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骤与方法
(一)冷却液检查的方法
1.检查冷却液液位
发动机在冷态时,发动机冷却液液位应在LOW和FULL刻度线之间,如图5-49所示。如果发动机冷却液液位低于LOW刻度线,应检查冷却液是否泄漏;如果无泄漏,则应添加冷却液到FULL刻度线。
2.检查冷却液是否泄漏
1)卸压,逆时针缓慢旋转散热器开关,等待卸放残余压力,在所有的“嘶嘶”声都消失后,才可拆卸散热器开关。
图5-49 冷却液液位刻度线
提示:为避免烫伤,不要在发动机和散热器总成很烫的情况下,拆下散热器盖分总成。热膨胀会导致热的发动机冷却液和蒸气从散热器总成中溢出。
2)把水加入散热器,检测散热器芯是否泄漏,清理散热器芯,以便查找损坏的部位。
3)如图5-50所示,连接压力表至散热器加注口,并施加正常的系统工作压力108kPa。
提示:如果测试时,软管过度扩张或膨胀,则需要更换软管。
4)如果压力下降,检查软管、散热器总成和冷却液泵总成是否有泄漏。如果发动机外部没有冷却液泄漏痕迹,则检查散热器芯、气缸体和气缸盖内部是否有泄漏。
5)检查完毕后,应释放系统压力,拆下冷却液压力表,装上散热器开关。
3.检查发动机冷却液质量
1)打开散热器开关。
图5-50 散热器测试压力
2)检查散热器开关和散热器注水口周围是否有过多积锈或水垢;发动机冷却液中应没有机油;如果有上述情况或冷却液过脏,则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3)安装新散热器开关。
4.冷却液的更换
1)排净发动机冷却液。在散热器下面放置冷却液收集容器,松开散热器放水塞,放水塞位置如图5-51所示。
2)拆下散热器储液罐盖。
3)在排气歧管侧的发电机后面松开气缸体放水塞。
5.冷却液的添加
1)紧固散热器和气缸体放水塞。将规定使用的冷却液加注到储液罐B刻度线。
提示:不要用水代替发动机冷却液。
2)用手按压散热器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数次,检查冷却液液位。如果冷却液液位过低,添加冷却液。
图5-51 放水塞位置
3)安装散热器盖后暖机,打开空调开关,将空调的温度调整为.AX(HOT);将空调鼓风机设置为LOW。排空冷却系统内的空气。
4)远离散热器风扇,按压散热器进水软管确认节温器已开启(7分钟内至少重复操作8次)。发动机以3000r/min的转速运转5min,怠速运转45min后,再次用手按压散热器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数次,以排空系统内空气。
5)发动机冷却后,检查并确认冷却液液位在FULL和LOW刻度线之间。如果冷却液液位低,则向储液罐内添加冷却液至FULL线,检查冷却液应无泄漏。
提示:在更换或添加冷却液后,如果不能正确排除其内部的空气,容易造成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过高,这是因为在冷却系统内部存在过多的空气使冷却液不能有效地循环。有的车型不能自动进行排气,如宝马.52型号发动机、雪铁龙爱丽舍等,这些车型会在适当的位置设计一个排气螺钉帮助系统排气。
(二)节温器和冷却液泵的拆装与检修
1.节温器的拆卸与安装
1)先给冷却系统卸压,再排出发动机冷却液,拆卸进水口,如图5-52所示。
2)拆卸节温器和衬垫。
3)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安装,但注意跳阀可设置在规定位置两侧10°范围内,如图5-53所示。
图5-52 拆卸进水口
图5-53 安装节温器
2.节温器性能检查
1)如图5-54所示,将节温器浸没在水中,逐渐将水加热,检查并记录阀门开启时的温度。
提示:节温器上记录了阀门开启温度,例如丰田1ZR发动机的节温器,全开温度为86℃,阀门开启温度:80~84℃,如果阀门开启温度不符合规定,应更换节温器。
2)检查阀门升程。95℃时为10mm或更大。如果阀门升程不符合规定,应更换节温器。
3)节温器在低温状态时(低于77℃),检查并确认阀门完全关闭;如果没有完全关闭,应更换节温器,如图5-55所示。
图5-54 节温器性能检验
图5-55 节温器阀门升程
3.冷却液泵的拆装与检查
依次拆卸发动机下盖、气缸盖罩、风扇和发电机V形带等。
1)如图5-56所示,转动带轮,检查并确认冷却液泵轴承平稳和安静地转动,必要时更换冷却液泵总成。
2)确保冷却液未滴到冷却液泵外壳上,必要时更换冷却液泵总成。
3)如需要更换冷却液泵,从正时链条盖上拆下5个螺栓和冷却液泵总成,如图5-57所示;更换冷却液泵衬垫,如图5-58所示。
