.胡雨人编:《江浙水利联合会审查员对于太湖局水利工程计划大纲实地调查报告书函》,出版地、出版机构不详,1921年印行

5.胡雨人:《民国十年水灾后调查报告》,出版项不详

6.胡雨人:《治湖箴言》,出版项不详

7.浙江壬戌水灾筹振会编:《浙江壬戌水灾筹振会报告书》,出版时间不详

8.江苏水利协会编:《江苏水利协会民国十一年常会议决案》、《江苏水利协会民国十二年常会议决案》,1922—1923年印行

9.水利议事会编:《浙西水利议事会年刊》,1931、1933年印行

10.浙江省水利局编:《浙江省水利局总报告》,1935年印行

11.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编:《1950年华东区水文资料》(第三册太湖运河区),1952年印行

12.中央水利部南京水利实验处编:《长江流域水文资料》(第十辑太湖区),1951年印行

13.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廿四年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4.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廿九年辑),1940年版

15.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三十四年辑),1945年版

16.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事业公司1948年版

17.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处编:《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统计》,1946年印行

18.《浙江省民国卅五年户口统计》,浙江图书馆古籍部藏

19.建设委员会编:《建设委员会工作计划概要》,1930年印行

20.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编:《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建设》,扶轮日报社1937年版

21.上海市地方协会编:《民国二十二年编上海市统计》,1933年印行

22.上海市地方协会编:《民国二十三年编上海市统计补充材料》、《民国二十五年编上海市统计补充材料》,1935、1936年印行

23.上海市年鉴委员会编:《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市年鉴》,上海市通志馆1935年印行

24.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民国二十五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6年版

25.上海市通志馆年鉴委员会编:《民国二十六年上海市年鉴》,中华书局1937年版

26.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浙江省》,1933年印行

27.浙江省情展览会编:《浙江省情》,正中书局1935年版

28.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编:《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9.浙江省银行经济研究室编:《浙江经济年鉴》,1948年印行

30.唐有烈:《浙江省航政之概况》,浙江省航政局,1930年印行

31.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课编:《杭州市经济调查》,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1932年印行

32.建设委员会经济调查所统计课编:《中国经济志》(浙江省嘉兴、平湖),建设委员会统计调查所1935年印行

33.陈一尘、钱公治编:《嘉区汇览》,维业广告社出版部1935年印行

34.《嘉善日报》社编:《嘉善概况》,1937年印行

35.世界红卍字会中华东南各会联合总办事处编:《八一三救济征信录》,1939年印行

36.(伪)维新政府行政院宣传局编:《维新政府初周纪念册》,1939年印行

37.(伪)浙江省秘书处第一科编:《浙江省政府成立初周纪念特刊》,1939年印行

38.(伪)维新学院编:《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一月江浙皖实态调查汇集》,1939年印行

39.(伪)清乡委员会驻浙办事处第五处秘书室编:《经济与建设:太湖东南第二期清乡地区》,1943年印行

40.(伪)清乡委员会驻浙办事处第二处编:《民政与教育:太湖东南第二期清乡地区》,1943年印行

41.江苏省长公署统计处编:《江苏省政治年鉴》,1924年印行

42.贾子彝编:《江苏省会辑要》,江南印书馆1936年版

43.钱公治编:《无锡区汇览》,东吴书局1937年版

44.〔清〕邮传部、(北京政府)交通部编:《邮传部统计表》,1907—1911年印行

45.商办全浙铁路有限公司编:《商办全浙铁路有限公司报告》,1907—1911年印行

46.商办苏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编:《商办苏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报告》,1908—1913年印行

47.商办苏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编:《商办苏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自丙午开办至己酉年底止)报告总册》,出版时间不详

48.商办铁路公会编:《商办铁路公会第四次报告》,1909年印行

49.(北京政府)交通部编:《交通部统计图表》,1912—1916年印行

50.(北京政府)交通部编:《交通部国有铁路会计统计总报告》,1915—1924年印行

51.(国民政府)交通部、铁道部编:《中华国有铁路会计统计总报告》,1927—1935年印行

52.交通部总务司第六科:《中华民国十七年交通部统计年报》,1931年印行

53.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航政编》,1931年印行

54.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1935年印行

55.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查课编:《沪宁沪杭甬铁路史料》,1924年印行

56.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京沪沪杭甬铁路民国十八年工作报告书附十九年上半年进行计划》,出版时间不详

