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从温暖岁月深处回眸,古蜀先民在建筑物的方向上居然有一种默契,1986年发现的三星堆遗址两个大型祭祀坑。近年,在青关山台地发现一座长60米、宽20米,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极有可能是“宫殿”的大房子,和几十里外的用作祭祀的成都羊子山土台,都以北偏西45度指向西北方。这种方向的准确定位很神秘、神奇,极富宗教意味,而且显示出古蜀先民对方位测定上的科技含量。面对这个方位,仿佛通灵一般,瞬间就勃动着一种气势,一种崇拜的力量,让人通过视觉把一个普通物体变成神秘物体。
在近现代,通过考古发现的数十处古蜀文明遗址中,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光芒最为耀眼,三星堆和金沙相继建立博物馆后,两个博物馆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金沙博物馆建馆之前,三星堆博物馆曾辟出展区,介绍展出金沙遗址的辉煌。金沙博物馆建馆后也辟出展区,展出三星堆遗址的精彩内容。两个博物馆互相支持开展学术交流,文博人才互动培训,互相来往听讲座,开展了很好的协同合作。从2009年开始,还一起联合开办了《古蜀探秘——三星堆和金沙出土文物精华展》,几年来,这个精华展已联合展出几十次,国内先后在广东、辽宁、山西、内蒙古、宁夏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展出,还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展出,产生了广泛影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1年,三星堆与金沙的申遗文本编制完成,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并按专家意见进行修改。2013年1月,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和古蜀船棺合葬墓并为古蜀文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三星堆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启动,目前正稳步推进。在申遗工作上,成都市规划局严格控制了金沙遗址周边新建筑的高度、色泽等,还针对周边的民宅、道路、绿化实施了全面整治,使之与金沙遗址的厚重文化底蕴相匹配,金沙遗址博物馆采取的一系列保护行动,起草了金沙遗址的保护条例,申报文本全面阐述了金沙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价值。
2016年2月,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发起,在三星堆博物馆成立了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三星堆-金沙文化专业委员会。该专委会将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对古蜀文明中的崇玉现象、古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世界等展开系统性的研究探索。
2016年7月18日,三星堆纪念两个祭祀坑发现30周年。当三星堆博物馆提出要进行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商代青铜器对话的时候,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金沙博物馆等9大博物馆、研究院的响应,上百名来自全球和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界的专家携带大量相关的研究资料来到四川。三星堆和金沙共襄盛事,通过文物对比研究的展出,揭示古蜀国的存在及其发展历史,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在长江上游的又一个古代文明中心。
2017年6月9日,柬埔寨吴哥窟管理总局、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及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共同签署《吴哥窟、三星堆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文化合作三方谅解备忘录》,合力打造大型旅游文化综合体,为中柬双方在文化领域深入合作搭建了桥梁。同日,三星堆博物馆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又共同签署了《三星堆与金沙共同推动“申遗”合作协议》。有理由相信,共同申遗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成功。
抚今追昔,人类终于发展到了宇宙飞船上天,人类基因结构破译,生物可以克隆,电脑将偌大一个地球连接成地球村的时代。怀着对古蜀文明深深的敬意站在三星堆和金沙之间,回望蚕丛、鱼凫、杜宇和开明,三星堆和金沙犹如古蜀文明的两枚巨章,带着几千年的重量,打印在成都平原上。笔者曾两百多次走进三星堆博物馆,在夕阳中凝眸三星堆那螺旋形上升的曲线,常会生出点晕乎乎旋转升腾的感觉,就像被古蜀文明轻轻托起一样,三星堆和金沙,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伟大时代,正在散发着越来越璀璨夺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