图5-56 就车检查冷却液泵
图5-57 拆下冷却液泵
图5-58 拆下冷却液泵垫
4)若检查无异常或更换冷却液泵完成后,则安装风扇和发电机V形带,调整风扇和发电机V形带,安装发动机下盖,恢复安装气缸盖罩。
图5-59 风扇电动机检测
(三)冷却风扇电动机及电路的检查
检查ECU-IG1号熔丝,检查FAN1号继电器,并检查RDI熔丝。如果熔丝熔断,将新熔丝安装后也立即熔断,则检查相应电路中的导线是否搭铁。如果发动机控制模块一接通冷却风扇,熔丝就熔断,则可能是冷却风扇电动机有故障。如图5-59所示,将蓄电池、电流表串联在风扇电动机接头的端子上,此时电动机应转动,转速稳定后电流表指示值应为10.2~14.4A,否则应更换电动机。
1)检查ECU。断开ECU插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冷却风扇的工作情况。正常则更换ECU,异常则进行下一步。也可以利用检测仪对冷却风扇进行主动测试,正常则更换ECU。
2)如图5-60所示,检查ECU和冷却风扇ECU之间的线束和插接器,其阻值应小于1Ω。异常则进一步检查线束和插接器,正常则进行下一步。
图5-60 冷却风扇电路
3)检查冷却风扇电动机。断开冷却风扇插接器,将蓄电池正极端子连接至冷却风扇插接器端子2,并且将蓄电池负极端子连接至冷却风扇插接器端子1。风扇不工作,则更换风扇;风扇工作,则进行下一步。
4)检查冷却风扇ECU(图5-61)。断开冷却风扇ECU插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B1和E1之间的电压应为12V左右。异常则更换冷却风扇ECU,正常则进行下一步。
5)依次检查下列位置的线束和插接器:E1与搭铁之间;冷却风扇ECU与FAN1号继电器(冷却风扇继电器)之间(冷却风扇ECU与冷却风扇继电器的位置如图5-61所示);FAN1号继电器与车身搭铁之间;FAN1号继电器与ECU-IG1号熔丝之间;FAN1号继电器与RDIFAN熔丝之间;蓄电池与RDIFAN熔丝之间。线束的阻值应小于1Ω,否则维修或更换线束或插接器。
有的发动机散热器上具有用来接通风扇电路的温控开关,可用万用表检查其电阻,冷却液温度低于83℃时,电阻值应为0;冷却液温度高于93℃时,电阻值应为无穷大。
图5-61 冷却风扇ECU等安装位置
(四)散热器的拆装与检查
1.检查散热器开关
1)如图5-62所示,检查橡胶密封件①、②和③有无变形、破裂或膨胀,如有水垢或异物,直接刷洗。检查并确认橡胶密封件③和④没有粘到一起。
2)在橡胶密封件②和③上涂抹发动机冷却液。
3)使用散热器开关测试仪时,将其倾斜30°以上。
4)如图5-63所示,按每秒抽吸1次的速度抽吸散热器开关测试仪若干次,如果最大压力低于规定的标准阀门最小值,则更换散热器开关分总成。
图5-62 检查散热器开关
图5-63 检查散热器开关
提示:标准阀门压力为93.3~122.7kPa,最小值为78.5kPa。
2.散热器的拆装
1)依次拆卸散热器上空气导流板、散热器格栅防护罩、前保险杠总成、发动机1号底罩,排空冷却液,最后拆卸蓄电池。
提示:散热器拆卸时,其中仍有大量冷却液,务必将散热器中剩余的冷却液排放到接收盘中。把回收的冷却液储存在使用过的冷却液收集箱中,使用过的冷却液可循环利用。
2)分离热敏电阻总成;如图5-64所示,断开散热器储液罐软管和上、下冷却液管;断开发动机盖锁总成。
图5-64 散热器上、下冷却液管
a)散热器上冷却液管 b)散热器下冷却液管
3)断开喇叭插接器;如图5-65所示,拆下4个螺栓和散热器上支架;断开散热器储液罐软管;拆下2号风扇罩。
图5-65 拆卸散热器上支架
4)断开冷却风扇电动机插接器和线束卡夹;将散热器总成和风扇罩一起拆下;拆下两个散热器下支架;将风扇罩从散热器总成上拆下。
3.散热器的检查
如果散热片阻塞,用水或蒸气清洁器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吹干,用螺钉旋具或钳子校直。
提示:不要使电子部件接触到水。清洗散热器时,水压不可过高;酸和碱性清洗剂对铝散热器具有腐蚀作用,不可使用。
考核评价
思考题
1.散热器漏水或堵塞,需要通过哪些步骤才能检查出来?
2.分别写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大小循环时的冷却液流经路线,思考散热器发生故障时,可能会给发动机带来哪些危害?
3.汽车电控冷却风扇由哪些部件组成?简述其工作原理。
4.如何快速解决电控冷却风扇不工作的故障?并简述诊断步骤。
5.简述节温器的作用,并分析节温器主阀损坏后对发动机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