57.京沪沪杭甬铁路特别党部监察委员会编:《一二八两路创痕》,京沪沪杭甬铁路特别党部执监委员会1933年印行

58.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京沪沪杭甬铁路一览(二十三年度)》,1935年印行

59.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二十二年各季度工作概况》、《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廿三年各季度工作概况》、《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廿四年各季度工作概况》,1933—1935年印行

60.沪宁沪杭甬铁路编查课:《沪宁沪杭甬铁路第三期旅行指南》,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1922年印行

61.张世桢编:《沪杭路屠家村港拆坝筑桥纪略》,出版地、出版机构不详,1925年印行

6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

6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79—2000年版

64.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1972—1989年印行

6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中国旧海关史料》,京华出版社2001年影印本

66.台北“国史馆”史料处编:《中华民国海关华洋贸易总册》,1982年影印本

67.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译编:《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关贸易报告集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州海关编:《近代苏州通商口岸史料集成》,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69.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中华书局1963年版

71.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民国上海市通志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72.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成文出版社、美国中文资料中心1977年影印本

73.苏州地区汽车运输史编写委员会编:《上川、上南、上松、苏福等公司概况》,1982年印

74.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年),1990年印行

75.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统计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印

76.中国共产党苏南区委员会办公厅编:《苏南情况汇编》,内部资料,1952年印

77.苏南区农民协会筹备会编:《苏南农村经济研究资料》(1950年1月10日),江苏省档案馆藏资料

78.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编:《江苏省水质污染调查资料汇编:一九七二——一九七五》,内部资料,1976年印

79.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测资料汇编》(1983年),苏州市档案馆藏资料

80.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苏南湖泊综合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61年印

81.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太湖水利文集》(第二集),1991年印

82.江苏省水利厅:《十年来江苏的水利建设》,1959年5月印

83.无锡市人民政府:《太湖水污染防治2000年规划完成情况资料汇编》,内部资料,2001年2月印

84.太湖流域引江济太办公室:《引江济太简报》,无印发时间

85.《无锡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十大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汇编》,2011年3月印

86.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苏南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8~2020)》,2009年10月印

87.无锡市人民政府:《无锡市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09年3月印

88.杭州市统计局、杭州市农业局:《杭州农村统计资料(1949~1987)》(下册),杭州市档案馆藏资料

89.江苏省林学会:《镇江低山丘陵地区林业考察论文选集》(1983年),江苏省档案馆藏资料

90.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苏南地区土壤调查报告》(1958年8月),江苏省档案馆藏资料

91.江苏省水利厅编:《江苏省1949~1962年水利统计》,1963年印

92.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市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8),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

93.上海市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处编:《2005年上海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94.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编:《光辉的六十载1949~2009上海历史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95.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编:《浙江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96.Imperial Chinese Railways Shanghai-Nanking Railway,eds.,Capital and Revenue Accounts for the Year ending 31st December 1910,Imperial Chinese Railways Shanghai-Nanking Railway,1911

97.Chinese Government Shanghai-Nanking Railway,eds.,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25-1929,Chinese Government Shanghai-Nanking Railway,1926-1930

98.Chinese Government Shanghai-Hangchow-Ningpo Railway,eds.,Annual Report for the Year 1925-1927,Chinese Government Shanghai-Hangchow—Ningpo Railway,1926-1928

99.外务省通商局编:《清国事情》,1907年印行

100.东亚同文会编:《支那经济全书》,1907—1908年印行

101.东亚同文书院大学学生调查大旅行指导室编:《东亚同文书院大学东亚调查报告书(昭和十五年)》,1941年印行

102.龙溪书舍编:《兴亚院大东亚省调査月报》,1988年复刻版

文集笔记

1.江伯训编:《中外新游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2.中华书局编:《新游记汇刊》,1928年印行

