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科学启蒙家长指导书》简介
《陪孩子科学启蒙家长指导书》这本书是由.上海元远教育主编创作的,《陪孩子科学启蒙家长指导书》共有55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物质三态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声音的反射与折射 声音的共鸣 光的本质 光的传播 光速与光年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与凸透镜 光的色散 红外线与紫外线 电 电荷...
2
物质三态
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是冰、水和水蒸气,分别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间距发生改变。 固体有比较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质地比较坚硬。 ...
3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最初发出振动的物体叫作声源。 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不同,一般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4
声音的反射与折射
声音的传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吸收现象。坚硬、光滑的物体表面对声音有明显的反射作用。柔软、粗糙、多孔的物体表面则能吸收声音。比如在高墙前或山谷中大声喊叫,往...
5
声音的共鸣
两个频率相同的物体,敲击其中一个,另一个物体也会振动发声,这种现象叫作共鸣。声音传播带动了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说明声音也有能量。 登山运动员在登山时严禁大声喊叫,...
6
光的本质
光本质上既是一种粒子同时也是一种波,称为波粒二象性。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太阳是人类最重要的光源。...
7
光的传播
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介质中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传播时,因无法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医院里的无影灯并不...
8
光速与光年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万千米/秒,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快速度。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我们知道闪电和打雷是同时发生的,但是光的传播速度...
9
光的反射
光在传播中遇到不同物质时,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就是一种光...
10
光的折射与凸透镜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水里的筷子变弯、海市...
11
光的色散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红、橙、黄、绿等色光叫作单色光。 自然界中的太阳光、白炽电灯和日光...
12
红外线与紫外线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的一小部分,其亮度和颜色能够被人眼所感知到。红外线和紫外线,我们肉眼均不可见。 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长,在光谱中排在红光的外侧。...
13
电
电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电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比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 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这...
14
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
15
静电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冬天干燥的空气里,人的活动使空气与衣服之间发生摩擦,于是就使人体储存了静电。所以,当用手触及门上的金属把手时就像触电,感觉身体麻...
16
电源、电流、电路与电压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电源的作用是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是常用的电源。 电荷有规...
17
安全用电
电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因此是危险的。触电可造成人身伤亡,漏电可引发火灾,因此人们也把电叫作“电老虎”,所以要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比如不靠近电源与电线、不用湿手按开关...
18
热胀冷缩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一般状态下,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这是因为物体内的粒子(原子)运动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当温度上升时,粒子(原子)的振动幅...
19
重力的产生
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叫作万有引力。重力就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我们把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一般情况下,可以近似认...
20
重心
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是,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叫作物体的重心。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21
超重与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作超重。航天器和宇航员在航天器刚开始加速上升的阶段都处于超重状态。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
22
自由落体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相对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比如用手握住物体,轻轻松开手后发生的物理现象就是自由落体。 最先研究自由落体的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亚...
23
物质三态间的相互转化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固是放热过程。结冰就是常见的凝固现象。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冰融化就是常见的熔化现象。凝固与熔化是...
24
油水不相溶
油是液体的憎水性物质,因此油不能溶于水。油的密度比水小,通俗地说就是油比水轻,所以油会浮在水的上面。 ...
25
液体的压力、浮力与密度
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侧面及底部都有压力作用。对任何方向,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液体的压力与液体的多少无关,只与液体的深浅和密度有关。液体越深,压力越大;密度越...
26
液体的表面张力
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收缩的力,叫作液体表面张力。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作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吸引力。这是液体分子聚集的...
27
溶解与结晶
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叫作溶解。固体溶质进入溶液后,先发生微粒(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接着是形成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水...
28
凝固点、沸点与燃点
凝固点指的是一个温度,在这个温度时,液体会逐渐变成固体。不同液体的凝固点是不一样的。凝固特点:达到一定温度才开始凝固;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凝固时固液并存。 沸点...
29
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我们每天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假如没有空气,地球上将是一片荒芜的沙漠。空气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体...
30
空气的分布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被称为大气层。 对流层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紧靠地球表面,厚度大约为10~20千米。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要...