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白平衡

4.4.2 白平衡

由于相机不具有人眼的调适性,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CCD 输出的不平衡性会造成相机彩色还原失真,出现偏蓝、偏黄等情况。这就需要通过相机的白平衡功能来调节。白平衡(White Balance,简写“WB”),简单来说就是指在任何光源下,都能将白色物体还原成白色,即让实际环境中白色的物体在拍摄的画面中也呈现出“真正”的白色。色温与白平衡的关系如图4-31、图4-32 所示。

在相机白平衡模式中,每一个固定的白平衡模式都有一个固定的色温值,并且高色温光线所对应的白平衡模式一定是低色温值,低色温光线所对应的白平衡模式一定是高色温值。当数码相机选用的白平衡模式的色温值与拍摄光线的色温值经过平衡后,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与标准色温值相近时,那么影像的色彩还原就正常;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仍然低于标准色温值,那么影像的色彩颜色或是偏红或是偏黄或是偏橙;如果经过平衡后的色温值仍然高于标准色温值,那么影像的色彩颜色或是偏青或是偏蓝。

图4-31 色温与白平衡关系示意图

图4-32 色温与数码相机白平衡设置对应表

相机常见的白平衡主要有自动白平衡(AWB)、模式白平衡(场景模式)、K 值调整模式三大类。模式白平衡又可分为日光、阴天、阴影、白炽灯、荧光灯、闪光灯等六种,效果如图4-33 所示。

图4-33 不同白平衡的视觉效果

● 自动白平衡(AWB)。自动白平衡是相机默认的白平衡设置方式,其平衡的色温范围大约在3 000~8 000 K 之间。自动白平衡的适用范围较大,我们无特殊需求情况,一般都会选择该模式。如果出现色彩失真情况,也可以通过后期调整修正(需要将照片保存为RAW 文件)。

● 日光模式。日光模式在室外拍摄时经常使用。它会根据日光的色温来进行色彩平衡,从而得到符合被摄体表现要求的画面。

● 阴天模式(有些相机为多云模式)。该模式适合将昏暗处的光线设置成原色状态,阴天白平衡能让偏冷的光线稍微暖一些。

● 阴影模式。阴影处的色温最高,阴天白平衡针对补偿阴影处的冷色,拍摄出来的照片色调较暖。

● 白炽灯模式(有些相机为钨丝灯模式)。通常在白炽灯的光线下拍摄的照片会有偏黄、偏红现象,白炽灯白平衡会加强图像的蓝色以达到色彩还原。

● 荧光灯模式。由于荧光灯种类较多,如暖白、冷白等,因此采用荧光灯模式时要先确定荧光灯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实际光线环境设置。

● 闪光灯模式。在闪光灯作为主要光源时可以采用闪光灯白平衡模式,这样可以对偏蓝色的闪光灯光线进行平衡。其补偿的倾向与阴天模式比较接近。

● 自定义K 值模式。在超出常规的几种白平衡设置环境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手动方式来调节白平衡。数字越高得到的色温效果越低,画面色调越暖。反之,数字越低得到的色温效果越高,画面色调越冷。K 值的调整是对应光线的色温值来调整的:光线色温多少就调整K 值多少,才能得到色彩正常还原的图片。其需结合专业的色温测量仪器一起使用,如图4-34 所示。

图4-34 测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