3.姚祝萱编:《新游记汇刊续编》,中华书局1935年版

4.余柏昭等编:《菲律宾华侨教育考察团日记》,中华书局1922年版

5.王桐龄:《江浙旅行记》,文化学社1928年印行

6.李天隐:《北游日记》,兰雪堂1931年印行

7.芮麟:《山左十日记》,太湖书店1934年版

8.丰子恺:《车箱社会》,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9.新运视察团编审组编:《东南》,扫荡报社1936年版

10.庄俞:《我一游记》,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1.舒新城:《漫游日记》,中华书局1945年版

12.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4.王韬:《王韬日记》,方行、汤志钧整理,中华书局1987年版

15.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叶圣陶:《叶圣陶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7.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6卷(日记),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李学通等整理:《翁文灏日记》,中华书局2010年版

19.詹同济编译:《新编詹天佑书信选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2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刘幼年生点校,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2.[日]曾根俊虎:《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范建明译,中华书局2007年版

23.[俄]金诗伯:《我在中国的六十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24.[法]李明著,郭强、龙云、李伟译:《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

25.[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26.[瑞士]阿道夫·克莱尔著,陈壮鹰译:《时光追忆——19世纪一个瑞士商人眼中的江南旧影》,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地方志

1.马宁主编:《中国水利志丛刊》,广陵书社2006年影印本

2.〔唐〕陆广微撰:《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宋〕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宋〕范成大撰:《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明〕归有光纂:《三吴水利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6.〔清〕金友理:《太湖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宗源瀚等纂:《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浙江舆图总局,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8.姜卿云编:《浙江新志》,正中书局1936年版

9.浙江省通志馆修,余绍宋等纂:《重修浙江通志稿》,浙江图书馆1983年誊印本

10.沈佺编:《民国江南水利志》,民国十一年(1922)木活字刊本

11.许瑶光修,吴仰贤纂:光绪《嘉兴府志》,光绪五年(1879)刻本

12.赵惟嵛修,石中玉纂:光绪《嘉兴县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

13.《嘉兴新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新志》,嘉兴建设委员会1929年印行

14.江峰青修,顾福仁纂:光绪《重修嘉善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

15.季新益、柯培鼎纂:民国《平湖县续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20)》,上海书店1993年影印本

16.于定等修,金咏榴纂:民国《青浦县续志》,民国二十三年(1934)刻本

17.陈传德修,黄世祚纂:民国《嘉定县续志》,民国十九年(1930)刻本

18.上海市文献委员会编:《上海人口志略》,1948年印行

19.浙江省人口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人口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

20.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人口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2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人口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2.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杭州市志》,中华书局1995—2001年版

23.临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安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

24.西天目山志编委会编:《西天目山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余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余杭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嘉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27.海宁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版

28.海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盐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9.嘉善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善县志》,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0.平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湖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1.桐乡市《桐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桐乡县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32.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州市志》,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33.德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德清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4.长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兴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5.安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上海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7.上海县水利局:《上海县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38.上海市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江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9.《松江县水利志》编志组编:《松江县水利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40.《青浦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浦水利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

41.上海市嘉定县水利局编:《嘉定县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2.宝山县水利局编:《宝山县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43.南汇县水利局编:《南汇县水利志》,1989年印行

44.金山县水利局编:《金山县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45.浙江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水利志》,中华书局1998年版

46.《杭州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杭州市水利志》,中华书局2009年版

47.《余杭县水利志》编辑组编:《余杭县水利志》,1987年印行

48.《临安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安市水利志》,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嘉兴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水利志》,中华书局2008年版

50.《海宁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水利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51.《海盐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海盐县水利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2.湖州市江河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州市水利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53.《德清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德清县水利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4.《长兴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兴县水利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55.《安吉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水利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

56.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水利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7.苏州市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58.吴江县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县水利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9.昆山市水利局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水利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60.常熟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水利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版

61.《张家港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张家港市水利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无锡市水利局编:《无锡市水利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版

63.江苏省江阴市水利农机局编:《江阴市水利志》,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版

64.溧阳市水利农机局编:《溧阳县水利志》,1995年印行

65.常州市水利局编:《常州水利志》,2001年印行

66.武进县水利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编:《武进水利志》,1984年印行

67.金坛市水利农机局编:《金坛县水利志》,1995年印行

68.《镇江市水利志》编辑委员会编:《镇江市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69.丹阳市水利局史志办公室编:《丹阳水利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

