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曝光与曝光量
所谓的曝光是用于表示照片整体亮度的术语。照片的亮度基本是由图像感应器所接收到的光的总量决定,光圈、快门和感光度ISO 就是光总量的决定因素。相机的光圈和快门就像调节阀,起到调整光量的作用。快门相当于阀门打开的时间。光圈则表示光量调节阀打开的大小。而ISO 则是衡量底片对于光的灵敏程度,其相当于阀门的滤网。为获得合适的照片亮度,需要对三者进行联动调节,可采用高速快门配合大光圈以得到一定亮度,同样也可采用低速快门配合小光圈来获得同样的亮度,如图3-1 所示。

图3-1 光圈、快门影响曝光量
在图3-1 中,如果我们拍一张曝光正常的照片是接满一桶水,我们用水龙头阀门的大小代表光圈,用水流时间代表快门,ISO 代表滤网。假定ISO 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把水龙头阀门拧小,那么接满一桶水的时间就会变长;如果把水龙头阀门拧大,那接满一桶水的时间就会缩短。所以光圈和快门是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关系。ISO 起到滤网的作用,ISO 越大,表示滤网的空隙越大,出水量就越大,但是杂质也会越多,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有很多的颗粒噪点。反之,ISO 越小,滤网的空隙越小,杂质就越少,照片也就越干净。
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照片拍摄中完全正确的曝光是不存在的。通常所说的恰当曝光是指采用合适的光量进行拍摄,获得视觉效果良好的亮度。恰当曝光的标准比较模糊,哪种亮度最好,实际上与拍摄者的拍摄意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拍摄者并未有意识地使画面较明亮(或较暗)的情况下,恰当曝光通常会自然而然地落在一定亮度范围内。亮度大幅超出该范围时被称为“曝光过度(过曝、过亮)”,如图3-2 所示;相反的情况被称为“曝光不足(欠曝、过暗)”,如图3-3 所示。即使处于恰当曝光范围内,有时候部分图像会因非常明亮而失去层次,这种现象被称为“高光溢出”,如果部分图像变为全黑则被称为“暗部缺失”。当整体曝光发生偏差时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所以在拍摄时应始终保持采用合适的曝光,如图3-4 所示。在理解了恰当曝光的基础上,再尝试有意识地使画面更亮(高调)或更暗(低调)的表现手法就会更简单一些。

图3-2 曝光过度

图3-3 曝光不足

图3-4 准确曝光
图3-2 中,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画面泛白发亮,熊猫摆件的头部出现明显的大块光斑,熊猫的两侧脸颊、手中的剑等根本无法辨析细节。而图3-3 中,整体画面暗沉,熊猫的身体细节、鞋子、官帽等由于过暗而无法辨别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