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钘学派遗著考论》简介
《宋钘学派遗著考论》这本书是由.林志鹏著创作的,《宋钘学派遗著考论》共有94章节
1
导 论
一、前言 宋钘在战国时代为融通道、儒、墨的思想大家,孟子曾在石丘与之论寝兵(见《孟子·告子下》),荀子则在其著作中以相当的篇幅批判宋子“见侮不辱”“情欲寡”之说...
2
目录
目 录 导 论 上 编 第一章 先秦诸子书评述宋钘资料汇释 第一节 《庄子》评述宋钘之资料 一、《逍遥游》评宋荣子 二、《天下》论宋钘、尹文章 第二节 《荀子...
3
上 编
...
4
第一章 先秦诸子书评述宋钘资料汇释
...
5
第一节 《庄子》评述宋钘之资料
...
6
一、《逍遥游》评宋荣子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1),德合一君,而(能)征一国者(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3)犹(嗂)然笑之(4)。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7
二、《天下》论宋钘、尹文章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1),不苟〈苛〉于人(2),不忮(伎)于众(3)。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4)。以此白心(5),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
8
第二节 《荀子》评述宋钘之资料
...
9
一、《非十二子》论墨翟、宋钘[73]
不知一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1),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2),然而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钘也(3)。 【校释】 ...
10
二、《天论》评慎、老、墨、宋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伸)(1)。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
11
三、《正论》论宋子“见侮不辱”“情欲寡”
子宋子曰(1):“明见侮之不辱,使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应之曰:“然则以人之情为不恶侮乎?”曰:“恶而不辱也。”曰:“若是...
12
四、《解蔽》论“乱家”
昔宾孟(氓)之蔽者(1),乱家是也(2)。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德)(3),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执而不知知(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
13
五、《正名》论“见侮不辱”“情欲寡”
“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1)。验之所为有名,而观其孰行,则能禁之矣(2)。“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
14
第三节 其他先秦诸子书评述宋钘之资料
...
15
一、《孟子·告子下》孟子遇宋章
宋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
16
二、《韩非子·外储说》及《显学》对于宋钘之评论
是以言有纤察微难而非务也,故李〈季〉、惠、宋、墨(1)皆画策也。(《外储说左下》) 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2),世主以为廉而...
17
三、《尹文子·大道下》田子读书章[169]
田子读书,曰:“尧时太平。”宋子曰:“圣人之治以致此乎?”彭蒙在侧,越次答曰:“圣法之治以至(致)[170]此,非圣人之治也。”宋子曰:“圣人与圣法,何以异?”...
18
四、《尸子·广泽》论诸子[172]
墨子贵兼,孔子贵公,皇子贵衷(1),田子贵均,列子贵虚,料〈宋〉子贵别囿(2),其学之相非也,数世而不已,皆弇于私也(3)。……若使兼、公、虚、均、衷、平易、别...
19
第二章 战国楚竹书《彭祖》考论
...
20
第一节 楚竹书《彭祖》复原及校释
...
21
一、竹简概况及编联
本篇竹书原无篇题,整理者李零拈首简第一句“彭祖”为题,合于古书通例,兹从之。《彭祖》共存简八枚,完简约53厘米(依整理者说)[1],一简容字约53至55字。竹简...
22
二、楚竹书《彭祖》校释
今依上文所定简序将竹书释文迻录于下。释文中简号以【1】、【2】、【3】等标于各简末。凡需加注之字句,于其后以(1)、(2)、(3)等标志,并在下文“校释”依序出...
23
第二节 从《彭祖》之思想特征论其学派归属
陈斯鹏以为竹书《彭祖》乃先秦道家佚籍,赵炳清以此篇为稷下黄老道家之作品[132]。周凤五更明确指出,全篇内容夹杂儒、道,篇中“心白身怿”一语和《管子·白心》及《...
24
第三节 论《彭祖》之体制特色——兼论《宋子》入小说家
...
25
一、前人对《宋子》入《汉志》小说家之解释
对于《汉书·艺文志》将《宋子》十八篇归入小说家,前人颇有疑问,如张舜徽云:“考《庄子·天下篇》以宋钘与尹文并论;《荀子·非十二子》将墨翟与宋钘同讥;是宋子在战国...
26
二、从《彭祖》论《汉志》小说家“依托”之特质
楚竹书《彭祖》如前节所说,为宋钘一派遗书。若进一步分析该篇之体制,对于《汉志》小说家之特质及班固为何将《宋子》归入小说家之缘由,可以得到较清楚的认识。《彭祖》之...
27
三、论《汉志》小说家之成立背景
《汉志》“小说”一类之成立与战国至汉代传、说著作兴盛之学术背景有关。先秦诸子著作中,《墨子》有《经》《说》,《韩非子》则有《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以《韩非...
28
四、论《彭祖》与箴铭体之关系
《彭祖》全篇之对话以四言韵语为主,亦为其体制特色之一。《庄子·天下》谓宋钘“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知其不独游说君王,亦向大众说教,故宋子一派除...
29
第三章 《管子·白心》校释及其学派归属探论
前文已论证战国楚竹书《彭祖》为宋钘学派遗著,本章以下将进一步讨论前人指为宋钘、尹文作品的《管子·心术》等四篇之性质及学派归属问题。 目前学界倾向将《管子·心术上...
30
第一节 《白心》校释
建当(常)立有〈首(道)〉(1):以靖为宗(2),以时为宝,以政(正)为仪(3),和则能久(4)。非吾仪(义),虽利不为(5);非吾当,虽利不行;非吾道,虽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