70.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环境保护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71.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保护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72.浙江省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环境保护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著:《江苏湖泊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版

74.东亚同文会编:《支那省别全志》第十三卷(浙江省)、第十五卷(江苏省),1919—1920年印行

75.谷光隆编:《东亚同文书院大运河调査报告书》,爱知大学1992年版

76.井上久士编、解说:《华中宣抚工作资料》,不二出版1989年影印本

工具书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地理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2.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编:《太湖流域自然资源地图集》,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工务处工程科编:《京沪沪杭甬铁路全图》,1935年印行

4.浙江省公路管理局编:《浙江省公路路线图》,1937年印行

专著

1.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段成荣:《人口迁移研究——原理与方法》,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3.刘铮主编:《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胡焕庸、严正元:《人口发展与生存环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刘铮、邬沧萍等编:《人口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6.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国人口问题统计分析》,正中书局1944年版

7.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

8.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2—1943年版

9.浙江省民政厅编:《浙江移民问题》,1930年印行

10.李钦予:《浙江省人口及粮食问题》,出版地、出版机构不详,1929年印行

11.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编:《平湖之土地经济》,地政学院、平湖县政府1937年印行

12.武同举:《江苏水利全书》,南京水利实验处1950年印行

13.宗菊如、周解清主编:《中国太湖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14.[日]松浦章:《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董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日]森田明:《清代水利社会史研究》,郑樑生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印行

16.[日]森田明:《清代水利与区域社会》,雷国山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17.葛剑雄主编,侯扬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现代化——1851年以来》,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0.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1.[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22.王嗣均:《中国人口·浙江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23.张根福:《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5.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6.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7.张开敏:《上海人口迁移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8.浩平:《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研究》,《民众运动》月刊社1933年印行

29.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1.金普森、陈剩勇主编:《浙江通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宋林飞主编:《江苏通史》,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33.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4.杨正泰:《明代驿站考》(附《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5.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6.张海英:《明清江南商品流通与市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钱杭:《库域型水利社会研究——萧山湘湖水利集团的兴与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8.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39.张根福、岳钦韬:《抗战时期浙江省社会变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0.马俊亚:《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1.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城市社会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

42.张丽:《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发展看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转型(1840—1949)》,中华书局2010年版

43.[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林枫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44.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5.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6.樊百川:《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浙江省交通厅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浙江公路史》(第一册近代公路),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48.浙江省汽车运输总公司编史组编:《浙江公路运输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49.《浙江航运史》编委会编:《浙江航运史》(古近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版

50.冯贤亮:《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1.冯贤亮:《近世浙西的环境、水利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2.徐秀丽主编:《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3.严作人等:《运输经济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版

54.铁道部第三设计院编:《桥涵水文计算》,人民铁道出版社1960年版

55.莫宏伟著:《苏南土地改革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段本洛、单强:《近代江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7.小田:《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8.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9.忻平主编:《城市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0.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日本侵略浙江实录(1937~1945)》,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61.卜凯:《中国土地利用》,成城出版社1947年版

62.李廷安:《中国乡村卫生问题》,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63.殷晓岚:《二十世纪苏南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年版

64.王桂新等:《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王桂新、殷永元:《上海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张研著:《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黄山书社2008年版

67.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8.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美]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陈卫、姚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70.[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71.[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和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3年版

72.夏卫东:《民国时期浙江户政与人口的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73.姜涛:《历史与人口》,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4.袁成毅:《浙江抗战损失的初步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5.上海市档案馆编:《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76.陈惠仁等:《苏南人口现代化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7.万炎生、丁贻声等:《江苏人口总量和市县人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8.夏海勇等:《江苏人口与社会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9.张肖敏主编:《和谐视野下的江苏人口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苏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编:《2001~2005年苏州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

81.殷梦霞、李强选编:《民国统计资料四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

82.殷梦霞、田奇选编:《民国人口户籍史料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83.上海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上海人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84.陆晓文等:《上海社会发展与变迁:实践与经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85.陈全生主编:《环太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6.浙江省人口普查办公室:《迈入新世纪的浙江人口》(浙江人口研究报告)(1~3卷),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87.周志芳、张春龙主编:《吴江人口发展卅年》,中国人口出版社2009年版

