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分析
从考点分析可以看出:
1.每篇阅读判断中选择答案A(Right)或B(Wrong)或C(Not mentioned)的题目一般都有两道,偶尔是3道,所以考生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2.在答案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学会根据A/B/C出现的频率进行合理地猜测,比如,A选项已经出现了3次,那么接下来的题目中就要有意识地向B或者C倾斜。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考点分析。
考点一:定位
由于考试时间所限,阅读判断要求考生有快速将题干在原文中定位的能力。定位原文时,一定要了解哪些信息适合作为定位原文的线索词,从而提高定位原文的速度。
正向定位法:
*利用数字信息定位:题干中会出现时间、价格、比例、年月日,这些数字都是很好的定位信息,因为数字在文中十分明显,容易寻找。
*利用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称定位: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称等一般都是以大写字母开头,它们在文中比较突出,容易定位。
*利用生词以及专有名词定位:题干中的生词或是一些专业术语以及有专门含义的特殊表达,大都也是以大写字母开头,这些一般都是照搬原文信息,有利于定位。
*利用题干中的核心词汇定位:如果没有上述的明显词汇,就要利用题干中的核心词汇(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以及短语来定位。
逆向定位法:
*利用题目顺序与段落顺序一致的原则定位:阅读判断的出题顺序和原文的顺序基本一致,即第一题的答案应在文章的前部,第二题的答案应在第一题的答案之后。换句话讲,靠前的题在靠文章前面的段落寻找答案;反之亦然。这个规律有助于考生确定答案的位置。
考点二:是非判断
定位原句后,考生要将原文信息与题干信息进行对比进行判断:如果题干是原文同义改写,选择A(Right);如果题干与原文信息相反,选择B(Wrong);如果题干是原文未涉及的,选择C(Not mentioned)。
对于A(Right)的判断一般问题不大,但是考生往往在B(Wrong)和C(Not mentioned)上容易出错。一般说来,判断B(Wrong)和C(Not mentioned)的标准主要包括:
1.答案为B(Wrong)的情况
*题干内容与原文相反;
*题干内容与原文的原因、结果等情况相互矛盾;
*题目将原文信息张冠李戴(比如将甲的情况说成是乙的情况);
*题干将原文中不确定的内容作为确定内容来描述;
*题干将原文中的条件、范围、频率和可能性等进行了改变(比如sometimes说成always, many说成all,may说成must等);
*题干将原文中的比较级说成最高级或将最高级说成比较级等。
2.答案为C(Not mentioned)的情况
*题干属于无中生有,即在原文中根本没有提到;
*题干涉及的内容比原文更具体,即原文涉及的只是泛泛的情况,根据它无法判断题干中的具体情况是否正确;
*题干将特殊现象说成是普遍现象;题干将原文中的目标、计划和愿望等说成事实;
*原文范围大于题目的范围等。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历年真题分析来看(具体见考点分析),一般每篇阅读判断中选择答案C(Not mentioned)的题目一般是2道,偶尔是3道,所以考生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