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 光源水平方向变化

6.4.1 光源水平方向变化

6.4.1.1 顺光

顺光指从相机拍摄方向照射被摄体的光线,也称为正面光。这种布光下,被摄体正面接收到均匀光线,物体的投影在身后,很少或几乎看不到阴影。物体可视区域的明暗反差很弱。所以这种布光的优点是光照均匀,画面明快,色彩再现好;缺点是被摄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不强,容易显得平淡。顺光环境拍摄效果如图6-19、图6-20 所示。

图6-19 顺光环境拍摄效果1

图6-20 顺光环境拍摄效果2

6.4.1.2 前侧光

前侧光即从相机左右两边斜侧方向照射被摄体的光线(与拍摄轴线夹角在45°左右),也称为侧顺光或顺测光。在前侧光下,被摄体形成受光面、背面和投影区,物体的立体感和轮廓明显,其优点是物体明暗层次丰富、物体的轮廓结构得到正常表现,质感细节表现力强,广泛应用于商品拍摄中。前侧光环境拍摄效果如图6-21、图6-22 所示。

图6-21 前侧光环境拍摄效果1

图6-22 前侧光环境拍摄效果2

6.4.1.3 正侧光

正侧光即光线从被摄体左右两侧照射(与拍摄轴线成90°),简称为侧光。正侧光下,被摄体一半明一半暗,明暗对比鲜明,反差很大,整体上看色彩和质感的表现力不足。正侧光的优点是,物体表现的高低起伏得到明显表现,边缘轮廓鲜明,立体感极强;缺点是会出现左右明暗悬殊,形成高反差和深重阴影,物体表现粗糙和生硬,不利于细节展示。在商品拍摄中,这种光线主要用于辅助照明,单独使用很少。正侧光环境拍摄效果如图6-23、图6-24 所示。

图6-23 正侧光环境拍摄效果1

图6-24 正侧光环境拍摄效果2

6.4.1.4 侧逆光

侧逆光即从相机的左右两侧斜前方向(被摄体斜后方向)照射被摄体的光线,也称为逆侧光。侧逆光下,被摄体大部分位于背光阴影中,正面结构、色彩和层次细节都不好。这种光线的优点是使物体一侧出现明显的轮廓光,能勾画出物体的鲜明轮廓,便于区别物体与背景,空间感强;缺点是,物体正面结构和形貌都不能正常表现,有关细节和层次也很差。在商品摄影中,主要用来拍摄一些透明类物体,或者用来辅助照片物体的外形轮廓。侧逆光环境拍摄效果如图6-25、图6-26 所示。

图6-25 侧逆光环境拍摄效果1

图6-26 侧逆光环境拍摄效果2

6.4.1.5 逆光

逆光是光线从相机的正前方向(被摄体的正后方向)照射被摄物体的光线,也称为背光。逆光下,被摄体的轮廓边缘被照亮,正面结构、色彩和细节层次都在黑暗中。逆光照片的优点是使物体形成鲜明的轮廓光或剪影效果,轮廓特征明显突出,可以很好地区别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背景;缺点是绝大部分物体都不能得到正常展现。在逆光环境下,如果是暗色背景,被摄体周围能形成亮色“光环”,显得醒目突出;如果是亮背景,被摄体就成为黑色“剪影”。逆光环境拍摄效果如图6-27、图6-28所示。

图6-27 逆光环境拍摄效果1

图6-28 逆光环境拍摄效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