88.江苏省太湖渔业生产管理委员会编:《太湖渔业史》,内部资料,1986年印

89.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91.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2.刘石吉:《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93.安涛:《中心与边缘: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经济社会转型研究——以金山县市镇为中心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4.缪启愉编著:《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95.马湘泳编:《太湖地区乡村地理》,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96.太湖水利史稿编写组:《太湖水利史稿》,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7.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太湖综合调查初步报告》,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

98.阮仁良主编:《上海市水环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9.白凯著,林枫译:《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100.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编:《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101.魏嵩山:《太湖流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02.郑肇经编:《太湖水利技术史》,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

103.孙艺兵主编:《改革开放三十年与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4.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5.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6.龙登高:《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7.陈刚等编著:《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分析及其演化研究》,地质出版社2008年版

108.王浩主编:《湖泊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创新思路与关键对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9.秦伯强等:《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0.王同生:《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版

111.黄贤金等:《太湖水资源水环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2.杨桂山、王建德等:《太湖流域经济发展·水环境·水灾害》,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黄宣伟:《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版

114.黄漪平:《太湖流域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5.孔祥智主编:《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6.赵来军:《我国湖泊流域跨行政区水环境协同管理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7.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江苏省水利厅、浙江省水利厅、上海市水务局:《太湖健康状况报告》,2008年印

118.王鸿涌主编:《太湖无锡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版

119.章家骐主编:《上海农村环境保护战略对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120.汪雅各主编:《上海农业环境污染研究》,上海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华东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2.Reid Alan,The Woosung Road:The Story of the First Railway in China 1875-1877,Monewden Hall Suffolk,1979

123.Crush Peter,Woosung Road:The Story of Chinas First Railway,The Railway Tavern,1999

论文

1.行龙:《人口流动与近代中国城市化》,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8年

2.吴俊范:《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2008年

3.葛玉红:《1903—1927年沪宁铁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历史系,2009年

4.竺可桢:《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第23卷第1期,1936年1月

5.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第2期

6.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地域分布》,《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

7.晏雪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水利史研究综述》,《农业考古》2009年第1期

8.[日]森田明:《中国水利史研究的近况及新动向》,孙登洲、张俊峰译,《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9.[日]田中忠夫:《中国农民的离村问题》,《社会月刊》第1卷第6号,1929年6月

10.杨家文、周一星:《通达性:概念,度量及应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2期

11.金凤军、王姣娥:《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地理学报》2004年第2期

12.苏全有:《近十年来我国近代铁路史研究综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3.闵杰:《浙路公司的集资与经营》,《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

14.高志斌、王国平:《晚清政府借外债修筑沪宁铁路述论》,《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

15.马逸敏:《沪宁铁路与民初江苏经济发展》,《吴中学刊》1992年第1期

16.吴建华:《清代江南人口增长探析》,《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5期

17.行龙:《论太平天国革命前后江南地区的人口变动及其影响》,《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8.曹树基:《清代江苏城市人口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9.曹树基:《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20.曹树基、李玉尚:《太平天国战争对浙江人口的影响》,《复旦学报》2000年第5期

21.彭安玉:《近代江苏人口探析》,《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22.刘石吉:《太平天国战后江南市镇的发展》(1865~1911),《食货月刊》1978年复刊第7卷第11期

23.刘耀:《太平天国失败后江南农村经济变化的再探讨》,《历史研究》1982年第3期

24.王天奖:《清同光时期客民的移垦》,《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2期

25.游欢孙:《近代江南的市镇人口——以吴兴县为例》,《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26.游欢孙、曹树基:《清中叶以来的江南市镇人口——以吴江县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27.张景岳:《上海租界的人口与经济变迁》,《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28.张鸿奎:《移民与上海地名的变迁》,《史林》1995年第3期

29.卢汉龙:《上海解放前移民特征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30.樊卫国:《晚清移民与上海近代城市经济的兴起》,《上海经济研究》1992年第2期

31.侯杨方:《上海历史上的人口总量估计》,《学术月刊》1995年第7期

32.黄润龙等:《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变化特征》,《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33.夏海勇:《现代人口转变的苏南模式及其运行机制》,《人口研究》1992年第5期

34.尹文耀、白玥:《人口空间分布转变态势与发展战略研究——以杭州为例》,《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

35.王桂新、沈续雷:《上海市人口迁移与人口再分布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36.孙常敏:《上海人口集聚与城市空间的重构》,《社会科学》1999年第8期

37.周文娜:《上海市郊区县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第8期

38.张善余:《近年上海市人口分布态势的巨大变化》,《人口研究》1999年第5期

39.王建革:《华阳桥乡:水、肥、土与江南乡村生态(1800~1960)》,《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

40.王建革:《技术与圩田土壤环境史:以嘉湖平原为中心》,《中国农史》2006年第1期

41.安介生:《历史时期江南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成与变迁——基于嘉兴地区史志资料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

42.庄华峰:《古代江南地区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3期

43.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44.李玉尚:《地理环境与近代江南地区的传染病》,《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45.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6.邹逸麟:《略论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规划策略》,《城市研究》1998年第6期

47.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8.靳晓莉等:《太湖流域近20年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影响及发展趋势》,《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第3期

49.许刚:《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无锡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第1期

50.陈立侨等:《太湖生态系统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1.高俊峰、闻余华:《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地理学报》2002年第2期

52.窦鸿身等:《太湖流域围湖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1988年第1期

53.徐桂卿等:《苏南太湖地区城市(镇)发展的生态问题》,《地理科学》1983年第2期

54.高俊峰、毛锐:《太湖平原圩区分类及圩区洪涝分析——以湖西区为例》,《湖泊科学》1993年第4期

55.高俊峰、韩昌来:《太湖地区的圩及其对洪涝的影响》,《湖泊科学》1999年第2期

56.秦伯强等:《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5期

57.谢红彬等:《太湖流域自然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耦合关系》,《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5期

58.范成新:《太湖水体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湖泊科学》1996年第4期

59.苏伟忠等:《太湖流域湖西区城市化空间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生态学报》2008年第9期

60.谢红彬、陈雯:《太湖流域制造业结构变化对水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以苏锡常地区为例》,《湖泊科学》2002年第1期

61.夏家骐、张永春:《苏南太湖地区乡镇工业水污染综合防治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2年第1期

62.曹征齐:《太湖流域水资源调控管理与“引江济太”》,《中国水利》2004年第4期

63.叶寿仁等:《太湖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中国水情分析研究报告》2011年第13期

64.潘贤章、赵其国:《50年来太湖水网地区城市化空间过程的监测与模拟》,《土壤学报》2005年第2期

65.李燕、李恒鹏:《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效应及其风险评价》,《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第5期

66.金洋等:《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7.杨清心、李文朝:《东太湖围网养鱼后生态环境的演变》,《中国环境科学》1996年第2期

68.David Pong,“Confucian Patriotism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Woosung Railway 1877,”Modern Asian Studies,vol.7,No.4.(1973),pp.108-144

69.Blair C.Currie,“The Woosung Railroad(1872-1877),”Papers on China,No.20(1966),pp.77-96

70.E-Tu Zen Sun(任以都),“The Shanghai-Hangchow-Ningpo Railway Loan of 1908,”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0,no.2.(February 1951)

71.Lee En-han(李恩涵),The Chekiang Gentry-Merchants vs.the Peking Court Officials:Chinas Struggle for Recovery of the British Soochow-

Hangchow-Ningpo Railway Concessions,1905-1911,《“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上册,1972年7月

72.Madeleine Chi,“Shanghai-Hangchow-Ningpo Railway Loan:A Case Study of the Rights Recovery Movement,”Modern Asian Studies,vol.7,no.1.(1973)

73.野村亨:《淞滬鉄道に関する一考察》,佐久間重男敎授退休記念編委会編:《佐久間重男敎授退休記念中国史·陶磁史論集》,燎原株式会社,1983年

74.藤井正夫:《清末江浙における鉄路問題とブルジョア勢力の一側面》,《歴史学研究》第183期,1955年4月

75.閔鬥基:《清末江浙鐵路糾紛(1905—1911)》,《東亞文化》(韓國)第11輯,1972年

76.佐野実:《光緒新政期鉄道政策における借款の再評価とその経緯——滬杭甬鉄道の建設方針を巡る官民の対立》,《史潮》第64期,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